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近年迅速发展的新型支付方式,其洗钱风险不容忽视,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调查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业务特点和洗钱风险隐患,并提出了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子商务不断成长,非金融支付机构迅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非金融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隐匿性也受到不法分子逐渐关注,与之有关的洗钱犯罪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随之上升,洗钱手法层出不穷,给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对此,应通过研究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现状,从反洗钱监管视角对第三方支付业务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防范非金融支付机构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开始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支付服务。自2010年9月1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已有269家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相关支付业务。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非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内部组织架构、资金管理水平、风险控制和合规意识、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的支付服务创新意识较强且业务转型较为灵活,新型支付产品或服务层出不穷,同时业务风险也逐渐积聚。正因如此,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更新。从信用评级的视角,分析采用信用评级手段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设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力求对现有的监管措施加以丰富和扩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非金融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本文在研究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关于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监管要求基础上,按照我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原则,分析了非金融支付机构存在的洗钱风险提出了完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法规出台,确立了支付机构的许可制度和反洗钱义务。但是,由于支付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时间较短,对法规的掌握程度和业务环节存在的洗钱风险点认识不足,反洗钱工作水平不高,洗钱风险不容忽视,此外还存在许多监管上的难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每年发布的洗钱类型趋势研究报告不断强调关注特定非金融机构存在的洗钱风险,要求有关国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扩大反洗钱措施的覆盖范围。我国在将金融机构全部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后,应尽快实施对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  相似文献   

7.
杨青 《中国金融》2012,(16):75-7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的不断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异军突起,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拓宽消费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标志着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体系正式建立。然而,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涉及面广、内容纷繁复杂,如何有效监管成为了摆在人民银行面前的难题。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目标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是在传统银行支付业务之外产生的一项新兴支付业务,从其发展及监管机制形成的过程看,监管是市场各方共同呼吁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回顾,立足当前我国POS收单市场发展及反洗钱监管现状,从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由银行向非金融支付机构迁移、信息不对称加大POS收单市场洗钱脆弱性、POS收单市场易被作为虚假交易洗钱渠道、国际银行卡组织网络易被作为跨境非法资金流动通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POS收单市场当前主要洗钱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授权银行卡组织牵头推进银行卡产业各方信息共享、督促收单机构进一步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强化国际银行卡组织反洗钱监管等四个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POS收单市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尚睿  吴晓芳 《甘肃金融》2016,(10):17-20
支付机构是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业务类型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立的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管框架下,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明确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手段,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正式纳入人民银行监管体系,对其监管将趋于日常化和规范化.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现状,探讨2年多监管实践中发现的支付机构自身和业务发展问题,结合目前监管实际提出政策建议,以更好履行监管职责,促进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人民银行正式启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监管工作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技术监管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重大进展,技术标准与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技术监管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对支付机构的技术监管依据趋同于金融机构技术管理的标准,采取检测认证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方式,着重监测重点机构、重点业务和重点风险。按照目前对支付机构的技术监管体系和模式,支付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当前我国新兴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针对新兴支付业务发展趋势和特点,对加强国内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甘肃武威市为例,首先介绍总结了市县级区域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状况,分析了地市级区域支付市场中存在的无序进入、业务层层转包、机具管理失控、支付案件多发、市场监管乏力等特征问题,其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利益诱导和监管缺失,最后提出了加强市县级支付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路:完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法律体系、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系统、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市场化监管手段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标志着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发展迅猛。为规范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同年9月开始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对央行而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监管工作,面临如何监管、如何防范备付金支付风险等一系列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支付年交易额已达万亿元.成为非现场主流支付方式。现实中.网络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经常被犯罪分子利用,从而导致非法资金通过该领域进人经济体系,逐步完成洗钱的放置、离析与融合三个阶段。央行于2010年6月21日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将第三方支付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但由于该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有效的反洗钱监管还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非金融机构对支业务的介入,客观上带动了我国支付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如何继续加强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也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在入场准入运营过程以及市场退出中主要存在的监管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推进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金融》2013,(1):143-147
<正>《反洗钱法》及配套规章的相继出台实施,为反洗钱监管工作提供了法制化的平台和新的发展机遇。现有的反洗钱监管体系已覆盖了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然而,随着金融业反洗钱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洗钱风险向特定非金融领域和机构转移的倾向变得日益明显。房地产业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使其成为特定非金融行业中被洗钱分子所利用的首选渠道。目前,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反洗钱监管尚缺乏具体的监管制度,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6月起陆续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等一系列监管制度,旨在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的业务行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行业监管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安徽辖内的实际情况,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发展与监管做出分析,并对下一阶段安徽省的监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实施,结束了非金融支付一直处于政策法律监管灰色地带的局面,然而,在业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有个别非金融支付机构在扩张过程中重视规模、轻视质量,片面追求效益,忽略支付纪律。其中,尤以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异地经营行为存在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从分析非金融支付机构异地经营存在的问题入手,归纳了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难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