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白色污染,主要指包括难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包装用品,农膜等,被废弃成垃圾所造成的污染。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既是“白色污染”的生产地,又是“白色污染”的受害地,为了防止“白色污染”。武汉市政府早在1996年,2000年就分别发布了《关于在本市城区禁止销售和在餐饮等行业中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的通知》及《武汉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
包装的本质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以及促进销售。优美的包装还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然而一些过度包装和豪华包装的商品却充斥着各大商场和超市,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豪华包装”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国家正在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各有关部门都对过度包装和豪华包装问题展开了调查和联合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不少商品仍然披着“豪华外衣”。本期“商贸观察”栏目特编发一组关于“过度包装”的专题,以期得到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种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新污染源,正在困扰我国和全世界。 所谓“白色污染”,即指十几年前还被人们誉为“白色革命”的新包装材料——一次性快餐饭盒、餐具、泡沫塑料、各种食品包装袋、农用地膜等。这些塑料制品,是由石油化工副产品生产的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局烯等制成。它们不易回收,  相似文献   

4.
电脑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电脑的可靠性和易用性尚有不足.作为一名电脑使用者,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很大麻烦,这是笔者从两次痛苦的几乎要“吐血”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黄斌 《经济师》1998,(1):85-85,103
“信息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黄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生活带来无穷乐趣,而且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给以极大的影响。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不久,就提出了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其他发达国家也竞相...  相似文献   

6.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众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废弃物的形象称呼。这些物品不能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超薄塑料袋和发泡塑料餐具,因使用方便,飘落大街小巷、江河湖泊、海滩、铁路沿线,造成“环境污染”、“视觉污染”和“景观污染”。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扰乱了人体的内分泌  相似文献   

7.
西方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百年来的工业文明技术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维护着人类的生存 ,给人们带来了与日俱增的方便、闲暇和自由。它通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交通手段 ,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 ,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密切了人们的交往与协作……。然而 ,工业文明的生产技术方式 ,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毁灭性和破坏性影响。于是 ,人们开始批判。出现了几种替代工业文明的“绿色技术”。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英国学者舒马赫认为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技术 ,但技术不能与自然对抗。舒马赫的技术观深受佛教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在他看…  相似文献   

8.
每年春节、中秋过后,大量丢弃的礼品盒、月饼盒让环卫、环保部门头疼不已。以广州为例,按250万户人家每户仅丢弃一个普通月饼盒计算,就可以铺满2500个足球场。对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的我国来说,已到了对过度包装说“不”的时候了,而对于企业来说,对过度包装说“不”,将成为21世纪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奶为先”,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乳制品已经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乳制品工业加工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加速发展,乳制品是人们的很好的营养食品之一。对乳制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之后就会很容易的在乳制品中繁殖以及生长,这样就会引起乳制品的污染,就会给食用者带来危害,所以,在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消毒是非常关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的做好消毒,不给微生物的繁殖留下任何的机会。所以本文就是对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着重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有一种呼声比较强烈:用纸制或可降解塑料制品取代泡沫塑料,以从源头上根除“白色污染”。这一主张仍然认定人们离不开一次性方便餐具,关键的不同只在于材料。实践证明,用纸或“可降解塑料”取代聚苯乙烯塑料并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困难。首先,对  相似文献   

11.
塑料袋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为人类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却也令地球背上沉重的环保包袱。 随着“白色污染”状况恶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塑料袋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采取措施限制塑料袋使用,全球开始向塑料袋说“不”。  相似文献   

12.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次性快餐具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每天打交道的物品。由于一次性快餐具有方便快捷、清洁卫生的特点成为市场的宠儿。其中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量激增,并且被任意抛弃,致使白色污染日趋严重。据国外资料证实和我国有关专家反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仅污染着环境,同时在高温下。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日益泛滥的白色污染。不仅严重破坏城市的环境。更进一步威胁到市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护北京市及周边省市的生态环境,推动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同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同时.由于其废弃物的不易分解和回收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生产一次性饭盒、泡沫塑料包装物、包装袋、方便兜、农用地膜等多连8000万吨以上,使用后回收利用率很低,大部分都作为废弃物被随手丢弃.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态环境的一大公害。长春市未被利用的废弃塑料在万吨以上。治理白色污染,变废旧塑料为宝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春市超强特种防水材料厂抓住机遇,通过自主研发生产设备,利用废弃塑料及泡沫生产特种防水剂,用自己的方式谱写出一曲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4.
赵一鸣 《经济师》2000,(3):47-47
众所周知 ,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 ,乱收费现象非常普遍 ,并且存在着三多、三乱和三难问题 ,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费改税已引起社会上上下下的关注 ,并被列入改革日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仍步履艰难 ,进展不快。本文着重论述“费改税”中的配套改革。一、对乱收费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针对乱收费给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严重危害 ,在一些方面我们将采用“费改税”的办法 ,以法律形式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分配行为 ,以达到杜绝乱收费的目的。但在“费改税”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根除引发乱收费的体制根源 ,而只是就费论…  相似文献   

15.
“印太经济框架”(IPEF)作为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其成立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成了亟须研究的问题。利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IPEF在四种不同情境下给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印太经济框架”的成立会给以美国为首的IPEF成员国带来极大的贸易利得和福利改善,但是会给中国等非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带来较大程度的损害;随着IPEF的深入实施,其所带来的区域内贸易转移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并造成中国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最后,提出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完整产业链,积极培育本国高端制造业,以积极应对IPEF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它反映出所有奶粉行业营销道德的贫乏,然而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改善今后的做法。本人将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主导,首先找出我国奶粉行业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三鹿奶粉”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从“三鹿奶粉“事件的悲惨教训中,阐述了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营销道德缺失所做出的改善。但目前仍有甚者忽视营销道德,在营销过程中变本加厉,不仅危害了广大群众的人身健康。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08,(12):32-33
渔业属于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特别是海洋捕捞业,极易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并严重影响渔业安全生产。对渔民来说,渔船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主要财产,一旦遭灾,往往很难自行恢复生产,因灾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造成在台风来临时,有部分渔民为了看护渔船,常常不愿意上岸,给平安渔业建设带来极大隐患。近年来,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通过渔业互助保险,给渔民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入世”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但更多带来的是动力,作为“绿色王国”的云南,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就应该结合大的时代特征和小的资源特色,充分发展自身优势,进行一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绿色变革。  相似文献   

19.
塑料袋在欧美的使用与禁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类利用聚乙烯制造塑料制品的历史至今不过100年,100年来塑料袋的使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对其的指责之声也是一直不绝于耳。现在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塑料袋大约为1万亿个左右,由于塑料袋难以回收利用,废弃的塑料袋随处可见,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欧美发达国家对塑料袋的使用采取了很多限制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也是塑料袋消费大国,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大约有300万吨。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片片巨大的"白色污染"在危害着我们的环  相似文献   

20.
王山山 《商周刊》2013,(10):28-29
曾被认为是制造“白色污染”的罪魁,14年前,一次性发泡餐具被打入冷宫。然而,今年5月1日,发泡餐盒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