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鱼池的选择面积适中,一般5—10亩,水深常年可保持在2.5米左右,成鱼池与二龄鱼种池、一龄鱼种池的比例为7∶2∶1,即成鱼池占70%,二龄鱼种池占20%,一龄鱼种池10%。二、套养的品种套养主要是解决吃食性鱼类青、草、鲤、鳊鱼的斤两鱼种为主。吃食鱼解决了,肥水鱼也就上去了。一  相似文献   

2.
<正> 一、清塘消毒,选择鱼池。 鱼种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池堤要坚实,能蓄水保肥;面积2-3亩为宜;池底坡度1:2,池深1.5m左右较为理想;鱼种下塘前10-15天用生石灰40ppm彻底清塘。  相似文献   

3.
<正> 一、清塘消毒关 在鱼种放养1个月要进行排水曝晒池底,亩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池,使水深达50—60厘米,放水时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有害物质进入鱼池侵染鱼苗(种);在排水有困难的有水鱼池可用生石灰均匀泼洒清池。水深10—30厘米,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水深1米左右的鱼池,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已是寒冬季节,广大养鱼户商品鱼要销售、鱼种要并塘,怎样使鱼种和明年供产卵的亲鱼渡过这个季节,少受损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越冬池选择 越冬池要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堤坝牢固,不渗漏,地底平坦,污泥少,水质肥沃的池塘。用作鱼种池的,选择面积2亩左右水深保持2米左右的小型池塘为宜;用作草鱼、白鲢、花鲢、鲤鱼和鳊鱼的亲鱼池的,面积2—4亩,  相似文献   

5.
<正>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鱼种:鱼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  相似文献   

6.
<正> 养鱼实践证明,要为成鱼池提供数量多、规格大、种类全的鱼种,单依靠1、2龄鱼种池远远不能满足成鱼池放养的需要。如果成鱼池的鱼种全部依靠鱼种池解决,那么约需鱼池总数的1/2饲养鱼种,这在生产上是无法接受的。而采用成鱼池套养的方法,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大、中、小3档或大、小2档)鱼种按比例混养,随着鱼类生长,各档规格鱼种逐年提升,供翌年成鱼池放养用。成鱼池套养鱼种有以下优点: (1)挖掘了成鱼池的生产潜力,培育了大批大规格鱼种。一般成鱼池产量中约有80%上市,还余20%左右为来年成鱼池放养的大规格  相似文献   

7.
<正> 越冬鱼种一般于春节前后投放成鱼池或销售出去,空出的鱼种池一直到5月底6月初才再放鱼苗、夏花鱼种,养至来年春节前后。如此循环往复,每年鱼种池3—5月间处于休闲状态。如何合理利用鱼种池的休闲期,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三种方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鱼种池休闲期放养春片鱼种 越冬鱼种投放成鱼池或销售时,每亩鱼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使广大养殖户合理地利用池塘、鱼种和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特提供以下几种以主养鲤鱼为主套养草鱼、鲫鱼、鲢鱼的放养模式供养殖户参考。池塘条件:成鱼池10-20亩,水深1.5-2m,淤泥厚20-30cm;鱼种池5-10亩,水深1.5m,淤泥厚20-30cm。交通方  相似文献   

9.
<正>一、鱼苗鱼种池选择1、面积:鱼苗池1-2亩,鱼种池3-5亩。2、选址与水源:交通便利近水源,注排容易,水质清新,不受工农业废水污染。3、土质与水深:壤土为好,保水性强,鱼  相似文献   

10.
<正> 3、堤坝高度(池塘深度)要求:堤坝属于填土工程,为节省投资,可采取鱼塘下挖和筑堤加高相结合的方式。其加高部分因土的结构松散,1、2个月中会下沉几公分,因此设计高度应考虑增加下沉的因素,但必须使所有鱼塘的堤坝在建成后的堤顶在同一水平面上。而鱼塘下挖的深度,则根据塘的种类和面积大小有差别,例如鱼苗培育池可比鱼种池浅一些。而亲鱼池要比鱼种池深一些。6亩以上鱼塘从塘底到堤顶应在3—3.5米,最高蓄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洪湖市大沙湖管理区南垸办事处职工张振国,对其面积30亩的鱼池,采用一次放足,多次起捕的轮捕轮放方式进行四大家鱼养殖,取得了总收入32万元,纯利润12万元,亩收入达到4000元的高效益。张振国鱼池面积为30亩的精养鱼池,平均水深可达2m。在2011年春,他一次性投放草鱼20000尾,其中0.25-0.75kg的大规格草鱼种6000尾,0.15-  相似文献   

12.
十二月份 ,长江流域等地可进行鱼种的冬季放养。鱼种应挑选同种同龄、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种。在放鱼种前7 -10天 ,每亩鱼池可施入人畜粪1000公斤左右 ,以培肥池水和提高水温。鱼种放养要求在水温5 -10℃的晴天进行 ,雨、雪、冰冻、刮大风等天气不宜放鱼。另外 ,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的越冬管理工作不可忽视 ,要求定期检查 ,严防池水恶化 ,并采取措施保证池水中有足够的溶氧 ,如扫除冰面上的积雪 ,在冰面上打洞眼 ,定期加注新水等。当鱼池水温较高时 ,可适当投喂精饲料。为了保温防寒 ,池水应经常保持在2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池塘养殖青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养殖模式,一是池塘主养青虾,在池塘中适量 混养夏花鱼种,可亩产青虾75kg,亩效益在 2000元左右;二是成鱼池混养青虾,亩产 500kg的成鱼池混养适量青虾在基本不增加 饲料的情况下,可产青虾15kg左右,亩效益约 600元;三是鱼种池混养青虾,在亩产300kg的 鱼种池中,可产青虾25kg左右,亩效益约1000 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投饵技术是鱼种饲养工作的关键。为提高饲料利用率,使鱼种生产取得最佳的产量和效益,掌握正确的投饵驯化技术尤为重要。一、投饵驯化技术1.鲤鱼种的投饵驯化技术(1)鱼池条件:有良好的水源,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或地下水;面积以3-5亩为宜,较大的鱼池在10亩左右也可以,鱼池过大,较难做到精喂细养,池塘过小,水质极易过  相似文献   

15.
<正> 1.试验条件1.1 试验使用水源方便、排灌系统独立、阳光充足的1号、2号、3号三口标准池塘,面积分别为2.0亩、3.5亩和2.5亩,池深2米,可调水深1.2—1.7米,平均水深为1.5米,三口池塘各具备增氧机一台,以防鱼类的低溶氧综合症。1.2 放养前鱼池进行了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全池消毒,然后注1.0—1.2米深的水,水质调节好后投放鱼种,投放鱼种时间为3月30  相似文献   

16.
<正> 入冬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这时一方面要及时搞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对象的安全越冬管理。现将常见的一些水产养殖品种越冬管理综述如下。 鱼种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备放鱼种2万尾,在并塘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鱼塘选择 鱼种池应选在背风向阳,面积3亩左右,水深保持1.5—2米,进排水方便处。鱼种专业户还可在越冬池旁设小鱼池。当出售鱼种时,可将越冬池部分鱼种故入小鱼池内,以便拉网卖鱼时省工省力。 二、清塘消毒 放鱼前必须先加固池埂,堵塞漏洞,疏通渠道,去除岸边杂草,塘里留  相似文献   

18.
<正>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甚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几种常见的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鳜鱼种:选择背风向阳、面积1—3亩,水深2米以上的鱼池作越冬池。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选晴天进行并塘越冬。每亩囤养规格为10—15厘米的鳜鱼种3000—5000  相似文献   

19.
<正> 1、池塘条件:要求水面10亩左右,池深2.5米,水深2米,池呈长方形,池周开阔,池底略有淤泥,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配有2台增氧机。 2、鱼种放养:鱼种一般于5月中旬投放鱼池,密度为每亩1万尾。放前需经3%食盐水浸浴消毒。6月上旬套养鲢、鳙鱼夏花每亩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养鱼池塘条件 池塘的规格质量直接影响到鱼产量和经济效益,从生态学和生产管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稳定高产的池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面积和水深 池塘的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小一些或大一些也可以,但最好不小于5亩和不大于20亩。池塘面积过小,水环境不稳定,不利于物质的循环;过大不便于生产管理。池塘需有一定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鱼产量和有利于水质的稳定。一般成鱼池水深2.5—3米,鱼种池水深2米左右。 (二)形状和周围环境 池塘形状应整齐有规则,最好呈东西向的长方形,这样的形状便于操作管理,接受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长方形池的长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