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能彻底否定美国"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银行家》2002,(9):44-47
自美国安龙公司出事以来,美国又有一些大公司相继爆出丑闻.美国一些大公司的相继出事,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及企业界的深思.在人们的深思中,其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对美国的企业制度安排发生了怀疑,认为美国企业所推崇的CEO制度等企业制度,也并不科学,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并不是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因而不能将美国的企业制度安排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参照标准.持有这种观点的一些人,甚至对于"海归"派的有关企业改革的不少体制及政策建议,也都发生了质疑,认为绝不能再把美国企业的制度安排,当作医治中国企业所存在的疾病的药方.我认为上述看法欠妥当,我们不能因为美国不少大企业出问题,而对美国企业制度安排做出全面否定,否认美国企业制度安排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江龙 《新理财》2005,(9):52-52
企业的平均寿命通常为10年左右,中国的企业则更短.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衡量与管理还比较滞后,许多企业都是在危机发生后来总结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发生了显著变化,甚至为房地产企业经济增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房地产企业经济增长与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协调性渐渐凸现出来。房地产企业逐渐意识到,与企业经济增长不同,房地产企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模式,包含多重目标,这些目标并不具有房地产企业先天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成为全球芯片强国”,这是目前在上海召开的“200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识.但是在我们大力鼓吹低碳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擦亮双眼,走出误区,中国对外贸易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鄂志寰 《金融博览》2021,(19):52-55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绿色复苏,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欧洲及美洲部分国家相继作出"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绿色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步伐,并明确设定了"30·60"目标.从全球范围看,在全球走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成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低碳、减碳进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银行业作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主要融资中介,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低碳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立实 《国际融资》2007,(1):21-24
企业"走出去"须对国家风险有清醒认识 尽管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商务部魏建国副部长在首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报告会演讲时明确指出:我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外部的风险.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是和平稳定,但恐怖主义、局部动荡、宗教和民族的冲突,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种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不绝于耳,对中国存在着防范、猜忌等复杂的心理,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了阻力.因此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当前要处理好3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钊 《国际融资》2020,(5):58-5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加大贸易融资支持,中国信保与建设银行凝聚合作共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     
《新理财》2013,(7):16
20%安永发布中国企业创新报告2013年6月19日,安永发布了主题为"创新、财富与社会责任" 的《2013中国企业创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推动创新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受访企业的共识。其中,31%的企业将创新视为最重  相似文献   

10.
高续增 《银行家》2005,(9):134-138
历史应当得到后人们充分的尊重苏联已经成为过去。而多年来持续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却越来越让全世界目瞪口呆。于是不少人据此产生了如下的“共识”:两个计划经济巨头的社会转型,中国的渐进式的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苏联的“休克疗法”却把自己的身体给治残了——它导致了分裂、战乱和多起  相似文献   

11.
"中航油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航油事件”的发生对国内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有大型企业和监管当局敲响了警种,给国人带来深刻的思考,也对我国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要避免中航油的悲剧再次上演,中国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适度的套期保值;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并借此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来自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巴克莱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重要的投资方之一,有超过800家的中国企业落户非洲,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项目涵盖了能源、采矿、通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闫莉 《银行家》2006,(12):85-87
行情主线转移国内股市始自2005年千点的上升行情,其幅度之强劲、时间之长久,是市场始料未及的。行情运行至今,对于市场未来如何发展各方分歧较大。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熊去牛来,前景光明是共识,分歧主要体现在阶段性的运行方式上。  相似文献   

14.
玉仆 《理财》2006,(4):1-1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热情一直不减。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融资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另据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10 年内,我国还将有上千家企业“出海”。中国企业“聚洋财”的热潮也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来华游说,邀请中国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出海聚洋财”。  相似文献   

15.
发轫于上世纪末跨国公司管理创新的共享服务中心(SSC),如今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并已在众多跨国企业中开花结果.随着中国本土企业规模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共享服务的优势日益被认可,并逐渐开始在中国企业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林华 《国际融资》2007,(12):33-35
近几年,轰轰烈烈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系列剧不断上演,昭显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强势出击。目前,中资银行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康梁 《理财》2007,(10):7-7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政府热、企业冷"、"名词热、实践冷"的现象,日前,相关知识产权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在对待知识保护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部分中国企业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薄弱,自己两手空空,没啥可保护  相似文献   

18.
问卷调查的背景 2002年10月至12月,财政部科研所与日本东京国际大学合作,对839家上市制造企业和688家注册资本金在2000万元以上的外商投资制造企业,进行了“中国企业成本会计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全部采用邮寄方式,53份问卷由于地址不详被退回,收回答卷110份,回收率7%。 在中国企业还不适应问卷调查的现有环境下,能有110家企业给予有效回答,我们认为已足以分析中国大型企业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转机,但基础并不牢固.因此,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应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这是最近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九五"回顾与"十五"展望论坛上,经济学家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大羊为‘美'”,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习惯——大即好。所以中国的企业最为迷信规模、追捧“五百强”,中国的某大城市也因此希望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大厦,而中国六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到大企业、大机关去工作,至于国家的各项政策也似乎总是倾向于关照大型企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大多企业也都在竞相追逐规模型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