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土地征用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办法和征地审批程序及实施过程。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成分多元化,资本多样化,使得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很难适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及其支撑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同时,总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和征地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构想,探讨了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农地流转市场、农地定级估价等为基础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新型土地征用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从规范国家土地征用权行使、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土地补偿费生成的科学机制、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征地程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征地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土地征用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社会发展。本文详尽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限制农民参与权,征用补偿弊端,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补偿收益主体不明;土地征用缺乏科学规划,土地浪费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有利于促进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服务目标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引发了大量的农民上访、对抗事件。鉴于土地征用制度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是一个涉及面甚广的公共问题,本文在制度层面对现行土地征用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省武穴市为例。2009年以来,武穴市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笔者通过调查,提出了深化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军 《南方农村》2011,27(2):12-15
当前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出现的矛盾纠纷主要在于,以集体行动的逻辑起点进行制度设计造成的土地产权混乱问题。应当在制度设计上把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个人权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土地保障体系.改进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征地已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全世界普遍的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有益经验,对于有效地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论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重点探讨改革的模式和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立基于市场经济原则的新的土地征购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及其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浩 《农业经济》2002,(5):33-35
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资产属性为广大群众认识。我国实行的是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必须申请国有土地,为了满足各单位或个人对国有土地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征用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由于土地征用涉及到土地权属的变更以及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因此,建立完善而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尤其是保障农民的生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土地补偿费偏低,农民安置不到位,集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