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3日,正是大暑时节,记者走访了广西横县附城镇新侨村委会小岭村青年“鳖王”雷大庆。初到鳖场,新建自一片养鳖场映入眼帘,场长雷大庆向记者介绍说,新鳖场面积共11.2亩,商品鳖池4个1,600平方米,种鳖池2个3,000平方米,孵化房1间20平方米,温室1间660平方米,比原来设在附近的旧鳖场增加了9倍,原来养鳖只有1900只,如今已发展到20000只,种鳖1000只,并混养各种鱼类,去年产值100万元,获纯利润45万元。今年预计产商品鳖1,000公斤,按往年销售方向一般销往深圳、珠海、南海、湖…  相似文献   

2.
吃鳖     
今年三月的一天,和乡长一起吃饭,我点菜时要了只鳖,可他死活拦住不让要. "为啥?"我纳闷:因为我知道他是很爱吃鳖的,且说起养鳖、吃鳖的学问,头头是道,他可是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3.
豆豆 《乡镇论坛》2009,(36):40-40
10年前,浙江省萧山区靖江镇的一位农民,养了7万只甲鱼却卖不出去。有一天.他居然作为反面教材.登上了当地一家报纸的头版头条。而且,才40多岁的他就被记者称为“老汉”。10年以后,那位“老汉”再一次登上报纸,人们发现,报道中的龚老汉已经成了“养鳖大王”.成了拥有上亿资产的富豪。  相似文献   

4.
刘青云 《企业研究》2000,(11):37-38
会养更要会卖 养金鱼发了财 陈军发是我地出了名的科技致富能手,前几年养鳖、养美国青蛙发了点财,但市场无情,从1998年起这两个行当利润大大降低,决定转行。可是面对这些现成的蛙池、鳖池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利用价值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觉得利用蛙地来养金鱼是一个好思路,养金鱼比起其他养殖项目绝对是冷门中的冷门!经调查,金鱼在一般小城镇还是一个空白,再到几个大中城市的花鸟虫鱼市场摸底,真是不摸不知道,这一摸真让他大开眼界。除了熟识的金鱼和锦鲤外,还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各有特色的观赏鱼令人应接不…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西部的永定县湖雷镇蓝屋村有一位年轻人,在一片荒山上建起了一个现代生态农庄。农庄内种植养殖业不用从外购买原料,采用生态立体种养殖互相利用良性循环原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生态农业的一个典范。从2000元开始创业1989年的一天,蓝招衍和弟弟蓝招宝及几位朋友在饭馆吃饭,见老板用50元从一个猎人手里买了只死野鸡,这情景让他怦然心动。他想,一只死野鸡就能卖这么好的价钱,如果养野鸡岂不很快可脱贫致富?事有凑巧,没过几天他又在报纸上看到“山珍野味畅销,养殖珍禽可致富”的信息,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养野…  相似文献   

6.
鳖的养殖     
鳖的养殖鳖,又称甲鱼、水鱼、团鱼、园鱼、脚鱼、王八等。鳖营养丰富,滋补力强,其全身都具有药用价值,鳖甲、肉、血、肠、胆等均可入药,特别是鳖甲,有滋阴壮阳、散结消淤的功能。近几年,由于市场上鳖供不应求,生产经济效益很高,我国南北方都兴起了养鳖热潮,目前...  相似文献   

7.
1994年,美国人纳什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关于弈论,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叫“囚徒困境”的故事:有两个人,纵火之后逃被警察抓住了。因为证据不充分,法官分别对他们说,如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作证人而被无罪释放,他将被15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了,你们都被判10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被无罪释放,你被判15年,如果们都不招,各判一年。这两个人都会做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5年监狱,招了才10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他不招,我不是招,坐一年监狱,如果招了,马…  相似文献   

8.
“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什么(项目)市场效益好就种(养、加工)什么”的口号喊了好几年,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跟”字,说明白了就是“滞后”的意思。举三个事例为证。山东省曹县魏湾镇有一农民看人家养甲鱼效益好,就投资在院中建池养殖300多只甲鱼。但到他卖时,甲鱼却不如引种时的鱼苗值钱。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供求、价格瞬息万变,今天赚钱的东西,明天可能赔钱,一个“跟”字,决定了行动至少晚于市场一步,想跟总跟不上。山东省诸城市孟疃镇农民刘本明,前些年同样养甲鱼,但他看到市场上甲鱼过剩,价格出现了下滑,…  相似文献   

9.
有澳大利亚农夫沃辛顿最近有点烦。他编了个鸟笼,打算养鹦鹉,可哪想到早晨却发现它被两只乌鸦占用了。这两只乌鸦不知何时飞进鸟笼,便喜欢上了这里,除了有时一只乌鸦会飞出去捕食外,其他时间它俩都呆在里面,不论沃辛顿怎样恐吓、诱骗也不离开。动物协会还告诫沃辛顿不能伤害乌鸦。这可急坏了他。两只乌鸦耽误了养鹦鹉不说。更可气的是它们还不时地发出粗劣嘶哑的叫声,真是糟透了。  相似文献   

10.
成功三则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相似文献   

11.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相似文献   

12.
兰盟 《企业文化》2008,(11):71-72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可能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堵上那个窟窿吧!”他接受了邻居的劝告,赶快堵上那个窟窿。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13,(10):32-32
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因为棋艺高超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棋手”。某天,左宗棠在大街上散步时,看见一老者摆了一个棋阵小摊,旁边竖着的招牌上写有“天下第一棋手”几个大字。倔脾气的左宗棠一看立刻来了气,他觉得老者未免过于狂妄了些,要知道自己可也是有着“天下第一棋手”的美誉的。于是,他上前挑战,不想老者只应对了几招就败了,使得他得意洋洋地拂袖而去。不久,左宗棠率部赴新疆平乱并打了胜仗。  相似文献   

14.
姚军 《财会月刊》2010,(9):I0007-I0007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一份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相似文献   

15.
陈颐 《乡镇论坛》2008,(20):27-27
60岁的爱尔兰农夫雨果·马格尼特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我每天喝1.5升的奶。”站在他居住的爱尔兰卡文县公路旁的二层小楼前,他伸出那双异常粗壮并散发着热气的大手,开朗地笑着迎接第一次来他家做客的中国客人。与中国一些农夫一样,雨果房子旁还有一个牛圈,里面只养了几头奶牛。其他的100多头奶牛养在公路那一头的牛场里。  相似文献   

16.
痛定思痛靠科技走上创业路1991年,林式柱借钱建虾池由于不懂技术,连续两年失败,不但赔上了老本,还背上了3万元的外债。痛定思痛,他开始探索科技养虾,参加了培训班,认真研读《海洋生物学》,还投资3万多元配备测试仪器,开始了数次养虾试验。经过潜心研究探索,生态养虾每亩节约投资300元,增产对虾18公斤。2002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神农基金农户奖。这时虾农们纷纷主动要求与林式柱合作养虾。看到靠他指导能稳赚大钱,林式柱的养虾技术成了群众争抢的“香饽饽”,请他以技术入股的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自以为是     
《青海财会》2002,(4):60-60
某酒吧老板养了一只大猩猩,凡有客人闹事,他就把猩猩放出来将闹事丢在停车场。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农夫,几杯酒下肚后,他开始大喊大叫。酒吧老板只好把猩猩放出来,猩猩把这个人抓出去后,只听见外面“乒乒乓乓”乱响一阵。过了一会儿,农夫歪歪斜斜地走进来说:“有的人只不过穿了件皮大衣,就自以为了不起……”  相似文献   

18.
卜中郎以羊兴国汉武帝时,河南人卜式养羊致富。当时汉武帝与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很大,卜式便多次向朝廷捐献财富。汉武帝因此给了他一个“中郎”的官职,然他却不愿做官,汉武帝只好派他到上林苑去养羊。卜式在上林苑只花了一年多时间,便养出了大群膘肥体壮的羊。汉武帝十分赞赏卜式养羊的成绩。卜式告诉他,养好羊,不仅要定时喂料,而且要及时除去恶羊。恶羊不除,整个羊群就会被败坏。这和治国安民是一样的道理。卜式的话对汉武帝很有启发,汉武帝便封他为“御史大夫”,并赐予“关内侯”的称号。甄宇分羊传佳话东汉光武帝时,安丘甄宇…  相似文献   

19.
在某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村委会帮助村民购回优良品种羊200多只,供农户饲养。可是不到半年时间,有的农民就嫌羊长得太慢,经济效益差,便将高价买回的种羊当作商品羊低价卖掉。有的农民则嫌养羊每天都要上山,太麻烦,干脆把羊杀掉吃了省事。结果,许多农户养羊不但没赚钱,反而亏了本。但是,惟有一家农户,不但没有随大流,反而扩大养殖规模,精心饲养,等到冬季来临,羊价上涨,才将饲养的10只商品羊出售,净赚了1200元。同时,他饲养的种羊也下了20只小羊羔,为他带来了近3000元的纯收入。一买一卖,一亏一赚,原因何在?以上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捕捉甲鱼,常用的方法有枪打、钩钓、中草药诱捕、掏洞捕、潜水摸捉、鱼笼诱捕……。虽方法千秋,但无一例运用到电子技术和感应技术,捕获率极低,劳动强度很大,对甲鱼致伤严重。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淡水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洪湖市养鳖捉鳖技术研究会理事长印豹棂引进借鉴国内外新技术,研制成功了一种捕捉甲鱼的新型渔具——探鳖仪。 (1)使用方法 清明至霜降期间,每天晚上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