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将在我国立足,我国也将加大在东盟十国创办企业的力度。这些企业急需大量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又掌握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广西技工学校应该以东盟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中国—东盟贸易合作背景的人才,以推动广西—东盟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加深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互联互通水平已成为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及推动开放格局的必要手段,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成为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形成的应然之举。文章拟采用政策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构建途径。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服务业的互补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应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90%的贸易商品实现零关税,并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地位更加显现,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交会点。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合作更需要新思维,广西扩大开放合作更需要新智慧。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将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提升贸易便利化作为升级版协议中的重要内容,各国于2019年完成国内核准程序,并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在基础设施、海关监管、通关效率及单一窗口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广西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5.
广西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近年来,广西与东盟交往日益频繁,贸易额逐年扩大且增速较快,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赋予了广西"一带一路"的三大新定位,为广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未来十年是中国—东盟合作进入"钻石十年",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广西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政策优势,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未来,广西将立足国家战略需要,聚焦广西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东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给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提出了广西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及机制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民收入中的34.4922%仍然来源于农业(种植业)生产收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步入零关税时代,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加,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的生产条件、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均优于广西,广西种植热带水果的果农的收入受到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由贸易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通过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利用东盟带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与促进边境小额贸易的发展等措施,对于提高广西农民收入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贸易、改善贫困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新形势下,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合作的机遇,关注东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实现双方合作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11月26日,由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文化产业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开幕。中国文化部、广西文化厅以及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的代表、专家学者,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文化官员共9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促进了国家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做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有陆路接壤和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一直扮演着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角色。文中基于通道经济理论对广西走向东盟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广西—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在促进企业技术积累与创新、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的意义,以及双边发展服务贸易在资源、政策、平台等方面具备的优势,研究广西—东盟在金融、旅游、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服务贸易现状,提出在促进广西—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时,政府和企业可以选择的应付之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7~18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明园新都酒店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主题,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扩大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领域,深化区域行业之间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广西则是受益匪浅。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前沿和平台,广西在其中的"跳板效应"日益凸显。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实现双赢,广西不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广西企业在东盟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发挥好区位优势、建立合理的风险转移机制、企业实施本土化经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广西企业对东盟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文化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支撑要素分为国家层面和项目层面.国家层面的基本要素指的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涵盖了中国与东盟双边文化贸易合作领域.还包括中国与东盟文化贸易合作的社会贡献、经济贡献、机制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位于中国—东盟的结合部,是中国通向东盟、东盟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广西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面对自贸区成立的新形势,广西与东盟已具备合作开发旅游市场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广西与东盟合作开拓旅游市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贸易在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受到冲击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广西农业及其农产品的出口。通过国际市场占用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等指标比较分析东盟各国和广西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目前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弱势。因此,提升广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建立适合区情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已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随着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成功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形成,广西与越南在自由贸易区的桥梁作用已初步体现。文章认为,广西、越南有关方面应加强合作,转换思路,用独特“视角”来审视自由贸易区,从而推动自身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会议主题:持续强劲的区域影响力作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呼应的“2005年中国—东盟工商领袖论坛”,将于2005年7月3日至5日在北海市举行,这是2005年7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协定正式启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组建进程中一件标志性的大事。中国—东盟地区的工商领袖们聚会广西北海市,将使这一高层次的论坛不仅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成果和合作前景的展示平台,也将成为工商领袖体验区域商业机会、纵论区域投资策略、分离区域贸易机遇的合作平台。来自东盟10国、中国、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加快发展给广西带来了重大机遇。文章分析了广西与东盟开展科技合作的优劣条件,提出了深化广西与东盟科技合作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建设以来,我国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合作长足发展。相对于东盟其他国家,泰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具有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中泰2003;年水果蔬菜零关税协议的实施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独特性伴生打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匿“升级版”的历史性机遇,带给广西一泰国货物贸易合作诸多机遇。抓机遇谋对策,成为提升桂泰贸易合作发展水平的当下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