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领导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求与建立良好的信息机制,通过坚持座谈会制度、完善请示汇报制度、强化程序意识、建立定期评仿制度等以减少管理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开始,通过建立适合于研究农民工特点的最优社会保险机制模型,比较了信息不对称在流动性风险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保险制度中的表现,着重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保险制度运作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政策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罗俊杰 《乡镇经济》2007,(11):77-80
食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但层出不穷的食品坑人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市场食品质量的严重不信赖。文章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和谐关系产生的经济原因。通过信息经济学若干模型的分析,指出了构建农村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和谐关系的途径,并提出在政策与法律对策上应从建立信息对称的和谐食品消费环境、促进食品产业联盟以提高食品企业声誉、建立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广告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学术界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浮躁现象根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行的学术锦标赛制度.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措施,能促使研究人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但学术活动作为专业化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质量,学术锦标赛就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职称竞争模型刻画了上述特征,发现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有赖于同行评议、终身教职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来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困境,提出依托有为的政府:提高治理能力,增加制度供给;高效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整合金融资源;有效的市场:发挥调节职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等3个方面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的结论表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不但会导致最终产品市场的萎缩,而且会降低知识产品的定价,减少研发的投入,从而阻碍一国知识增长。由于知识增长率决定了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以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创新的阻碍将对一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会降低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因此,社会会内生出一些制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个人信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和运用博弈模型对个人信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个人信用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用制度缺失的条件下授受信主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率管制。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能够减弱授受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双方的一次性博弈演变为借款人与授信者整体间的重复博弈;为借款人建立声誉以传递信号提供了可能,使声誉作为一种激励相容约束发挥作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应该选择一种在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协调下市场化的信用信息公司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业目前更落后的是制度的创新。我国证券公司现有的制度中对企业管理层激励不强,管理层同企业经营业绩没有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低工资等容易引起在职消费、损害公司利益以谋求个人好处,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作为资本与智力密集型的行业,金融业中的人力资本的价值体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缺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并针对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体制、制度和道德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只能进行间接融资 ,而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严重等原因导致了银行对其贷款成本相对较高。本文提出在中小企业推行适合间接金融的主办银行制度 ,利用其能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建立有效的主银行制度 ,本文提出修改《商业银行法》 ,银企的自主双向选择 ,央行给予政策扶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信息不对称性。解决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键在于将食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品特性向经验品特性甚至搜寻品特性的转变,这需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或第三方机构介入市场,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或实行质量认证;政府要采取建立协调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控制体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经营者要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遵守良好操作规范,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等。此外,需要加强消费者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企业融资难现象已成为当前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建立包括信息征集、信用评级以及信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对于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消除企业与投资机构、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拓展企业信用贷款等融资渠道,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依据经济学相关理论,证券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就在于防止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避免外部效应对投资人造成的损失,从而建立有效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纪念品市场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子市场,但是,该市场上产品严重同质化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特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游客)的交易行为,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该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建立适当信息传递机制以及有效的制度形式以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金钢 《特区经济》2009,(10):103-105
本文探讨了我国银行业监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及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披露,具体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对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在此基础上完善银行内控机制促进银行信息传递、创建新型监管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无意对投资的企业发号施令或直接干预,他们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司建立联系,希望通过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来保护自己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而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之一,也存在不少缺陷.文章对信息不对称下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政府垄断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公众则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难以获得政府信息,这最终可能会导致其权益受损。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消除政府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汉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94-96
针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源性问题,文章认为只有联系西方的现代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化解制度约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提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医疗改革措施的实施,第三方付费制度被引入到医疗卫生体系中,这使得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信息更加复杂,进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给现代化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医院管理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着重对税收征管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不良影响进行分析,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结合工作实践,从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设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甄别四个方面探讨应对方案,对解决税收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