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已经国务院审批,正式由农业部发布。这是农业部在认真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深入研究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编制的重大规划,对未来8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文件。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全面了解《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近日,本刊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请他就有关问题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地大物博,特色农产品品类繁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产品、新品牌大量涌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如何顺应特色农业发展新要求,让特色农产品品质更优、布局更佳、市场竞争力更强?农业部近日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重点培育144种区域特色农产品。这是继《特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08,(18):10-10
本刊讯 9月3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正式由农业部发布,对未来8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12日,国务院批准通过《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保持工作部署的稳定性、连续性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地大物博,特色农产品品类繁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产品、新品牌大量涌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如何顺应特色农业发展新要求,让特色农产品品质更优、布局更佳、市场竞争力更强?农业部近日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重点培育144种区域特色农产品。这是继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福建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阐述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具有福建特色的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3条农业产业带;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4个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9个重点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湖北省发展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条件,以特色蔬菜为例研究了特色农产品布局规划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编制农产品布局建设规划;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和生产加工水平;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审批,《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由农业部发布。这是农业部在认真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深入研究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需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29日,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和35个优势区域,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实施计划也随之出台。这是我国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农村工作关注的焦点。为帮助读者加深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理解,记者在采访中追踪了规划出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0.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为加快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 ,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部研究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 0 0 3— 2 0 0 7年 )》。指导思想是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加强宏观调控 ,实施政策倾斜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去年出台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耳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了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12.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农业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继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之后,编制的又一个中长期战略规划。《规划》在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格局变化趋势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战略,重点分区定位等方面对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做了总体谋划,是指导各地科学安排粮食生产力布局,着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行动指南。请看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对《规划》出台背景和内容所作的详细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6月26日,农业部召开司局级干部大会,听取了发展计划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兽医局、渔业局等单位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及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油大豆、优质专用玉米、高产高糖甘蔗、优质柑橘、肉食牛羊、牛奶、优势水产品等9个专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汇报。听完汇报后,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作了题为《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几个关键问题》的重要讲话。现经作者同意,本刊予以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4.
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日前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人,农业部制订了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综合考虑未来我国棉花产需关系和生产瓶颈,《规划》确定今后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任务是:增强基  相似文献   

16.
搞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唐山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现状,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板栗、奶牛、瘦肉型猪、食用菌、海珍品等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及发展设想,最后提出主要措施.该文还认为,要搞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必须采取依托龙头带动,实施品牌战略等4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对特色农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我国对此的探索与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7年时,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可以说,自《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部研究编制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和与之配套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尽快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农业系统的同志应切实提高认识,明确思路,集中力量,大力推进《规划》的实施。《规划》是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要闻速览     
高层信息●农业部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日前,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作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姊妹篇,该《规划》旨在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在分析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了四川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