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神克隆菌是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水产畜禽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还能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成活率和增重率,提高水产畜禽产品品质,是当前发展绿色养殖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3,(6):49-49
<正> 问:益池保是一种怎样的产品?其产品有哪些特点? 答:益池保是一种微生态粉制剂。它富含枯草芽苞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反硝化菌等多种复合微生物活菌,含量极高,通常可达300亿/g以上。益池保是一种十分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环保型绿色产品,在水产养殖中,它既可以外用泼洒于水体,改良水质,又可拌饲内服,提高水产动物的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全国水生动物病害监测结果,我国水生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占全部水生动物疾病种类的48.0%以上,水生养殖动物受到细菌性疾病的危害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全部病害经济损失的50.0%以上。应用抗菌类药物控制水生养殖动物各种细菌性疾病,依然是国内、外通行的对策(参见附件1)。面对我国水生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频发的严峻局面,令水产养殖业者不要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而引发的,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是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其可促进池塘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通过有益菌的同化作用,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从而有效降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规模化、集约化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泼药或内服药物预防疾病,水体的异常变化也会造成一些毒素的积累,进而对水生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水产养殖户经过多年的养殖已经基本形成了消毒后解毒的概念,但对于消毒、解毒的正确应用还不甚了解,甚至模糊不清。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或清除养殖对  相似文献   

6.
<正> 有关调查结果证实,在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疾病中,有70%以上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传染性病原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而为了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各种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和工具、养殖动物的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  相似文献   

7.
<正>水质恶化是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外虾、蟹、鳗、贝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排放、残饵的分解、排泄物的产生以及化学药品、抗生素的使用使水体中营养物质、有机碎屑等严重超标,导致养殖水域的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病害滋生。水体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危害养殖业本身。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以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等为代表的益生菌类制剂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但有益微藻类制剂却应用较少。在当前提倡健康生态养殖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9.
<正>为追求生长性能最大化,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全程采用高投喂率策略。但高投喂率必然伴随着水体高氨氮排放,低温状态下水体氨氮对水产动物影响不大,而氨氮毒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加之病原菌滋生和水体溶氧变化,此时水产动物面临水体氨氮、病原菌、溶氧以及自身生理状态变化等一系列挑战,导致消化功能、免疫状态受影响,最终表现为生长受阻、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等,严重制约水产业经济效应。本文重点围绕高温胁迫下水环境变化和水产动物生理变化,并对当下应对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水产养殖中,为了控制各种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采用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工具、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对策之一。消毒的目的就在于消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为水产养殖动物营造出卫生  相似文献   

11.
<正>水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养殖生产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调控显得十分重要。养殖生产必须参照成熟的量化了的指标进行水质调节,最大限度地满足所养水生动物对水体中不同理化因子的需要,才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从事养殖生产的最终目的。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水体环境中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理化因子主要有溶氧、酸碱度、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而这些因子随着水温的变化、饵料的投喂以及水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在不断地变化,想获得好的效益必须控制好这些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控制各种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采用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和工具,养殖动物的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对策之一。消毒的目的就在于消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为水产养殖动物营造出卫生而又安全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养殖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但"肥、活、嫩、爽"准确概括了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意义而言,能满足水产养殖动物要求的水质就是好水质,否则就是不良水质。按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及营养物质等的多寡,一般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健康养殖发展的需求,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当今的热点。有益菌在提高人和动物营养和防病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式。下面对目前常用生态制剂的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一、光合细菌光合细菌菌体本身含的蛋白质能达到60%以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能够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改良水质。水产  相似文献   

15.
正微生态制剂通用名包括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活菌制剂等,主要是在微生态原理上对微生物进行调节,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等经培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使用对水产养殖生物无害的、活的微生物或者其分泌物等,通过扩大培养、发酵及干燥等工艺形成产品。其中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多为直接扩大培养得到的微生物,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养殖鱼类等寄主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养殖水体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其组成也同样包括:消费者(鱼虾等养殖对象)、生产者(浮游植物)和分解者(微生物菌群)三大部分。传统水产养殖生产是片面强调消费者,主要关注鱼虾等养殖对象,虽然有部分养殖户在关注生产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藻相,但是绝大部分忽视分解者,即水体中菌相,从而导致水体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  相似文献   

17.
<正>渔药是指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生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水生动植物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水生动植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之下,当其自身免疫防疫机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时,各种疾病也就很容易发生了。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水生动植物病害监测结果,我国每年因各种病害造成养殖水生动植物的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也已从池塘养殖向网箱、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形式发展,由此也造成了养殖的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水体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因素,病原体的侵袭及鱼类内在的生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然而在这些因素中,水体环境因素中气象条件即水温对细菌性及病毒性传染病的暴发影响较大,与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温度所扮演的“角色”是决定病原菌生长和侵入甚而导致疾病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动物放养密度的不断增大,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暴发频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复杂,有的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利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来杀灭水体中和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体,以此切断病原体的传播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养殖水体的营养元素养殖水体的天然饵料有两类:活的生物(细菌、真菌、水生生物)和无生命的有机碎屑。在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时,水体初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