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投资者不接受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原因,提出以可转债形式减持国有股,并给出了可转债减持国有股的优点,并提出了利用可转债减持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是我国国企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面对目前提出的众多方案都是围绕减持价格、减持对象、减持规模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展开的,难以解决减持必然碰到的资金承接问题,这也是众多方案均未能成功实现减持的关键。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即通过国有投资主体交互减持的途径,以解决国有股减持与承接资金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国有股减持为背景,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股减持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股减持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行业次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但国有股减持的合理行业次序,是国有股减持系统工程的产业指向,同时也是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能否优化的重要保障。在指明国有股减持行业次序研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国有股行业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现阶段可行的国有股减持的行业次序。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减持方式的比较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斌  关晓红 《经济师》2002,(1):155-156
实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将有利于我国股市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化 ,而选择合适的减持国有股方式则是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几种主要国有股减持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了针对各种实际情况所应采取的不同减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国有股减持的意图和意义,减持过程中要关注国有股减持的风险,并提出国有股减持相关的稳定机制,以使国有股减持达到最低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虽然近期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但是由于国有股减持的工作仍在继 续,只是政府在具体做法上有所改进,所以对国有股减持的研究仍有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国 有股减持实质上是一个重大的财政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元财政模式的特有现 象,国有资本的运作应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在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中存在了博弈精 练纳什均衡解,即能够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应 能预测结果并提出切实可行措施,从而最终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是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考虑了众多复杂因素和现有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国有股减持修正案,并对国有股减持的设计原则、定价方式、减持顺序、减持资金运作模式、其它主要减持方案评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作民 《经济师》2002,(6):8-9,23
文章分析了国有股减持暂停的原因。指出国有股减持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势在必行。为以后国有股减持能顺利进行 ,提出了设立国有股市场的方案和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比较当前各种国有股减持方案,国有股全流通再逐步减持的思路对一次性解决国有股与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最为切实可行的.但这一方法尚为妥善解决的问题就是国有股应按照什么样的价格和流通股并轨,几次国有股减持的试点最终都因定价的不合理以失败告终,目前以净资产为基础的国有股定价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至此,我们提出国有股流通与减持定价的具体方案,主要运用市盈率定价的方法,目的是使市场具备投资价值,同时通过增配股份对原流通股东的补偿确保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机制,最终实现国有股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市场供求形成的价格进行减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