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外对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将专利产出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可分析专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以1985—2012年河北省相关数据为实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专利产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专利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作用还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基于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考察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直接的消极作用与间接的通过研发投入产生的消极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融资约束间接的消极影响主要作用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东部地区企业和民营企业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不同程度融资约束的消极影响下,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明显的分段迹象,当融资约束较弱时,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果最佳。由此可知,深入思考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外兼顾”,形成要素协调发展机制,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内研发投入的现状。然后在构建研究R&D贡献的理论框架下,采用我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区内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杨凌、乌鲁木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研发投入效率低下,低于惠州、厦门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投入产出弹性近10个百分点。资本的高投入仍然是高新区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将是高新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也存在差异。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山东省政府科技资助数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企业研发投入产出函数,探讨山东省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政府直接资助相比较,间接资助更能促进企业研发产出。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人才是驱动创新的首要资源,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才集聚、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处在“N”型关系的第一阶段,即人才集聚的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人才集聚能够通过提高区域创新产出和投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大于创新产出;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倒N”型空间溢出效应,本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邻地人才集聚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浙江省2003—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科技经费的投入与研发产出的关联关系,分析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研发产出的关联性最大,并且用SPSS软件分析出它们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政府资金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创新驱动、研发投资短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调整与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完善相关制度。本文探讨了组织冗余水平、公司治理、政府支持、知识产权制度等因素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分析了管理层行为、产业竞争度以及风险与研发投资短视的关系,从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与内容、自主创新投入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投入的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自主创新投入导向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投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3—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外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机制,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京津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两者同时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京津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外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涓流效应”,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核心区域的资源向外扩张促进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影响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经济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发展有更显著影响,但对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开放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反而对经济共享发展有显著挤出效应;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构成的科技创新维度的估计结果中,创新产出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高于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9.
采用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索财产保险业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因果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产保险业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研发经费投入在财产保险业和创新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原先设想作为市场化手段的财产保险作用发挥将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不同,研究认为过度推进市场化改革会阻碍财产保险业促进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市场化程度在财产保险业和研发经费投入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为引导财产保险业正向作用的正常发挥,政府应首先保证对科技创新产业提供稳定充实的财政经费支持,以避免科技领域中市场失灵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1995 ~2009年财政科技投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研究与发展经费(R&D)支出总量不大,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不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基础研究投入无疑将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回归结果,需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创新政策试点是增强微观企业创新活力、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对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地级市数据的匹配,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试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政策试点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增加;区分专利类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政策试点提高了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对策略性创新产出影响不显著,即创新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地,创新政策试点可通过加强政策激励、促进良性市场竞争、增加企业管理交易成本、降低资本市场交易成本等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高创新产出.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越高的城市,创新政策试点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越明显;相比于国有企业,创新政策试点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来看,创新政策试点对成长期与成熟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于转变创新政策试点未来发展定位,提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质量,激励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实现路径等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目前学界从社会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宏中微观、供求和投入产出等角度进行了界定。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体现动态性、多维性,要注重淡化经济增速指标,要注重关注长远发展目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传统制造产业和服务业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仍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建设质量需要提升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国内和国外等五大关系,通过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扩大开放等举措,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科技金融对促进技术创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使用熵值法与半参数估计法分别测算科技金融投入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两种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投入、技术创新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投入能够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金融投入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技术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文章还提出加大科技金融投入力度、激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以沪深A股124家医药制造业企业2012—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分析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滞后二期的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在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D-S形式的总量生产函数,利用扩展了的内生增长模型,实证检验不同专利活动对能源及劳动产出弹性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专利活动特别是发明专利对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专利活动对我国能源产出弹性的整体贡献较小,专利活动对能源产出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用新型专利上,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能源产出弹性的提升没有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1987~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系数为0.311433;二者在10%水平上具有Granger双向因果关系。VAR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大,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及技术市场不健全造成的。目前,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尤其是要加强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本文运用我国201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引入数字化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面板阈值模型探讨其在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地区数字化水平较低时,研发投入由于无法明确创新类型,增加研发投入并不一定会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但当地区数字化水平比较高时,研发投入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因此,要完善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驱动力;同时还要促进数字基础、数字投入、数字素养、数字经济以及数字应用五方面协同发展,推动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在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表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稳定而且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增长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