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油价正在逐渐向国际市场看齐,而国内小麦价格还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大米也低于国际价格。国内国际粮价相差那么大,不免让人忧虑。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升的压力下,中国粮价一旦和国际接轨,可能引发下一轮通胀,而粮食对通胀的推力会远大于猪肉。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国给澳大利亚商铺带来廉价商品,但如今,中国最新的出口是通胀,经济学家表示未来6个月商品价格将上涨。 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新的环境及税务规则迫使中国制造商提高出口品价格,这反过来会转嫁给消费者。澳大利亚零售业协会会长伊万斯(Richard Evans)认为这不过是供与求。  相似文献   

3.
通胀之争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涨价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各主要工业品,包括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橡胶、轻工原料、矿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上涨。而让市民最担心的是,价格弹性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也在上涨。米、面、菜、油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国家统计局2009年1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物价指数(CPI)逐季加快增长,不少人担心高通胀会再现。前3个季度我国价格增长呈现四个主要特点:CPI明显加速,PPI则温和减速;农村物价涨幅大于城市,中小城市又大于大城市;生活资料的价格涨幅逐渐高于生产资料;资产价格泡沫显现。不过,一个可喜的变化是9月份CPI增长开始放慢,物价可望出现“拐点”变化。预计明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会逐步减轻,经济会再次回到“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价格的主要问题在资产泡沫化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房价的过快增长是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的主要根源,当前价格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而不是控通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此次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能会随国家调控得到缓解,但通胀的压力并不会减轻。 肉价为什么上涨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农业部通过对4月全国畜产品和饲料价格走势分析认为:饲料成本大幅上涨是重要推动力量。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2006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一直上涨,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遭遇通胀困扰。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价格压力,继而得出熨平价格波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萧昀  耿晖 《中国西部》2008,(4):38-47
第一个问号结构性上涨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 背景板:针对今年的物价上涨,有人认为这是结构性上涨,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因为通胀的压力已经在价格改革中释放了。  相似文献   

8.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创下2008年7月份以来整整三年的新高。 6月份CPI会“破六”。似乎早就成为市场共识,但6月份会不会成为CPI的拐点尚存争议。而治理该轮通胀,是否继续采用总量控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通胀,更关乎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更多热钱流入将会推动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而一旦次贷危机结束,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同时市场认为中国资产价格泡沫已经到达难以持续的水平,那么短期国际资本的突然撤出有可能刺破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格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价格成本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显重要。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是价格管理的重要内容,又蕴含在价格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它是价格管理的微观部分,又无一不服务于价格管理的宏观目标;它是价格决策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价格政策效果的好坏也往往追溯到成本调查和成本监审环节。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特征,将经济增长控制在适当水平是我们控制高通胀的必要途径。因为食品价格是我国消费价格上涨的首要影响因素,食品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连续几年我国经济的偏快增长,则是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偏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决然地从世界经济的紧缩因素变成通胀因素。 正如中国驱动的制造业产品成本下降,让工业化世界得以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状态下享受近乎稳定的消费价格,如今逆转正开始发生。宽松的货币管束中国,而且它的效应将反馈到西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发达区域非贸易品和食品价格偏高的原因,运用实际收入指数的方法,对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作了比较。本文认为,就工薪阶层而言,中国大多数地区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差异并不大;上海等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偏高,食品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差别(如租金和劳务成本)是不同城市食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大都市区要把控制非贸易类产品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作为调控的重点,给予低收入阶层必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樊纲近日出席“银湖宏观金融论坛”2009夏季会议时表示,近期中国出现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同时强调,大量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膨胀值得引起注意,建议财政政策继续宽松,不过货币政策需要谨慎把握。樊纲表示,目前粮价和猪价稳定,秋粮预期也丰收,在国际粮价倒挂的背景下,中国近期出现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量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膨胀,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上涨。樊纲认为,一旦资产泡沫增多,投资者就会谨小慎微,市场就容易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5.
木下智夫 《发展》2010,(3):51-53
中国朝着日本式资产通胀方向发展 我们相信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会导致在一段时期里出现资产价格通胀。尽管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但得益于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复苏。鉴于预期政府引导型项目所需的资金只有不到一半来自地方政府,银行已经大幅扩大其贷款规模。  相似文献   

16.
王立朝  颉鹏  杨彦林 《发展》2011,(7):49-50
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和农用能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去年以来的一轮通胀预期背景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为了掌握近期农业生产一线农资价格情况,我们选取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在村——徽县水阳乡新柳村进行典型调研。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8,(4):16-17
北京似乎屈从了华盛顿的要求。但中国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决策者认为货币升值对中国利大于弊。北京如今最关切的是通胀。中国2007年11月的通胀率达6.9%。1月9日政府宣布加紧控制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6次加息,但这不大可能抑制主要由食品价格攀升推动的通胀。货币加快升值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它将帮助减少进口通胀,特别是食品和原材料的。通过降低货币干预的需要,它还将抑制外汇储备的集结和货币增长。  相似文献   

18.
【英国《金融时报》8月13日】中国新公布的7月份CPI为6.3%,与我之前的预期6.5%基本一致,即食品价格通胀明显的下降引起了CPI大幅度下降——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同时,可以看到非食品价格的通胀仍然是稳定的。即使是考虑到最新一次6月份的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的提高,这对非食品价格通胀目前可见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猪肉价格再次上涨54.9%。外界称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胀继续恶化,将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会影响社会及居民生活安定。中国的通胀究竟有多严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发改委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而在此前几天,发改委副主任张小强表示,由于今年中国面临巨大的价格上涨压力,防止结构性通胀发展为全面通胀成为更紧迫的任务,因此中国仍将慎重对待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