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的职能成为了企业或部门对其提出的更高要求。内部审计要适应时代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在素质必须同步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内审人员在职业道德、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并依据内部审计的发展变化对内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了分析。内审工作的发展要求内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审计业务能力,工作中善于与人沟通,能协调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影响着内部审计功能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从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力量、加强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提升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两方面探讨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方法和措施,以切实提高内审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着缺乏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的专业人才,尚未形成经济效益审计独特的审计体系和方法等问题。应建立一套统一、科学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完善审计法规及各项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对内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以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对校企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评价,把内审作为企业决策、优化管理的参谋和助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从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需求框架、内审人员需求、多样化培训方式、评价与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内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会计审计     
《国际商务财会》2013,(8):94-94
中国内审协会发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近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1—29号具体准则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6.
集团公司转型的关键期,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促进集团公司长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当前集团公司存在的内审风险,包括各类内审风险的表现及影响,接下来分析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旨在为相关内审人员提供借鉴,从整体上提高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宣 《商》2014,(17):81-81
随着央行内部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内审人员行为规范的制订,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当前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出发,研究了规范内审人员审计行为所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认为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内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决定因素,应从遵循行为规范入手。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内审工作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模式,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做到内审人员高素质,内审工作规范化,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何劲松 《北方经贸》2015,(4):111-11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化,社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应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强化风险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制定统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应对审计风险的实际能力;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志玉 《北方经贸》2000,(4):125-126
我国内部审计,是伴随着1983年国家建立审计制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十几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艰苦努力,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已成为一支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广泛开展的内部审计,给各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已成为部门、领导的得力参谋和助手.高校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发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从此高校内审工作开始起步发展.原国家教委又于1996年6月22日以第24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修改后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它是在新形势下,根据<审计法>,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教育内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教育内审工作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配备及其权力和义务、教育内审工作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配备及其权力和义务、教育内审工作程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对教育内审工作作了全面指导和规范.从而使高校内审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一项技术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既要掌握丰富的财务与审计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与其他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然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内审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工作不积极以及缺乏专门的内审理论体系等,这些均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对此,本文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着手,简单分析了事业单位内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现状大多是“理论上重要,计划中次要,实际上不要”,导致审计机构自生自灭。若大力发展内部审计,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及专业水平,掌握好国家政策,建立审计反馈信息制度,加强与经济监督部门的配合与执作,实行必要的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领导不重视,内审机构的职责权限小而不明确,内审机构人员素质不高,配备不够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慢。加强与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应完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提高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知度,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的权限,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内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现代企业制度和内审现状出发,客观揭示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即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入手,构建起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内审环境,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内审职能的转变,提高内审质量和利用效果,最终赢得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审计风险一般由客观非人为因素和主观人为因素两方面构成。客观原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内审机构独立性弱、内审对象的复杂性和内容的隐蔽性;主观原因是内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个人业务素质偏低以及内审程序不合理、方法模式不规范等。其防范措施是:加强内审部门法律法规建设;有效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提高内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强化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相对固定,专业结构单一,不适应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企业可以选择内部审计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强化内审工作,加强内审部门专业人员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表现在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财务风险和审计失实两个方面,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内审监督的重要性,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政策水平。  相似文献   

18.
袁媛 《中国电子商务》2014,(19):104-105
通过剖析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内部审计还需在明确目标和价值定位、提高独立性和客观性、强化质量控制和评估、加强信息化应用、优化内审人员结构、提升内审队伍素质等方面有所改进,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监督与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组织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目前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业务指导;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审人员重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对内审作用及内审机构的有无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消除内审局限性,依法审计,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解决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粮食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企业撤消了内审机构,精简了内审人员,只有少数单位还保留着内审机构和专职内审人员。笔者认为,这与现在国有粮食企业中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认识不足,以及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事业单位中成长历史较短的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得到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