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为35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092万吨,然而,产量仅为1574万吨,装置开工率仅为45%,进口量达529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甲醇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而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年,届时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左右。考虑到中东廉价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甲醇过剩量将更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建议: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甲醇燃料合法化,消化过剩产能;3)在沿海地区发展甲醇制烯烃产业,以减少进口甲醇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产业发展现状 1.上游产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甲醇、二甲醚行业快速发展,产能和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产能合计1639.4万吨/年,产量1076.4万吨,开工率为65.7%,表观消费量1104.6万吨,2007年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22.0%、23.1%和12.5%.目前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34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为479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和南美地区;总需求量为3680万吨.世界新增甲醇产能正加速向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中东和南美地区转移.预计2010年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7600万吨/年,而需求量约为5735万吨,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将会加剧.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合计为1 344.4万吨,但10万吨/年以下的小型装置占了绝大多数;甲醇产量为87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68.7万吨,同比增长45.4%.2007年1-5月我国甲醇进口量同比下降58.7%,出口量同比增加9倍,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国内甲醇产能急剧膨胀.预计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2542万~3212万吨/年,产量将达到2033万~2570万吨,而需求量约为1900万吨,市场存在过剩的风险,价格将继续下滑.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来看,我国甲醇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在产业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乙烯产能仍为998.5万吨/年,与上年相当,上半年的高油价以及下半年的经济危机都抑制了乙烯下游需求,致使其产量出现小幅下降,全年产量1025.6万吨,比上年下降2.1%。2009年5月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乙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发展机遇,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1630万吨/年,届时自给率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上半年,我国纯碱行业面对宏观调控不利、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累计生产纯碱1167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累计出口92.4万吨,同比上升13.2%;表观消费量共计1093万吨,同比上升0.7%;销售纯碱1084万吨,产销率达到92.9%。上半年纯碱行业总体亏损面达85.4%,净亏损额15.8亿元。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下半年纯碱产量将维持高位,全年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新高,行业供大于求现状短期不会得到改善,消费水平将步入低速增长通道,纯碱价格将继续维持低位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产能过剩,制约化肥产业健康发展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今年我国磷肥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前8个月磷肥产量为1099万吨(折纯),同比增长4.1%。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1600万~1650万吨,总产能将达到2200万吨,而国内最大需求为1200万~1300万吨。虽然目前销售形势还不错,但对于氮肥企业来说,其议论最多的话题还是制约行业数年的老问题——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7.
甲醇是我国传统煤化工领域的重点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我国甲醇产业发展较快,各地发展煤化工的起步项目多首选甲醇,甲醇项目投资较热,产能、产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甲醇总产能突破5000万吨,甲醇产量约为3060万吨。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甲醇产能利用率(业内俗称"开工率")通常在45%~60%的范围内波动。因此,伴随甲醇行业的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原料,预计今后5年,全球苯乙烯供应和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前5年,产能年均增速降至1.3%,而产量及需求的年均增速为2.4%,预计到2016年生产能力将达3940万吨/年,需求达到3444万吨。我国苯乙烯产能扩容迅速,2011年可达580万吨/年,下游PS、ABS、SBR需求强劲,国内供不应求,企业新扩建积极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据《亚洲化学新闻》6月份报道,由于天然气富国建设百万吨级甲醇厂热情高涨,预计未来几年世界甲醇产量将稳步增加,虽然甲醇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但大多数公司仍在积极推进其计划。预计全球甲醇产能将由目前的4000万吨/年增加到2010年的大约4800万吨/年,同期世界甲醇消费量将由目前的3300万吨/年增至35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为976.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西欧及东北亚国家。亚洲地区因需求增速较快提振了产能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环氧丙烷总产能将突破1300万吨/年,亚洲地区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近一半。截至2013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211万吨/年,同比增长12.2%;产量约166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市场整体呈供小于求的局面。预计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总消费量在247万吨,产能将达267万吨/年。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市场也将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走势低迷将成为2014年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乙烯行业回顾、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67-72,127
2011年,我国乙烯行业供需两旺,产能、产量双破1500万吨;原料多元化和装置大型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继续发展;装置国产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批在建大乙烯项目积极推进.预计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将双超1700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产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到2500万~2700万吨;乙烯产业将继续向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产业集群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下游产品结构将继续向高端领域进军;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而且进口量增加,节能环保安全压力加大,装置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来自中东、美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乙烯系产品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将加大.为此,我国乙烯产业与石化产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做大的同时着力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周娜 《中国石化》2014,(8):39-41
<正>2014年下半年,国内聚酯产业依然处于周期低谷,PTA以及聚酯产能的过剩,或成为制约行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国内聚酯产能继续增长。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逸盛海南、古纤道、新凤鸣、安阳化学、桐昆、盛虹、三房巷等9家企业,共计11套新装置投产,累计产能达250万吨以上。截至2014年6月底,国内聚酯年总产能已经突破4500万吨。在产能基数庞大的背景下,聚酯市场需求增长却不及预期,终端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减缓。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6月,  相似文献   

13.
橡胶防老剂是橡胶添加剂的主要品种。截至2013年底,全球橡胶防老剂产能74万吨/年,消费量为50万吨,占橡胶添加剂总产量的37%。近年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橡胶助剂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跻身世界橡胶助剂强国之列。2013年我国橡胶防老剂产能40万吨/年,产量31.52万吨。我国汽车与轮胎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我国橡胶助剂的市场需求,预计2015年以对苯二胺类、喹啉类为主的橡胶防老剂需求将达36.5万吨。尽管我国橡胶防老剂市场需求前景看好,但部分企业盲目建设导致产能扩增迅猛,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帷幕将彻底展开。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599万吨/年,消费量为485万吨,产能居前5位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总能力的63%,产能比较集中。中国是丙烯腈生产大国之一,2011年生产能力达到125.7万吨/年,消费量为165.1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供需增长仍将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丙烯腈生产能力将达到210万吨/年,届时缺口仍约有35万吨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回暖,2010年我国氯碱产能继续增长,全年烧碱产能将达3100万吨以上。总体来看,氯碱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整体盈利能力相比危机时期明显增强,除了产品价格比上年明显上升外,主要产品烧碱的产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预计2011年,我国氯碱工业仍将延续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国家出台新政策抑制传统煤化工产业据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甲醇产能2092万吨,产量1100万吨,开工率不足60%,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3000万吨,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为148.5万吨/年,但表观消费量超过200万吨,企业纷纷上马新建或扩建装置,当年新增产能52万吨/年。我国丁辛醇产业已步入高速扩张时期,多套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2011~2012年总产能将增加109万吨/年,达到250万吨/年,国内产品自给率将显著提升,新装置的投产将打破丁辛醇市场卖方强势的局面。随着丁辛醇行业投资增加,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供需格局将趋向平衡。大批丁辛醇装置的投产,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规模偏小、能耗物耗高的落后技术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业、平板玻璃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拉动了纯碱需求,推动国内纯碱产能、产量迅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国纯碱产能已达到287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5%;全年产量为240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自2003年起,我国纯碱产能和产量便稳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目前,国内仍有大量在建和规划产能,预计到2015年,纯碱产能将达到3495万吨/年甚至更多,而需求只能保持在2500万吨左右,开工率或降至71%。如果不出台严格的调控措施,对国家和地方经济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烧碱产能共计341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达到24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6.2%;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共计216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为12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5%。从产能规模来看,预计2012年国内氯碱行业的装置能力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聚氯乙烯和烧碱的产能增速有望达到甚至突破10%的水平。面对2012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持续增长的产能规模、日益严苛的产业调控政策以及难以有效支撑巨大供应量的下游行业需求,均预示着氯碱生产企业"微利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0.
亚洲地区(除日本)现已成为世界苯酚/丙酮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到2012年将有260万吨新增苯酚产能投入运行,届时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年,但是由于酚酮消耗比小于其生产比,因此在2011年,世界丙酮将出现过剩,过剩产能预计为90万吨。我国苯酚/丙酮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12年,苯酚产能将达到209.2万吨/年,丙酮产能为128.1万吨/年,如果按80%的开工率计算,则2012年苯酚产量可达167.3万吨,丙酮产量可达102.5万吨,若以2008年消费量为基础,苯酚和丙酮表观消费量增长以10%计,2012年苯酚消费量将达137万吨,丙酮达106万吨。考虑到部分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领,预计到2012年我国的苯酚/丙酮行业将初步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