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烨 《经济师》2014,(5):117-118
企业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与难点。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的确认以及计量,但未涉及自创商誉,自创商誉长期在会计上得不到反映。文章从自创商誉确认的意义、计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计量模式进行评价与比较。  相似文献   

2.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自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淑燕 《时代经贸》2010,(16):35-37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目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缺陷日益显现,自创商誉确认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能使企业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是基本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其计量也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多数国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潘洁 《广东经济》2002,(6):33-34
在会计实务中,对商誉处理的通行做法是不确认自创商誉,但确认外购商誉,即只有在购买一个企业时,才能将购买成本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入账。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在探讨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目前,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它们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将逐步称为奇异资产的主体,因而要求会计将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都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未入账的无形资源,  相似文献   

7.
对自创商誉会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商誉就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依照现行会计惯例,只有在发生企业购并时,才确认外购商誉。至于自创商誉,则不予以确认。但持相反意见者也大有人在,如葛家澍教授曾指出“在现代企业中,自创商誉是存在的,也是可以计量的。自创商誉之所以长期在会计上得不到反映,是由于传统会计有一些框框难以突破。会计中的一些传统偏见应当逐步改变。”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慧芹 《经济师》2006,(10):188-189
长期以来,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近几年来,在会计目标慢慢转向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自创商誉是否应该确认,如果确认又该如何计量,是否摊销等问题又掀起了人们对商誉问题的新一轮探讨。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针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自创商誉的确认离我们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自创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求确认自创商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是会计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从商誉的本质入手,说明其只能采用产出价值计量法,这必然要求以企业价值增加为计量基础,以企业整体价值为计量对象,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以相关性为主的信息质量要求,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计量模式,从而引发会计的大革命。因此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我们做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商誉会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丽萍  张利华 《经济师》2003,(7):192-192,194
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商誉会计处理现状和现有商誉会计理论不合理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现实意义 ,并对自创商誉相关会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初步提出了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