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生物测定技术根据人体自身的特征如指纹、声音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目前,有很多的生物测定技术可用于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待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待征是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庞燕 《金卡工程》2003,(3):59-60
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个隐私的保护问题,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门禁系统、ATM提款系统,还是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计算机数据的存取,以及网络交易中的身份确认等等,都存在隐私的保护问题。传统的安全环保方式不外乎使用密码、个人识别码(PIN)、磁卡或钥匙,但这些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保障,而且它们经常会被非法盗用或滥用,造成个人隐私及财务的损失,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其特有的稳定性,惟一性和方便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安全、认证等身份鉴别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新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逐步应用于客户身份识别与校验,与传统的面对面识别形成替代或补充关系。本文简要归纳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情况,分析以新技术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可行的风险管理手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不仅客观现实社会的重要行业要求实名制身份认证,网络虚拟社会的远程诚信更需要可信身份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障账户信息安全。将行为人在现实社会的身份、网络社会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信用记录关联起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作用。然而,生物特征信息本身的安全同样需要保护。本文从网络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虹膜识别技术是利用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虹膜识别技术与相应的算法结合后,可以到达十分优异的准确度,即使全人类的虹膜信息都录入到一个数据库中,出现误识和拒识的可能性也相当小,但是这项技术的无法录入问题已经成了它同其它识别技术抗衡的最大障碍,不管怎样,虹膜识别技术的高精度使它能够在众多识别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所有虹膜识别技术都是以John Daugman博士的专利和研究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利用生物特征的主要手段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过程。由于生物特征本身与传统的密码等身份鉴别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较常用来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有:面像、指纹、虹膜、声纹、步态、签名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如何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成为了网络应用的关键所在。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手段,可以解决目前网络安全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佚名 《金卡工程》2006,10(11):76-77
传统的身份鉴别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 传统系统使用的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1)个人识别码及密码。两者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用户需要牢记某一特定信息(识别码、密码),一旦用户本人遗忘即无法证明自身身份从而被拒之门外;若识别码(密码)被他人获悉,则他人可轻易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进入受控区域。目前,基于这一身份鉴别机制的门禁/出入控制系统仍在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孙海东 《金卡工程》2004,8(2):39-40
在中关村海龙大厦,人们已经可以买到指纹锁,把这种锁安在自家的大门上,从此您就可以告别钥匙,因为您的指纹就是任何外人都无法仿造的钥匙。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青年科学家谭铁牛说,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的身份鉴定。  相似文献   

11.
建新 《金卡工程》2004,8(4):37-38
恐怖分子再怎么变,与身俱来的生理特征和后天养成的行为特征却变不了。生物识别技术正是抓住这一点,通过计算机,利用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认定。在“9·11”事件后,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这项技术进行大力扶持和研发。  相似文献   

12.
一张照片、一些基本信息再加上一个独有的身份证号就是我们最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面部识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后起之秀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身份识别方法。作为ID(身份识别)新秀,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扩展性良好等众多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安全验证、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16,(4):58+6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所具有的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不可抵赖性,相对于传统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目前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据悉,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的答记者会上,有关负责人提出:"银行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否有效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确保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开立银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正刷新着人们的体验,加快了银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就银行业而言,通过持续探索和尝试,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大和深入,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金融智能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将会进一步与身份鉴别、金融支付需求相结合,并为风险防范增加一道坚固的壁垒.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普及和传统金融行业对创新变革的诉求,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快速发展。拥有健全的客户识别与验证机制是金融企业开展业务的必要条件和监管要求,识别每一个客户的身份是金融企业应尽的企业义务。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简称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者,一直在努力探索这类技术创新,在实践中摸索符合金融监管要求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惟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郑力 《金卡工程》2004,8(8):64-68
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身份,保证信息安全呢?信用卡号、银行帐号、网络登录号,我们可能被生活中过多需要记忆的密码而烦恼。如何不用记忆这些密码而又不用担心自己身份无法认定呢?正在悄然兴起的生物识别技术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生 《金卡工程》2006,10(3):47-48
近年来,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发人类的身份识别技术,在这股开发热潮中,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人脸识别技术别树一帜也最有效果。据专家们鉴定,该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人脸识别和确认等方面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物特征可以看成是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与众不同的钥匙。它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比如指纹、声纹、指静脉、虹膜等,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数字化,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凭证。伴随着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硬件成本降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在金融业,支付方式日趋多样化、便利化,便捷的客户体验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人人不同、随身携带、相对稳定、迅速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红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ATM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