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水香 《魅力中国》2013,(16):91-91
越调是许昌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广大城乡拥有一大批忠实听众,越调名家毛爱莲更是身名远扬。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将许昌越调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作为许昌市越调剧团的艺术大师、越调“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毛爱莲被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越调表演艺术实践中,毛爱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旦角表演。“毛派”的唱腔特点用六个字就可概括,那就是:甜、纯、清、巧、情、快。这么几点,形成了“毛派”的鲜明风格和艺术特色,足以让她在河南的大艺苑里雄踞一方。自成一派。被誉为“越调皇后”。  相似文献   

2.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4,(16):86-86
由我们许昌市越调剧团推出、越调大师毛爱莲领衔主演的《白奶奶醉酒》一剧,在当年一经上演,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了许昌市越调剧团的看家戏、打炮戏、保留剧目,成为了越调大师毛爱莲先生晚年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成为河南戏曲或者甚至可以说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后来,这部戏被拍成了戏曲电影故事片后,影响到了全国,甚至海外,为河南越调艺术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河南越调艺术的发展。这部戏历经四十多年的舞台演出。依然深受当今社会各界戏曲观众的喜欢。可谓久演不衰,经久弥香。  相似文献   

3.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4):77-77,79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基本概况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起源 河南被人们尊为“戏曲之乡”,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道情、大平调、怀梆、宛梆、汉二簧等。其著名演员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张新芳、申凤梅、毛爱莲、王秀玲、马琳、王善朴等。河南曲艺以河南坠子最为流行。其次是大鼓书、三弦书和鼓词儿。豫剧又叫河南梆子,  相似文献   

4.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3,(31):112-112
在河南越调的艺术宝库中,由河南省越调剧团出品,由越调大师、申派艺术创始人、人民艺术家申凤梅领衔主演的《收姜维》一剧堪称经典名剧。这部作品不仅成为申派艺术的代表性演出剧目。也是整个河南越调的代表性演出剧目;不仅在河南戏剧界有着深远的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全国戏剧界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还被传播到了海外;不仅在当时广为人们所喜欢,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更像一坛珍藏的老酒那样散发着浓郁淳厚的芳香,备受当今戏曲观众的推崇;不仅是没有多少文化的老百姓们喜欢观看,愿意传唱,而且我们最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特别喜欢,他看过这部戏后在接见演员时风趣幽默地说:“你们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5.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5):243-244
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可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河南省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非常高,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河南是戏曲大省,地方戏曲剧种较多,有豫剧、曲剧、越调、还有大平调(濮阳)、四平调(商丘)、道情(周口太康)、宛梆(南阳)、怀梆子(焦作沁阳)、二夹弦(开封、商丘)、浦剧(三门峡、灵宝)、大弦戏(滑县)等。豫剧:早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最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刘川平 《魅力中国》2013,(19):118-118
曲剧剧种是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曲剧艺术主要是以唱腔为主,剧目以苦戏为多,观众群也是以河南为主题群。曲剧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许昌曲剧创建于五十年代,曾多次赴省参加汇演、调演及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观看了许昌曲剧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赞扬,并于六四年参加中南五省会演。  相似文献   

8.
何建超 《魅力中国》2014,(19):100-100
河南曲剧是河南地方流行最广的剧种之一。它流行于河南及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它是由民间的“高跷曲”发展而来的年轻剧种。  相似文献   

9.
汪相奇 《魅力中国》2014,(23):80-80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他笔下的人物性格迥异、形象丰满,深受读者的喜爱。其中的故事有很多被搬上戏曲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戏曲常演的剧目中多以“三国戏”、“宋代戏”、“明代戏”、“清宫戏”较多,而越调剧团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又以擅演“三国戏”而闻名全国。由此而被人美誉的“河南活诸葛--申凤梅”就是越调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吊孝》、《斩关羽》在这三出戏中都有张飞的出现。熟悉戏曲的观众都很喜欢张飞的性格,他粗狂、鲁莽、傲慢;而又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嫉恶如仇、嗜酒如命;但凡有违桃园结义的事他是决不妥协。他的另一面颇有女性的‘娇柔、妩媚’的可爱之处。就我在三出戏中饰演的张飞,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姚献敏 《魅力中国》2014,(5):100-100
豫剧唐派名剧《三哭殿》经过河南豫剧院二团一代豫剧大师唐喜成和一代豫剧大家吴碧波、张桂花、杨素贞、杨发互以及一代著名豫剧演员谢巧官、轩玉亭等的精彩演绎,把一出来自于河南越调的传统剧目演成了豫剧的一个经典名剧和唐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这部戏久演不衰,几乎所有的唱段都广为传唱,几乎所有的豫剧院团都能演出该剧。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也排演了此剧,我本人曾担当领衔主演,饰演一号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每到一处演出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3,(34):73-73
河南越调表演大师申凤梅虽然离开了她毕生所钟爱的越调艺术,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越调事业,离开了她摸爬滚打的戏曲舞台,离开了喜欢她的一代又一代的戏迷观众,然而她却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越调艺术的经典剧目,留下了她所精心塑造出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留下了她用心血所创造出来的独树一帜的申派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可以是,这一切都是河南越调艺术的宝贵财富,是从事河南越调艺术的后来者所研究与学习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一、太康道情的起源 道情始于明末清初,源于道教乐歌,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唱腔欢快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豫东曾流传“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 道情戏为戏曲剧种,指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与当地戏曲艺术相结合,进而发展形成了各地的戏曲道情。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太康道情是河南地方戏中一个稀有剧种,是由民间说唱艺术--道情(渔鼓)、鼓儿词、颖歌柳(又叫莺歌柳),吸收了越调、梆子戏的长处互相融合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13.
河南曲剧自1926年登台至今,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如今它是河南地方戏的第二大剧种.在其发展的最兴盛阶段,专业剧团数量在全国300多个剧种当中排列第十,流行到了新疆、内蒙、甘肃、台湾、安徽、湖北、山西等13个省(区),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河南.  相似文献   

14.
王少鹏 《魅力中国》2013,(17):71-71
提起许昌越调,人们大都会知道著名越词表演艺术家毛爱莲老师,也就会想到毛爱莲老师所演的剧目《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现代戏《买箩筐》。毛爱莲老师是我们许昌越调的一杆大旗,领军人物,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许昌越调曾有过辉煌的历程颇感自豪。  相似文献   

15.
杨鹏辉 《魅力中国》2014,(11):95-95
《双玉蝉》是传统骨子老戏,大江南北各个剧种例如河南曲剧、吕剧、粤剧、越剧、楚剧、川剧、评剧和汉剧等剧种都有传演。资料显示1962年王行改编,徐昌霖、史少岩导演。郑传鉴艺术指导,苏石风舞美指导。范素琴饰曹芳儿,张秀珍和柳中心分饰沈梦霞的甬剧版《双玉蝉》进京演出。引起关注,获得好评。甬剧《双玉蝉》演出剧本,刊登在《剧本》1961年7月号刊,使得传统剧目《双玉蝉》的剧本被公众认知。各个剧种传演的《双玉蝉》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人物名称也很近似,如出一辙。再次印证传统剧目《双玉蝉》起源久远,渊源流长。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戏剧界很早就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剧,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的地方戏曲.山东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先后曾有几十个种类流行.其中吕剧就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现成为中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静 《魅力中国》2010,(34):126-127
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世界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和血液,而其中一些地方剧种,更是独具特色、韵味十足。怀梆和怀调就是其中一对孪生兄弟,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对正确认识河南与周边地区各地方剧种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培敏 《魅力中国》2013,(16):106-106
《三哭殿》本是河南地方戏曲越调的代表剧目,越调“大宝贝”张秀卿在河南第一届戏曲观摩赛中曾凭借此剧获一等奖。后经豫剧大师常香玉和唐喜成联袂演绎,并经由以唐派弟子为代表的的一代代艺术家的精彩传承和发展,最终成为豫剧唐派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纵观豫剧《三哭殿》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出好的传统剧目,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保留其精髓之处,更要去其糟粕,融进时代的元素,让时代赋予它更深厚的内涵和更丰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宋军令 《特区经济》2008,(5):193-195
河南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剧种数量众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极富旅游开发价值。河南省应加大对戏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精心打造"戏曲之乡"的旅游形象,将戏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河南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同时筹建戏曲文化主题公园,并依托戏曲人物策划戏曲文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20.
老猫 《西部人》2005,(1):57
好事进行到一半戛然而止,除了偶尔泛涌的意犹未尽,更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犹如酝酿半天的喷嚏却始终没有打出来;犹如已经进口的第520个瓜子仁儿突然是个臭的;犹如酣战良久曙光在望的电脑游戏偏遭停电……一颗春意盎然的心骑着自行车轻舞飞扬,一脚踩空掉了链子——就这样我们被调戏了。有一种调戏让我们失落。调戏的低级方式有关皮毛、无关痛痒,无论是雕虫小技还是轻浮之举;调戏的高级方式就是欺骗,无论是有心的欺骗还是善意的谎言。当调戏被洞穿,流露出的或是愤慨或是无奈,总是有一种被耍弄的感觉。调戏的至高境界便是自己调戏自己,相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