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营商环境的优化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治理的关注焦点。世界银行于2018年10月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我国在本次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46位,成为改善最为显著的十个经济体之一。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的营商环境,本文对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进行梳理,厘清评估主题与具体指标构建,以提高我国政府营造营商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顺应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新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READY)。其中,国际贸易指标作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被纳入B-READY。国际贸易指标是B-READY中与海关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主题,深入了解该指标的具体变化与评估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海关职能作用,聚焦优化监管与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8年国务院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纳入国务院督查范围,提升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度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依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作为尺度,分析了我国在"跨境贸易"指标的现状。通过与"跨境贸易"指标排名靠前的国家相比,我国在进出口单证合规、边界合规耗时和成本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功能,在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通过推演世界银行计算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公式,进而创建了贡献度、提升难度、通关常数等新指标,以此对跨境贸易从我国整体营商环境改善的积极因素转变为负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应用通关常数大数据模型的运算结果对上述原因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从信赖保护原则出发,提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世界银行历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关于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数以及国内营商环境的发展现状,分析小微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通过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姚诗斌 《对外经贸》2021,(12):53-58
自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立起,营商环境作为衡量经济质量的标志被各国所重视,近年来我国也探索建立了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其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靠法治政府去破解,市场主体权利需要靠法治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亟需法治去保障。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内涵和逻辑机理出发,以位列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名的晋江市作为研究样本,结合国内其他地方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经验,提出构建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完善立法,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维护商事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近年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我国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对于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研究仍停留在依靠国际评价体系的碎片化定量分析和发现问题—设立工作目标—进一步改变的模式中,缺乏中国特色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本项目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影响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构建中国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架构,为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量化分析和刺激市场主体竞争力,倒逼结构改革,大力提升通关水平,改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供思路和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地方"两会"和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营商环境再次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点。营商环境这一概念是世界银行在2001年提出的。当年,世界银行提出加快发展各国私营部门新战略,急需一套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即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A股民营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营商环境优化对无政治关联、行业竞争程度较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大;从作用机制看,营商环境优化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费用性制度交易成本和效率性制度交易成本,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纳税”作为衡量一国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近年来中国改革力度较大的领域之一。近日,普华永道与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2020年世界纳税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的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成绩稳步提升,显示了近几年来中国税务机关在减税降费方面持续发力,创造更加宽松的税收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显示,我国营商便利度得分77.9,在190名经济体中位列全球第31位,上升15位。这一成绩是对我国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充分肯定。但也必须看到,这一排名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14,(5):56-58
作为世界银行2012-2013年营商环境报告测评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二的香港,其公司准入监管制度有其显著特点,对内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一定启示意义。当然,作为国际海港城市,香港人口仅700多万,其法治基础、诚信体系、经济发展程度、企业和群众整体素质均高于内地平均发展水平,且市场主体相对单一,没有内地复杂。因此,内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香港模式,也不能简单评论哪种制度更优越,特别是内地现行登记制度牵涉极为庞大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香港准入监管制度设计以及其政府在服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仍可给予内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案例解析江门之所以能够在世界银行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评比中排名第四的原因。在世界银行关于中国投资环境(Investment Climate)的研究报告中.对中国2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关注点主要是制度.政策环境与降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自2002年12月世界银行杜大伟.王水林首次在中国发布其投资环境研究报告以来.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本刊在世界银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力求从投资环境主体.投资环境要素与评价指标.投资环境评价.投资环境改善空间、投资环境改善的政策边界.投资环境改善策略等方面解析江门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解析江门之所以能够在世界银行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评比中排名第四的原因。在世界银行关于中国投资环境(Investment Climate)的研究报告中,对中国2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7比较分析,其关注点主要是制度,政策环境与降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自2002年12月世界银行杜大伟,王水林首次在中国发布其投资环境研究报告以来,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本刊在世界银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力求从投资环境主体,投资环境要素与评价指标,投资环境评价,投资环境改善空间,投资环境改善的政策边界,投资环境改善策略等方面解析江门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部署,内外联动,协调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既要打破制度的藩篱和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又要体现产业政策导向,稳中求进,稳扎稳打。这项工作应该与我国对外开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政策调整、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化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综合实力对海南自贸区形成的巨大辐射与影响,海南自贸区应抓住制度创新的改革机遇和大湾区营商环境立法建设的示范效应,借势借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通过两地营商环境的立法依据、立法困境、立法形式比较,进而提出海南自贸区营商环境立法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7.
《销售与管理》2008,(5):6-6
4月22日,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国际金融公司(IFC)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共同发布了第一份《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报告表明.中国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商业规制的改革.以为私营部门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营商环境。中国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位居全球前10名。  相似文献   

18.
政务舆情反映了区域营商环境发展的现状,加以分析利用有助于政府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政务舆情的内涵和特征,从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合适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营商环境各要素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该体系能够提升政府对影响营商环境要素的认识,提高营商环境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入珠融湾"背景下,营商环境改善对清远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选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从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获得信贷、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活跃度等方面,对清远营商环境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总体上,清远营商环境优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开放知名度、纳税优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一年内跃升32位,从第78位到第46位。其中"获得电力"指标得分92.01分,排名由第98位跃升至第14位,在我国营商环境10项指标中得分提高最多,排名提升幅度最大。数字的背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情况重点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在短短的时间内,国家能源局围绕方案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