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分类属地位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淡水经济鱼类,在鱼类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鱼危)科(Bagridae)、黄颡鱼属(Pseudobagrus),本属有4个种。分别为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ico(Richardson)、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Richardson)、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 Sauvage et Dabry、岔尾黄颡鱼Pseu-  相似文献   

2.
瓦氏黄颡鱼的人繁技术及鱼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是目前人工养殖的黄颡鱼鱼类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一、瓦氏黄颡鱼的繁殖:1、亲鱼来源及培育: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属鲶形目,尝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黄颡鱼为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的种类,俗称黄刺鱼,是我国溪流、河川干支流和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销售价一般在20元/kg左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因此,从事池塘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黄颡鱼为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上下,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正常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既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因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效  相似文献   

7.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黄颡鱼种类较多,往往较难区别,常见的有黄颡鱼、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黄骨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笔者于2019年利用山区闲置养鳗土池微流水生态养殖黄颡鱼,养殖面积8亩,亩利润4940元,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1996年双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为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体中,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在国内外市场均十分受欢迎。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20℃以上的初夏时,黄颡鱼会筑巢产卵,卵极具粘性,而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注射催产药物,  相似文献   

10.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地方名嘎牙子,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域都有分布,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但由于受苗种来源和饲料等原因的限制,在我国养殖历史较短,养殖地区和水面还不大,为了解决苗种供应及探索池塘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牙子等,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小型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关于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报道很多,本文总结了生产过程中黄颡鱼人工繁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黄颡鱼,是鲶形目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滋补作用,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渐扩大,天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大力开展黄颡鱼的池塘、稻田、流水、网箱等养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我中心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正> 湖北省潜江市张均朋友来函:“贵刊介绍的黄颡鱼品种较多,如黄辣丁、瓦氏黄颡鱼、江黄颡等,请问它们生活习性如何,何处可供应品系纯正的苗种?” 答:黄辣丁,学名黄颡鱼,分类学上属鲇形目,鲿科,是生活在江河水域中的一种名贵鱼类,分布于我国的有5种,它们是:黄颡鱼(广布于除西部高原及新疆外各水系)、中间黄颡鱼(分布于闽江至珠江水系及海南岛)、长须黄颡鱼(分布于长江水系,俗称江黄颡)、瓦氏黄颡鱼(分布于黄河至珠江水系)、光泽黄颡鱼(分布于黑龙江至闽江水系)。其中产量高、分布广、最常见并最具经济价值的是瓦氏黄颡鱼,其形态特征如下:背部黄绿色、体侧无暗色斑块;腹部淡黄色或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由于其肉质嫩、细刺少、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黄颡鱼,更是倍受青睐,供不应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的生长速度缓慢,上市规格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现将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处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广泛分布于我国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是消费者较青睐的淡水鱼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黄颡鱼在江浙地区的养殖区域不多扩大,黄颡鱼病害也逐渐再增加,大大  相似文献   

16.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俗称黄牛牯。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种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问刺、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于饲养,市场价格高(常年稳定在30元/kg左右),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淡水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7.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cilli)又名江黄颡鱼,俗称江颡,主要产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分类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其江颡火锅令人垂涎。故该鱼历来属优质高档鱼类。现广州市场每500克售价30元以上,武汉产地售价也在20元左右。长期以来,瓦氏黄颡鱼上市一直依赖天然捕捞,无人工养殖。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天然捕捞量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要。因此,立即开展瓦氏黄颡鱼的工人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使之成为我国名优  相似文献   

18.
<正>瓦氏黄颡鱼俗称江桑,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无肌间刺,含肉率高,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优质淡水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需求量大,现有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que)亦称沟鲶(Channel Catfish),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鲍科(Ictaluridae)鱼类。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20.
<正>淡水鲨鱼,又称八珍鱼,学名苏氏圆腹鱼芒(pahgasius Satchi)。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鱼芒科、鱼芒属,为淡水名贵鱼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目前东南亚国家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