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封面故事:辉瑞“政变”的幕后首席执行官杰夫金德勒(JeffKindler)之所以被拿掉,是因为他撼动了这个生产伟哥的药业巨擎的根基吗?还是因为他是一个无能的管理者?之前担任辉瑞法律总顾问的杰夫.金德勒于2006年在人们的置疑中上任,在他不到五年的任期内重组了辉瑞业务,并完成与惠氏制药公司(Wyeth)的合并,但最终在面临畅销降脂药Lipitor专利权到限的重大挑战期间离开。  相似文献   

2.
酋长中国造     
彭靖  雷辉 《商界》2007,(4):20-26
他一身便装坐在记者面前,黑黑的脸上露出稳重的微笑,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就是那个四度经历政变的尼日利亚华商领袖,一个拥有自己“军队”的非洲酋长。仔细一看,他的皮带上居然有一枚醒目的中国国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关》2018,(12):4-5
2018年11月16日,提华纳,在庇护所休息的中美洲移民。中美洲移民问题由来已久,20多年来,由于内战、政变、腐败、黑帮、自然灾害等因素,中美洲多次形成移民潮。近年中美洲移民潮的规模再度扩大,洪都拉斯、民众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聚集—起前往美国边境,被称为“移民大篷车”。以“移民大篷车”形式集体前往美国边境更为安全,并能免于支付高额“蛇头”费用。  相似文献   

4.
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先富起来”的“千万富翁”。他喜欢显富摆阔,喜欢寻花问柳,同时又乐善好施。有人说他是“好人”,有人又说他是“坏人”。在人们还没有说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他却突然自杀了……  相似文献   

5.
周锋 《中国广告》2010,(8):148-149
他只有中学学历,却在广告界叱咤风云三十余年;他桀骜不驯,面对“世俗”毅然隐退;他幽默、智慧,俨已成为广告界的“周杰伦”;他转从“授业解惑”,为未来中国广告事业“搭桥架梁”;他天性好玩,无数收藏如数家珍。他笑称自己是广告界的“魔教”,事实,他是“圣者”。  相似文献   

6.
王福生 《商界》2004,(10):22-23
拥戴他的人称他为“郎监管”、“郎教授”,反对他的人把他叫做“郎瘟神”、“经济学界的拉登”。那么,究竟谁是真理的代表?谁又在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相似文献   

7.
一边是长江商学院院长,一边是多家企业的经济顾问或独立董事,项兵在两种角色中转换得游刃有余。采访中,“全球视野”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你能明显从他身上感受到他提及的那种“大气”,而这种“大气”更体现在他的团队中。  相似文献   

8.
龚艳 《浙商》2009,(3):96-97
T恤加布质外套,提着一个装有许多课程资料的纸袋……如果不是早就熟知鲁向阳,在路上遇见他,一定无法将他与商人搭上边。与朋友们在一起时,嗓门最大的是他,把大伙儿逗得哈哈大笑的也是他,大伙儿都爱称他为“开心果”,他则更喜欢大家喊他“小鲁哥”。而当他一个人在路上,在车上,在飞机上的时候,他看起来是安静的,因为用他的话说:“我的脑子一直在转动,在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大胆前卫:“花痴”开“花卉餐厅”赔血本张德荣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就有一种“离经叛道”的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吃花”,以至于被人笑他是“花痴”。在西南师范大学读书时,张德荣依然保持着他的另类嗜好。可一朵路边的野花却让他住进了医院,从医生那里他得知,  相似文献   

10.
“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爱嫡出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资本主义。”德国思想家桑巴特在他一本著名著作中这样说,他将“奢侈”定义为“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他认为正是“奢侈消费”作为动力,推动了宫廷向城市、从老贵族向新贵族的之间的资本主义的生成过程,而在奢侈消费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女人”。  相似文献   

11.
他的人生“秘诀”,一是处事之道,多行善举;二是为官之道,多干实事;三是桑榆之道,多看今天。他晚年的信条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身心健康为中心,勤奋一点, 宽厚一点。他坚信“要愁愁常在,要乐乐常来”之哲理,坚持“少讲昨天,少想明天,多看今天。”  相似文献   

12.
泰兵很忙,因为找他帮忙打官司的人太多,所以他的电话你基本打不进去。他的办公室里经常是刚送走一拨,又来一拨。因为他的“204条商品房买卖合同”,他早已经在房地产界声名雀起。也因为“204条款”,他得罪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但作为北京汉卓律师事务所的一名职业律师,他觉得社会正义应该得到维护。但有人形容他是把“正义”转化为“利益”的家伙,他一点也不反对,他认为,社会正义一定要靠商业化力量来推动,二者是不冲突的。  相似文献   

13.
“沙铁嘴”、“沙将军”、“外交斗士”、“硬骨头”、“工作狂”、“外交三宝”(之一)……所有这些,都是刚刚走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职位的中国外交官沙祖康前些年的别称。他成名于“银河号事件”交涉的圆满解决,他的声音代表中国无数次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响起,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中有理、有节的折冲樽俎,更让他名声大噪。他是联合国里有许多轶闻的主角,对他的名言“美国人最好在这个问题上闭嘴”、“人权问题美国最好先照照镜子”等,已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4.
大摩内讧     
包勃 《商界名家》2005,(6):71-73
赶走裴熙亮!一句赤裸裸的口号把所有人都镇住了。人们把惊奇的目光投向摩根斯坦利,投向华尔街这个庞然大物,那里,一场异乎寻常的权力斗争正在上演:谋划此次“政变”的是公司8位德高望重的前任高管,他们在公司会议上大声疾呼,他们给董事会写措辞严厉的批评信,他们在《华尔街日报》刊出反对裴熙亮的整版广告,他们在财经频道CNBC上推出一项是否同意裴熙亮下台的非正式调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将现任董事长兼CEO裴熙亮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15.
他当县委书记6年,受贿索贿400多万元,贪污50多万元。他说,自己在受贿贪污这些钱的时候认为是“正常行为”。直到进了检察院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是腐败。他还说,当下的腐败有两种:一种是“暴力腐败”,一种是“温和腐败”。而我是“温和腐败”,我是——  相似文献   

16.
他首先是著名作家。正是因为“著名”,尽管文人经商他非唯一亦非第一,但他的“下海”还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直到今天,当年热捧他的作品的人还在眼巴巴地等待着他由于“呛水”归来。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13,(5):156-157
说陈鸿道是“凉茶大王”,不如说他是“营销奇才”贴切。他将有176年历史的“王老吉”推上商业化运作的巅峰,在与广药的商标争夺战中败诉后,又迅速带领“加多宝”逆袭成功。但“在逃犯”身份之下,他能否尽享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在充斥泡沫的中国咨询业,张宪平坦言自己是个不入流的角色,他“自我炒作”、“反自我包装”和“另类”让从业十余年的创始终寂寞如许——他坚信成功的策划就是为“企业解决问题”,他坚信他的实战案例完全能够为张氏式的策划“说话”……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学者,因为他学有所攻。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外交家,因为他有高超的谈判艺术。还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卖国贼”,因为他曾在入关谈判的承诺上作了“不应该的”让步。也有人说,龙永图是个“民族英雄”,因为他以自信、果敢、从容与才华见证了中国入世谈判所经历的艰苦与成功,通过他国人熟悉了来自中国的强硬声音与来自世界的一片掌声。而龙永图承认自己是个“洋务派”,并自言自己是“技术官僚”。不论世人如何评说,这位当年“叩关”的龙永图今天仍在“闯关”,不论他作为当年的中国人世首席谈判官,还是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他的形象与睿智已深深嵌镶在了更多的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精神”或“陈嘉庚主义”,单就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思想而论,其集中体现就是陈嘉庚所一贯提倡的诚、信、果、毅四个字。 “诚”——经管企业的价值观 陈嘉庚经管企业,首先宣扬一个“诚”字,按他自己解释,“诚”的核心内容是忠诚于祖国、真诚服务于社会。陈嘉庚把“诚”看作支配自己办实业的价值观念,说他办实业不过是为了尽“爱乡爱国”之“义务”,这种义务在他心目中比企业赢利还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