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金融扶贫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扶贫机制随之发生变化,政策性金融扶贫力度逐渐淡化,并因此面临“难普惠、欠精准”的发展瓶颈,政策性金融扶贫愈发难以匹配当前全面扶贫开发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金融如何更好地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赣州市依托深厚的扶贫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并实施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开发市场化双赢模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扶贫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更为突出,寻求更为有效的扶贫工作模式成为重要课题.从国内外金融扶贫实践入手,阐明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关系,针对河北省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建设现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前河北省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普惠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普惠金融扶贫“田东模式”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构建普惠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应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助推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和政策联动创新;加强扶贫信息共享,建立动态信用评级;完善扶贫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探索普惠扶贫新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武威市为例,总结了辖区金融扶贫实践情况,结合金融特点分析了现行金融扶贫方式的利弊,从构建普惠信贷立体供给体系、完善普惠信贷风险保障措施、创新金融扶贫介入推进方式、营造良性互动银地对接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1年中央出台了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而金融系统作为社会资金的聚散地和调节器,在支持扶贫方面责无旁贷,从普惠金融出发,逐步改变以往“抓大放小”的传统经营思路,体现出金融业的社会责任,针对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诉求做好服务,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丽水通过实施"信贷支农"工程、"支付便农"工程、"创新利农"工程,探索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成为开发式扶贫的样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农村金融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农村发展整体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普惠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发展。要探索和形成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金融普惠扶贫发展之路,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强化政银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开发"造血"功能;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金融扶贫中还存在扶贫服务功能不到位、政银协作尚未形成合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风险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在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体系上谋发展,在完善全方位的普惠金融体系上求突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靖远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常住人口46.33万人,经过扶贫攻坚,2019年8月末,全县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减少5018户、2.12万人,目前还有贫困户9380户、贫困人口4.01万人。近年来,人民银行靖远县支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统筹协调金融资源向扶贫领域流动,通过挖掘金融扶贫"聚宝盆"、创新金融扶贫"健身器"、浇灌金融扶贫"摇钱树",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让每一个贫困户都受到金融扶贫的阳光,趟出一条靖远金融扶贫路。  相似文献   

9.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最适合扶贫的金融形式,可以有效满足农村贫困人群的金融需求。金融业有必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全面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本文在阐释普惠金融的内涵及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框架、总结国内外发展小额信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三明市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分析了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市场建设、立法和宏观政策协调四个层面,阐述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实施后普惠金融也相续诞生,可以让金融事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群众,造福于群众。为了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参与到改革发展中,需要大量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全面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尤其是针对特别贫困的地区,要充分利用金融服务的优势,这也是当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在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全面规范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全面发展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省还有1149万贫困人口,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工作对于贵州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国强 《甘肃金融》2016,(4):9-10,14
文章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创新实践,提出做好金融扶贫,要聚焦“五个精准”,彰显“五个特性”:做到对象精准,彰显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做到产品精准,彰显普惠金融的公平性;做到渠道精准,彰显普惠金融的可得性;做到服务精准,彰显普惠金融的多元性;做到责任精准,彰显普惠金融的持续性。对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做好金融扶贫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乔睿 《青海金融》2020,(1):42-45
普惠金融提出至今,中国通过普惠金融进行金融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存在的金融机构高经营成本、低效率、金融服务不均衡等共性问题,精准扶贫始终无法达到"最后一公里"。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成本可承担性、金融供需的可匹配性,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助力器。本文从分析传统金融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着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数字化新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机理,梳理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黄焰 《金融与经济》2007,(10):53-55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莲花县金融扶贫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冲突下,金融扶贫的效率低下。据此提出,以普惠性的金融理念为指导,以创建自主性扶贫的金融组织体系为核心,构建一套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的金融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大信贷投入、提升金融便利化、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深入践行"挂包帮"等措施,积极主动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用真金白银助推各地扶贫事业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金融扶贫措施省联社党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全省农信社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高规格的金融扶贫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形成三级联动的工作合力。此外,省联社下发《农信社金融服务重大工作考评办  相似文献   

16.
普惠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新理念。普惠金融的实践历史和普惠金融的理论发展演化,揭示了普惠金融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县域要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正面临着几个障碍。如何把普惠金融的核心要求与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结合起来,把金融扶贫与推动普惠金融结合起来是履职所在,为此,本文基于国家级贫困县乐安县的金融扶贫实施的基础,提出基层人民银行如何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是全国贫困片区最多、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农行云南省分行始终将金融扶贫作为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创新构建"政策、机制、产品、模式、保障"五个精准,助力云南扶贫攻坚。"十二五"以来,共对8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发放贷款2222.73亿元。截至2016年9月末,贷款余额928.26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412.69亿元,增幅80.05%,高出全行贷款增幅22.19个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要让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于所有地区和所有人群.为了让农村贫困地区的民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功能.使金融服务更好的造福所有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用性,这也是普惠金融的目标.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式下,需有效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发展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9.
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普惠金融理念引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对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丰富惠农支付服务功能,助力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作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站的有力推手,央行支付作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在惠农资金兑付、加速农村资金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支付服务三农"现状和问题,让央行支付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下面以广南县为例,对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扶贫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扶贫是指使金融扶贫对象享有所需金融服务的权利,其金融需求能得到满足和尊重,并实现金融"造血"功能。普惠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效率应从以下三个维度衡量:一是金融扶贫目标人群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二是扶贫贴息精准度1提高,财政和信贷政策组合效用发挥;三是达到减贫效果,促进农民增收。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单一、民族文化差异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