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挑战。从金融机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演进是金融理论对现实世界变化的一种回应,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同样是如此。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其实可以分为实体部分和功能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分别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相对应。由此可见,在金融资源论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即金融资源论是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一种综合,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研究视角。这既为金融资源论构建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金融资源论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金融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但是政府的金融观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偏颇.从政府发展金融的目的、金融发展的功能以及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政府的金融观,并介绍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发展金融学中的金融观,并以此为基础,对政府树立正确金融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功能发挥中不可避免的是双方的功能无法做到最佳,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功能为金融的核心及基础功能,而商业银行的优势功能为扩展功能。而在进行监督管理之前,要清楚二者的优势和关系,将二者合理结合,以达到促进金融发展的目的。本文以金融功能观为视角,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各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通过对金融资源观与代表性金融发展观的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金融资源论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优势,并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本文通过对金融资源观与代表性金融发展观的比较,发现金融资源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优势,并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9.
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延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祖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20(5):8-13,79
金融发展理论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解释,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本质就在于金融功能,所以,阐释金融发展理论要以金融功能为基础。一方面,对功能的研究可以有更大的客观性,也更接近于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发展金融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金融功能因自身的自动与扣除的净结果而具有相对准确性,所以从功能角度研究金融发展理论具有特殊优势。金融功能要依附一定的载体,金融产业依靠对于金融功能承载的“双重效率改进”而成为金融功能的核心载体。从而,基于金融产业的演进,金融发展有了新含义。 相似文献
10.
11.
在建设金融生态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从微观、宏观经济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功能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围绕经济等对金融的影响、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两条主线展开,相应形成两种理论:阶段理论和功能理论.本文首先界定了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阶段理论的概念,接着从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是结论性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Hwang Dar-Yeh Lin Jung-Chu Lin Ching-Chung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3,20(1):81-10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orld trends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cluding the separation of treasury and finance and the shift from departmental regulation to functional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trend toward integration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adoption of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when we restructure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framework in Taiwa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various financial supervisory institution models and weigh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inally, it advances other issues concerned with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system, including the repositioning of the Cent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CDIC), and adjustments in the powers conferred upon the Central Bank to conduct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重任,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熊惠平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2):58-63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依赖于整个社会(区域)的金融生态和农村金融生态,而农村小额信贷及其瞄准机制,是考察这一生态的重要观测点。中外小额信贷的运行历程和现状表明,在瞄准偏差的利益博弈中,农村小额信贷要实现“真扶贫”而“扶真贫”的目标仍然要走很长的路。其中深藏着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全部要害。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抵消至少缓和高成本的压力,构建利益表达一协调一解决的良性机制.才是“纠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共生财务战略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又是怎样,这是当前学界、政界和商界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企业共生理论的平台,以解析和诠释共生观视角的财务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以及两大战略相互依附而又相互独立的属性,实现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行对接和耦合,使企业与各共生体和共生单元达到利益共生与共赢,由此寻找企业共生财务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生态环境适应性水平,对于提高现代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效能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已成为农村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将生态环境划分为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等三大类别,并基于金融深化视角,分别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为提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现代农村建设的服务效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潘成夫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3):12-14,73
金融发展内涵相当丰富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西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仝娜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1):147-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方向和竞争焦点所在。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机制流程以及后台支持体系的欠缺,大量高素质理财人才的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