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静霞 《商业研究》2006,(13):117-119
管理层收购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促进公司管理、激励机制变化的有效工具,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产权改造的主流性重组手段。我国现阶段实行管理层收购对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MBO既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的热点,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张绪军 《北方经贸》2005,(2):111-112
MBO (ManagementBuy -outs管理层收购 )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上市公司MBO实施过程中 ,在收购主体、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对收购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程敏 《商业时代》2007,(15):72-72,75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在实践操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两个方面来分析上市公司MBO被暂停的原因,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在制定政策或监管时应考虑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了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来衡量管理层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通过对13家上市公司MBO绩效的实证分析和与一般企业并购绩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时期内,整体上看上市公司MBO绩效不显著,且MBO相对一般的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国有股减持和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这一背景下,MBO发挥了变革公司结构与法人治理的作用。本文主要从3部分来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态势:MBO的含义、我国MBO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我国实行MBO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产权制度不清晰以及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是我国管理层收购(MBO)产生的基本原因。文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产生的制度环境,并对英国、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催生MBO的不同土壤环境进行了比较。英国是私有化推动的MBO,美国是市场选择的MBO、中国是明晰产权导向的MBO。正是由于MBO产生的制度环境不同,它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方式、侧重点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8.
MBO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它实为一种杠杆收购,指公司管理层在实施收购后拥有企业大量的股权,成为实质控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我国在2002年掀起了一股MBO热潮,根据《财经时报》的统计,到2002年12月份有近20家中国上市公司部分已实施或正在实施MBO项目,如深方大、粤美的、电广传媒、胜利股份等等,而包括非上市公司在内则有上百家企业。本文着重讨论MBO实施的一些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方式,曾一度流行于欧美国家,正在引起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企业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和管理者实现企业家理想的一种途径,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从五个方面对管理层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 ,即MBO (ManagementBuy outs)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收购本公司的行为 ,通过收购 ,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在国际上 ,企业进行MBO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它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公司结构与法人治理领域的深度变革和巨大变化 ,并已演变成一种时兴的全球化大趋势 ,而在中国 ,企业进行MBO则刚刚起步 ,它是由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多元化、公司治现结构的制度创新而引起的。一、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功效分析MBO不仅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重新整合企业的业务 ,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往往得到很大的改善。对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层收购 ,还具有独特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解决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通过MBO将股权落实到管理层的身上 ,明确了这部分原来国有产权的最终归属 ,从本质上解决了国有产权终极所有者缺位及其导致的国有企业中严重的“代理人”问题 ,MBO后企业股权结构比较集中稳定 ,易于构造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同样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达到国有产权改革的帕累托改善。更重要的是通过MBO实现了国有企业控制权的可流动...  相似文献   

11.
"英国人重预测,中国人喜盘点",如果将中国资本市场上近一年来最为瞩目的字眼盘点一番,除却几个"不老的传说"外,剩下的当属QFII和MBO这样的舶来新贵了.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资产结构的杠杆收购方式.在我国目前仅以上市公司为例,完成MBO的个案数量已由2001年前的3家增加到2003年2月份的21家,正在筹备运作的愈百家.一个在国外司空见惯的收购方式,为何在我国企业间竞演绎的这般的如火如荼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管理层收购中收购主体的制度环境、融资渠道制度环境、收购定价制度环境、风险资本介入制度环境、操作机制制度环境,并将其与发达国家MBO的制度环境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实施MBO的制度环境尚不成熟,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亟待制定专门的MBO法律。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国家,其主要动因是希望有效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90年代初期,MBO市场在国外极盛而衰。但作为我国国企产权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融资收购的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融资收购 (MBO)是企业控制权重新整合的有效工具之一。企业在完成管理层融资收购后 ,通过较高的经营效率 ,高负债约束以及有效的股权激励 ,不但对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 ,而且影响内部治理的运作效率 ,企业治理结构也因产权结构的变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借鉴国外的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所涉及的融资方式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MBO融资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新型并购手段,近几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然而,MBO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MBO的特点及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出发,分析MBO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通过购买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收购是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形式之一,对于推动国有产权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等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股权交易价格的公正性难以保证、管理层融资渠道过少、可能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伤害、收购方未切实履行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卿智群  范芳文 《商业研究》2004,(20):138-140
MBO(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掀起热潮,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占比例大(约占65%)等特殊性,所以目前在上市公司推行MBO会造成严重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使全流通问题更加尖锐。根据我国经济政策、中小企业的特点、MBO的优点,目前MBO适合在非上市中小企业推行,同时应在通过公开信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MBO价格的合理,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新型交购手段,近几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然而,MBO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MBO的特点及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出发,分析MBO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