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化推进和文明形态演化的根本逻辑在于生产方式的扬弃及其内在“现代性”张力的凸显。马克思针对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与逻辑的可能性。当前,全球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本质上是在寻找适应数字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数字生产方式内生矛盾的冲突与激化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突破适时回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需求,它不仅使得数字生产力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束缚,更以中国式的回应主动顺应了数字生产方式变革,促进了数字生产力发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指向出发规范和引领着数字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任保平  迟克涵 《改革》2023,(1):18-30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迎来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得以重塑,现代化新动能得以培育,现代化新优势得以形成。从阶段性目标来看,经济体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方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发生了内涵上的拓展。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面临着推进和拓展的任务,包括由单一发展战略向综合发展战略的拓展,由外向型发展战略向内外结合型发展战略的拓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要坚持并联式发展道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协调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构建数字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形式的出现,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和主要特征之一,它的发展对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生态农业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未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非常有利。本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为例,探讨了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提升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科技现代化是上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理论,梳理了建国以来科技创新支撑上海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实践基础,进一步从科技创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及实现高效能创新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上海科技创新发展对上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科技创新的多阶段、全链条、全过程、系统性等特征,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支撑上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效支撑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客观上更易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阻碍现代化发展进程。文章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试图为应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非包容与非绿色矛盾产生的必然性、包容性绿色增长理念转变的一般性以及先发国家向外部转嫁矛盾的特殊性相比较,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中工业化、城镇化、引进外资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在包容性绿色增长视域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特征。怎样理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如何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健。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围绕实现共同富裕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内涵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规定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内容,创新性回答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有何重要地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有哪些实践路径”等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之一,蕴含了丰富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政策价值,加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二者顺应了中国经济对重塑地缘经济格局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的需求,具有内在同一性,即都践行和平与开放道路,认同现代化道路多样性,促进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相互提供发展动力,共同抵御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更好地应对美国“断链脱钩”威胁,回应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之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都是重大的时代命题,当前亟需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深刻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内涵,准确把握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点与方式。本文分析认为,产业体系现代化是推动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传统产业结构理论愈发暴露出固有的局限性,在其指导下许多国家出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赋予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更加丰富的内涵,也拓宽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阵地,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与目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根基。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包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完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这是党的二十大的新论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发展新征程上,需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视角、特点与实现优势三者的内涵。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实现共同富裕,应通过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强化实现共同富裕价值引领;贯彻党集中统一领导,筑牢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保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收入结构调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加强法制建设,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效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关注共同繁荣和公平正义;优化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实现共同富裕有效支撑等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徐豪  陈珂 《中国报道》2024,(4):41-43
<正>要讲好鲜活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增强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怎样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讲充分、讲生动、讲到位,关乎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消费的先进化、高级化,是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的实践升华。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历经初始、积淀和推进三个阶段的逻辑演进,呈现出人民性、普惠性、协调性、共生性和友好性的鲜明时代特征,需要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个维度协同推进,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围绕实现共同富裕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内涵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规定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内容,创新性回答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有何重要地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有哪些实践路径”等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之一,蕴含了丰富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政策价值,加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态势为切入点,从人才支撑要素等层面,对制约生态农业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五位一体"式商贸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更新式发展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需满足更高的后发赶超要求,信息化肩负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城镇化事关经济内生动力生成,农业现代化则最具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空间落实上采取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出发,推动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地区率先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率先探索和引领示范作用。区域重大战略的六大区域有三个位于东部地区,一个位于西部地区,两个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均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的统一。理论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历史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不论是处在艰难起步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还是奋力开创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路人;实践逻辑上,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要从抓实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回归民生等方面来丰富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我国应如何践行?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农业强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哪些痛点?未来我们要建立怎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  相似文献   

18.
姚树洁  汪锋 《改革》2023,(7):11-20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条件下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条件,高品质生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二者辩证统一,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目标任务。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提出应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建设层次分明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群、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中心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入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广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和“优等生”。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广东抓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高水平谋划、多路径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探讨和梳理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文从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的比较出发,研究文化因素在不同现代化模式中的异同,以此深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认为,从生产角度看,文化因素在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中具有相似作用机制,都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从分配角度看,西方现代化难免走向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共同富裕。本文提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理解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繁荣新时代文化助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