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伟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22-125
目前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文章选择了四个有关消费者的最新研究领域: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和调节性匹配,重点阐述了心理消费是如何增加或者减少物质消费,从而说明心理消费在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最后分别从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针对心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晖 《辽宁经济》2002,(7):45-46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心战”不断被人们认识、研究和利用,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关系营销。绿色营销、饱和营销、形象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等多种营销方法和途径的论著,笔者认为从消费者购物心理出发,营销过程不外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本文拟就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内在联系分别作以阐述。 一、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是企业的真正上帝,产品是消费者行为的客体,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动机的实现取决于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价值。针对消费者的欲求、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期盼值,产品要注意自身的设计、品牌命名与外在包装。  相似文献   

3.
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消费品进口是指面向最终消费者,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的进口产品,不包括消费服务进口。  相似文献   

4.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消费。消费就是人类社会对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和提供服务的实际耗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消费又是消费者通过向市场提出消费需求并用货币购买来实现的。消费需求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劳务和精神产品所具有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社会正是通过生产符合人们消费需求的商品来满足消费的。为了使生产更好地符合消费需求,也为了按照消费需求来组织好商品营销,因而  相似文献   

5.
辜晓玮  蒋赟 《特区经济》2005,(2):114-115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开放,也包括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促进了消费环境的改善,市场上同类商品集中、规格齐全、数量巨大、质量各异、价格悬殊,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和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消费者日趋成熟,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积极性提高同时购买模式也趋于理性。消费者由此具有强烈的区域方便消费、品牌选择消费、价格比较消费的观念,对产品更是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6.
女性消费者是商品消费的主体,因此商家在商品广告语的设计中会充分考虑到广告的受众群以及该群体的消费心理,通过对她们消费心理的研究,商品销售商就会斟酌广告语的精准度、美感以及更多符合女性审美需求、实用需要的广告亮点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顾客的购买心理,赢取较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在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商标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消费心理。在人们消费的过程中,商标是架设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其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消费,就是对顾客需要的满足产生效用,人的需要是有限的,因而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西方传统经济学的上述结论,在21世纪到来之际受到挑战,人们在问,人的心理需求也有限吗?生活富裕了,人们的需要还只是吃饭穿衣吗?人们还会关注什么样的消费?注意力在刺激消费问题上能起多大的作用?能促使商品产业边际效用递增的结果吗?  相似文献   

9.
品牌形象力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牌形象力及其内容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阶段;第二是质的消费阶段;第三是感性消费阶段。在现代社会,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以及消费者品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看重商品对自己情感、心理上的满足,而不仅仅是量和质的满足。消费心理的变化表明,在营销观念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产品力的竞争进入了品牌力的竞争。而品牌力是品牌实力与品牌形象力的综合体,它包容了产品力,但更注重品牌的形象力,因为品牌形象力对于满足消费者的第三阶段的要求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转变人们消费观念、矫正消费者心理预期、提高消费者消费技能和正确作出消费决策等方面 ,分析了消费引导对有效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 ,并论述了实施消费引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使当代消费者的心理产生新的特点。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个性化消费,自主选择性增强.消费时关注产品信息的公平、公正性,反感推销。追求购物便利性的同时不愿放弃购物过程的乐趣。同时消费者购物时不单单考虑商品的价格,还会对购物过程中的支出进行计算。可见在现代社会,买方为主的市场结构已经形成.消费者心理呈现出了新的趋势。网络营销作为新的适应时代的营销方式正逐渐为广大企业采用,成为企业的竞争力。由于技术的进步,电视网与通信网结合已经具有完成信息交互的作用,这势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也越来越理性,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从不断的消费和比较中学到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消费者不仅在乎产品的品牌,更在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证,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知情要求越来越强烈,消费者只有在信息掌握得比较充分时才能做出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过去消费的特征,表现为满足物质上缺乏的话。那么,现如今消费的特征,已开始向着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发展了。 一、个性心理 最近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市场调查,“您是在什么情况下买皮鞋的?”多数人表示:“见到合适的就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商品,消费者认为是合适的呢?许多经营者抱怨市场预测越来越难,消费者的心理难以捉摸。 有一年夏天,街上流行起黄裙子,一些女士不考虑自己的年龄、肤色、身材,盲目地仿效起来,一时间大街上黄澄澄一片,经营厂家一看抢手,纷纷上马,结果不到一个月很快被人们厌倦了,造成大量产品积压。这就是一种盲目的消费心理。而如今,人们正朝着代表自己个性的消费心理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样式好看、价格便宜、穿着舒服、经久耐穿,已不再是人们追著的时尚,而那种标新立意,个性突出,小批量,独此一件的商品更受青年的青睐。有个工厂的女工在商店里看上一件样式、价格都满意的服装,但想到班组里两个姐妹已有同样的衣服时,便忍痛割爱了。这就说明了某种商品的畅销,只能代表适合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但不一定适合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如何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企业经营者需要下决心研究的问题。诚然,这是一道“众口难调”的菜。甜、咸、苦、辣、酸,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14.
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消费品进口是指面向最终消费者,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的进口产品,不包括消费服务进口。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消费品进口偏低  相似文献   

15.
消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在购买商品消费的过程中,除了消费商品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商品本身所被赋予的符号价值、精神价值。实用功能是商品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就具备的,而其精神意义则是被广告中的符号元素所赋予的。文章以Diesel为例分析其品牌广告的符号价值,以得出商品的确不再仅仅是商品本身,其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的同时更包含了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姜岩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4):119-124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虚荣消费,以此显示消费者在人际中的独特性,获得心理满足感和他人的认同。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文章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代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三维动机结构,包括“面子”动机、自我享乐动机和追求独特动机。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成熟使我们正在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它的物质层面,意义消费日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广告由于赋予商品符号意义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广告,联系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广告对人们的观念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细致的分析并试图探讨隐藏在广告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化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正逐步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迈进.这一前进过程既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也包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既包括消费者各种各样生理需要的满足,也包括消费者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满足;既包括消费者个人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包括生活公共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还包括消费环境的改善等等,充分体现了消费社会化这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西方国家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对消费的追求已经不是纯粹的物质消费,而对精神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当今西方国家居民消费的一个显著特点。一、精神消费已占重要地位精神消费指的是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消费活动。要精神消费,就必须有精神消费品。这种精神消费品不仅是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观念形态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消费信贷又称消费者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消费信贷纯属对消费的融资。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消费信贷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对于更好的引导消费,发展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