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技术替代与就业发展论姚玉珠在发达国家,高度技术化是农业最显著特征之一。无论以农业技术研究达到的深度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衡量,还是以技术投量及产出水平加以衡量,农业生产活动都在日益成为一种高级经济活动形式,完成着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向现代技术要素依...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增长理论表明 :现代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得以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内核就是以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标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即经济制度效率的提高。相对于投入和技术而言 ,理论界对经济制度变量效率的研究要滞后的多。是以诺斯和托马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技术变迁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制度本身及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傅殷才 ,96年 )。而现代增长理论也已经把…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在追加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识。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技术。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之一。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由农业技术的生产(研制、创新)、推广和采用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计划经济时期,技术进步的各个环节是由政…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业的落后归根到底是农业技术的停滞。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投入要素的改造,打破要素的传统循环,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进行组合,从而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高。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采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的质...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扩大规模经营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考虑生产要素均衡性问题,依赖单一要素扩大经营规模未必能达到相应的规模效益。改造传统农业总需要引进一种以上的新农业要素,所以这种改造过程中关键的问题不是规模问题,而是要素的均衡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经文摘     
一定的效益是一定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反映。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所以开展农业技术经济分析,可以揭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数量要素的变动过程和发展趋势,从而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具体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小农户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资本、技术、管理等现代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但以小农模式经营的传统农业改造必须与现代要素实现有机联接才能完成,为此就要创新联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联接机制创新形成的动能有三次,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第二次是兴起于本世纪前十年的农民合作社。目前,蓬勃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耦合发展路径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研究服务业与农业耦合的机理,以浙江省为例,运用产业耦合度评价模型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实证测度农业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绩效。研究发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耦合协同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软性生产要素,但是其耦合关联度较低,耦合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极大地制约了浙江农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本文提出了在传统农业中聚集现代服务业要素的路径,构建了服务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农业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堪称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自解放以来的增长主要源于公肥、农机动力等现代物质要素的 投入的增加,并以其产出效率的降低为代价。1965-1979年,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58%,1979-1988年为45%。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增长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技术创新。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提高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潜力,但促进技术推广的根本措施在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工业,增加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科技兴农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今天的中国农业,即使科技兴农,促进其有效稳定增长的第一需求仍然是改革性的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变迁: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业技术需求是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都有利于农业技术扩散,而转型期社会资本则对农业技术扩散有严重负面影响。在保留传统社会资本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社会资本势在必行,农民、农民自组织和政府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女性化、老龄化趋势及其风险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女性化和老龄化实质上是生产力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劳动者的女性化和老龄化.文章论证了农业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客观存在,描述了其特征,并基于新生产力要素理论,分析了该趋势对妇女自身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风险.同时,提出了政府应从五个方面着力提升女性劳动者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素质,提供和开发诸如信息、科技等外围生产要素,以使女性劳动者与外围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三高”农业结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1.发展“三高”农业的过程,实际是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手段的改进和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模式的过程。从理论上看,“三高”农业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综合概念,“三高”之中,高产是基础,高质是前提,高效益是最终目标,优质和高产都是围绕高效益而运转的。它要求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开发,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从品种选育到种养技术合理组合,以及产后保鲜、加工、贮运、营销各个环节科学匹配,在整体上形成优势,单一要素(或环节)的先进,并不能够形成  相似文献   

14.
陈健  毛霞 《农业经济》2006,(11):15-16
从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发展的过程来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以发展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先导,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落户,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供给和资本积累,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也带动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进。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本、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投入农业和现代生产方式加快改造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西欧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为资本投入农业、技术引入农业、人才流入农业提供了有效载体,促进农业的区域产业分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是诸多生产与非生产要素有效合理聚集的过程,影响我省农村城镇化的诸多要素中农业生产要素起基础性决定作用。我们必须从农业大省的实际出发,将农村城镇化建设同农业的"三化"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机械化紧密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地产权制度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绩效的“核”动力,也是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立农业强国的基石。本文从农地权利的要素配置效应、激励效应和成本效应三个方面对农地权利配置影响农业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论证,并进一步借助1993—2020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地权利配置对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正面看,农地权利配置能够同时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对农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从侧面看,不同农地权利时期,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绩效作用强度表现不同,大体随权利配置增强呈现出递增趋势;从要素禀赋看,农业生产要素禀赋在农地权利配置影响农业绩效过程中发挥着显著增强作用。据此,应继续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将重点聚焦于如何激活主体行为,关注农业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发挥农地权利对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和经营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严厉打击破坏农村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要素资源相对充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在生产要素替代关系相对微弱的情况下,经济总量水平与资源配置效果并非由最优的要素资源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最劣的要素资源。为揭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是否存在"木桶效应",[方法]利用1990—2014年国有农场相关数据,通过对CES生产函数的拓展与改良,分析了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要素资源配置问题。[结果]"木桶效应"存在于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要素;[结论]虽然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增量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边界,使得农业适度规模中的资源配置效果最终由土地和劳动力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非是追求单一生产要素的扩张,而是实现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机械、农资、农业科技等全要素的高效组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生产要素雇佣状态不同。传统农业因农民交换的依存度、消费水平、购买能力低,农业分工受到市场范围、服务型企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高度分工。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分工,也是农业企业产生的前提。政府应明确我国专业合作社的定位,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而引导农业要素市场改进,以推进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要素是维系农业经济运行和农户生产经营必备的基本因素。关于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的学术争鸣表明,要素流动及要素配置效率对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对小农经济改造探索的推行进程,也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目标,单一以政府为主导的要素流动略显乏力。以小农合作互助作为补充路径推动的要素市场流动,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农技共享、资金融通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它为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拓展深化提供了方向,也为小农经济多元化对接市场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以农业产值增值为生产经营目的,其本质是一种企业家才能,在资本流通过程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与传统经营主体不同的决策。培育家庭农场需考虑以下重点:家庭农场的本质及逐利性需求、发展趋势、认定和扶持、现代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与管理等。培育难点主要包括:企业家才能的激励、职业农民的培育、经营规模的确定及农场运行中一些难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