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是一种具有诸多生态学特征,有生命力的组织活动.本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改进和完善措施,对我国保险生态达到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我国保险经济进行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和走上一条可持续科学健康发展道路.本文通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对我国保险业在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多项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险生态理论尝试从生态学的原理和角度剖析保险行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自然规律,打开了保险研究的新视野。对我国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和演进路径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生态经济学为保险生态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保险经济系统提供了研究依据和研究基础;保险生态理论的产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经济发展阶段下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需求;而人们对保险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保险生态理论在保险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结构关系上的拓展提供了宽阔思路和实践依据,奠定了保险生态理论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中国国情延伸了生态保险的概念,拓宽了其适用范围,归纳了其特点,简述了其发展进程。从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安全、生态经济风险管理、促进我国责任保险业发展几个方面讨论了开展生态保险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保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保险业正在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该文剖析了生态风险的特殊内涵,明确指出目前生态保险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政府干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为我国生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朱金珣 《广东经济》2016,(12):85-86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呈现了迅猛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保险的投诉率也在明显上升,信用危机成了保险业继续向上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一点就表现为保险代理人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而近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用、不可篡改、可编程等特点可以帮助传统保险业与新兴互联网保险突破原有发展瓶颈,促进保险业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保险业信用危机现状、区块链技术特点以及保险业信用危机存在的各种的问题对应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为未来区块链更好的应用于保险业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颖 《发展研究》2007,(7):87-88
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广泛采用代理制度,保险代理成为最为普遍的保险行为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推行保险代理制度,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保险代理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影响保险企业的诚信形象和我国保险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了维护保险交易安全,保护相对人的利益,新《保险法》首次以人大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保险表见代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在保险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有利于平衡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以及提高中国保险业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保险服务贸易市场将更加开放,具有雄厚的资本优势、丰富的经验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以及管理优势的境外保险公司将快速涌入,一场保险大战即将打响。保险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国内保险公司欲扩充业务、参与高水平竞争,首要的是高素质的保险人才。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曾警告说,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将给中国保险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保险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相对落…  相似文献   

9.
刘晓乾 《经济论坛》2005,(18):90-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险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诚信问题凸显,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出现个别新闻媒体对保险业进行恶意炒作的事件,对保险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保险诚信缺失已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如何构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为保险业发展营造公平、诚信的竞争环境,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李毅文 《经济师》2000,(11):162-163
一、加入 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1、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加入WTO后 ,可促使国外资本流入我国 ,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和短期资本 ,使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然而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将促进社会对保险的需求 ,这对我国保险业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国外 ,有些国家的保险业已有上百年历史 ,积累着一套丰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在我国保险体制转轨过程中 ,吸取外国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  相似文献   

11.
保险经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保险经济学是用一般经济理论来研究有关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保险经济学在国外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 ,它所探讨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理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我国 ,该学科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很少有人使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对我国的保险业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本文按照保险经济学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 ,对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险经济学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以期引起这方面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明确存款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风险定价的存款保险费应当由政府和银行共同承担。政府提供的隐性存款保险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逐步减少,为银行积累资本赢得时间。银行应当通过充实资本,降低存款保险费,为实施明确存款保险创造条件。我国最终应当建立信息透明、市场机制主导、政府严格监管、风险处置及时的明确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承保周期反映了承保利润的周期性变动情况,同时这种变动伴随着保费、保险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在欧美等产险业发达的国家,承保周期现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中国由于经营机制和数据库建立不完善等问题,至今对承保周期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本文利用国外学者 Venezaian 提出的二阶自回归模型来检验中国机动车辆保险的周期存在性,经过检验认为机动车辆保险存在承保周期,因而,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关、投资者可以利用承保周期规律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邵全权 《财经研究》2011,(10):15-25
近年来中国寿险市场发展呈现出"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局面。究竟应重点发展"巨无霸"式的金融保险集团,还是应优先发展"船小好掉头"的中小保险公司,这是中国寿险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Gibrat法则认为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其成长率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文章对Gibrat法则在寿险业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Gibrat法则对中国的寿险公司不成立,规模越小的公司其成长率越高;(2)寿险公司资产增长率和保费增长率均存在条件收敛效应;(3)寿险公司的产业特点、业务结构和经营产生的外部性会较显著地影响其规模与成长。文章认为中国寿险市场发展的选择如果与本文所揭示的规律相匹配,则寿险业发展会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之一,但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发现,投保农户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心里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风险的多样化,以及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和我国农民保险知识匮乏、诚信意识较差等等是导致我国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由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经营农业保险;并根据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不同表现形式,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从而优化保单设计、制定合理价格策略;最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信息甄别机制和险情评估系统、宣传农业保险以及建立农业保险监管体系等也是防范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的以损失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形式。在我国,建立和推广环境责任保险,不仅满足了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建构国家(环保部)——保险公司——污染企业双层环境污染监督体制,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向显湖  魏涛 《经济与管理》2012,26(1):13-16,38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中国保险企业提供了跨文化的经营环境.鉴于中国企业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中外保险文化也各具优劣成份,中国保险文化的重塑,应通过中外保险文化的交汇、碰撞与冲突,走跨文化融合创新之路.中国保险文化跨文化融合创新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平等互助,合作共赢;以国际化战略为导向,与本土文化相兼容;短期求同存异,长期相融共生;以诚信为根本,以综合竞争力提升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Cheng Yuan 《Applied economics》2013,45(45):4855-4867
China,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marke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demand for insurance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Using the provincial data between 2000 and 2012,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for overall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and nonlife insurance in China.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level of incom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market and level of marketization are the common factors; leve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pension, children dependency ratio and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 mainly affect the demand for life insurance; and inflation mainly affects the demand for nonlife insurance. Furthermore, we particularly investigat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affecting factors between Eastern China, Central China and 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险机构资金运用效率研究:基于资源型两阶段DEA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中国保险机构1999—2006年共246个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资源型两阶段DEA的效率评估模型,测算了保险机构资金运用过程的两阶段效率水平和变化轨迹。研究发现,中国保险业无论是资金筹集阶段和资金收益阶段的子效率,还是资金运用全过程的整体效率,得分都不高,全行业仍有大量的资源因管理不善而被浪费掉。与外资机构相比,中资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上的整体效率优势表现出"V"型趋势,具体表现为中资保险机构在资金筹集阶段的效率优势不再显著,在资金收益阶段则被外资机构反超并表现出一定效率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虽然中资寿险机构在资金筹集阶段的效率占有一定优势,但在收益阶段的效率亟待提高,而中资财险机构在资金筹集阶段和收益阶段均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