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过程是一种逻辑互动关系.党的领导集体不断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发展过程,探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侧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指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过程中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成果,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同志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总体来看,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了相互衔接的几个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实施调查研究,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强调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推进理论创新,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态论视角探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演进历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论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次生态演进所形成的四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全党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化演进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机遇,在长征行进途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瓦窑堡会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长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长征结束后的反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6.
本期推介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其形成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源泉,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与成果创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军荣,通过《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一文,指出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  相似文献   

7.
《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做了哲学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思想。《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向互动,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我们党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中国梦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从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我们党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中国梦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从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其形成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源泉,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与成果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论 《中国城市经济》2010,(7X):253-2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是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实践贡献是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先进分子是有力的推动者,蔡和森就是杰出代表之一。本文从蔡和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改造中国的意义入手,论述了蔡和森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杰出代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念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是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分别从本土化、大众化、时代化三个方面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也从中折射出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时代思考。  相似文献   

17.
张园园 《魅力中国》2009,(20):10-1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在党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并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在不断的探索中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王雪 《黑河学刊》2014,(1):61-6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19.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邹礼阳 《改革与开放》2012,(18):140+144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首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斗争的理论基石,也孕育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理论源泉。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现代军事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科学启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