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0,(6):16-17
中国平安正式接管深发展现金投资超过67亿元 中国平安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合并速度几乎超出所有人意料,自5月5日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方案获批后,5月26日,深发展董事长纽曼宣布辞职,由平安银行前任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接任深发展行长,而平安高管也在批量进入深发展。纽曼的辞职,宣告深发展的纽曼时代正式终结。随之,深发展将进人中国平安的金控进程。中国平安依然对整合方案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融》2009,(7):6-6
2009年6月12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中国平安将以每股18.26元人民币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不少于3.70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的股份;同时,以每股22元人民币或者等值H股收购新桥投资所持深发展16.76%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持有深发展近30%股权,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3.
李聪 《证券导刊》2011,(24):13-13
中国平安(601318)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同时,该公司因本次资产重组方案而导致对深发展银行的要约收购义务被核准豁免。根据重组流程,本次证监会正式核准批复是平安与深发展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最后一道审批流程,即本次批复后平安即与深发展进入资产交割流程。  相似文献   

4.
平安保险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既是中国保险业的一起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金融业的一件大事。不仅创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间资产并购的先例,也开启了中国金融业保险公司控股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先河。平安收购深发展的完成,有望重塑银保业务模式,推进交叉销售,实现“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均衡发展,是实现其构建综合性金融集团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对保险业来说,平安收购深发展不仅可以做大行业的资产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两行整合”之后,平安的金融综合化经营有望走到中国金融业的最前沿,保险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水平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股权,这个2008年就曾被热炒的话题终成正果,虽然缺少想象中的群雄逐鹿、剑拔弩张,但依然举座震撼,中国最大金融并购案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刍议保险交叉销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12日中国资本市场忽起波澜,两大上市金融企业深发展与中国平安发布公告,平安人寿以每股18.26元的价格参与深发展定向增发并以现金或股权支付方式,受让深发展之前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所持的5.2亿股股份,中国平安将一举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据《金融时报》评论,目前深发展至少有14个城市为平安银行业务尚未覆盖到的地区,而这些市场是深发展成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平安集团与深发展银行之间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对企业合并产生了影响.中国平安将所持的90.75%平安银行股权及26.9亿现金作为对价,换取16.39亿股深发展银行股权.合并交易取得重组后,中国平安仍保持有充裕的货币资金和良好的偿债能力,资产和利润都将得到提高.深发展银行则将获得一次难得的外廷式增长机会,扩展了业务范围,特别是东南沿海的网点覆盖,提升了深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1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将赴深发展担任董事长特别顾问,协助董事长纽曼工作,杰克逊同时辞去平安银行行长职务.两周后,事态进一步发展,5月26日下午,深发展召开新闻发布会,掌舵深发展长达5年之久的董事长细曼宣布辞职,原深发展行长肖遂宁出任董事长一职,原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担任行长,而平安高管也在批量进入深发展.纽曼的辞职,宣告深发展的"纽曼时代"正式终结.随之,深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平安时代".  相似文献   

9.
张昳丽 《时代金融》2012,(18):170-171
平安并购深发展是迄今为止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本文主要回顾平安并购深发展事件的过程,并简略分析了并购动因和并购后的影响,认为此次并购是一次双赢的结果,尤其对于平安来说,是实现其综合金融梦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张昳丽 《云南金融》2012,(6X):170-171
平安并购深发展是迄今为止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本文主要回顾平安并购深发展事件的过程,并简略分析了并购动因和并购后的影响,认为此次并购是一次双赢的结果,尤其对于平安来说,是实现其综合金融梦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丛雪 《中国外资》2011,(2):149-149
中国平安集团与深发展银行之间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对企业合并产生了影响。中国平安将所持的90.75%平安银行股权及26.9亿现金作为对价,换取16.39亿股深发展银行股权。合并交易取得重组后,中国平安仍保持有充裕的货币资金和良好的偿债能力,资产和利润都将得到提高。深发展银行则将获得一次难得的外延式增长机会,扩展了业务范围,特别是东南沿海的网点覆盖,提升了深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人物·公司     
《证券导刊》2012,(3):8-8
深发展和中国平安日前同时公告,两行整合尘埃落定:深发展董事会审议通过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方案并同意两行签署吸收合并协议。吸收合并后,平安银行将注销法人资格,深圳发展银行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1月20日复牌。  相似文献   

13.
平安和深发展的“联姻”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锤出击,资本市场上的“嫁娶”不再稀奇。目前,市场已经在事实上逐渐打破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基金业之间的资金壁垒和合作障碍,为融资融通时代的到来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事件为例,实证考察了银行保险的财富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对双方主体的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采用SUR模型进一步研究该并购事件对国内银行业和保险业其他上市主体超额收益的影响还显示:企业性质、行业属性和企业实力等因素对其超额收益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立 《投资研究》2011,(12):122-132
本文回顾了"平深恋"的历程,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文献的梳理,从公司理财视角分析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取得并购效益的理论基础,从资本市场反应和公司财务指标变化检验并购经济绩效。研究发现:平安并购深发展具有正向并购效益、平安集团和深发展银行业务仍需进一步整合。"平深恋"也带来了深刻启示: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明显,政府应出台激励性和约束性相容的政策,银行业的并购行为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轰轰烈烈的“平深恋”,终于在这个盛夏时节“修成正果”。 8月2日晚,深发展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深发展与中国平安近两年的并购事件至此收官,交易总对价达291亿元,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并购案。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2日,在中国平安的官方网站“公司公告”一栏里多了一则消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发展向平安人寿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的公告”安安静静地占据着最新的更新位置,  相似文献   

18.
5月29日,深发展(000001)与美国新桥投资集团签订正式《股权转让协议》,拟受让由深发展4家国有股东持有的34810.33万国家股和法人股,新桥投资将为此支付的总额为人民币12.35亿元,每股转让价格约为3.55元。此次交易已经获得银监会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新桥完成收购后,新桥投资将持有深发展17.8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  相似文献   

19.
徐虔 《银行家》2013,(1):18-19
历时三年的国内金融史上第一并购案得以尘埃落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正式完成对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发展")的并购案,"深圳发展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并购过程2009年6月1 2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与深圳发展银行达成《股份认购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2010年5月,中国平安向新桥投资(NEW BRIDGE ASIA)定向发行H股2.99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讨论了深发展引入国外投资者动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新桥投资集团收购深发展的价值创造情况。对本次并购公告日前后的股价反应的研究表明,并购能够在短期内增加深发展股东的财富;财务指标的研究表明,并购当年深发展的业绩有所提升,但缺乏持续性;总体上看,本次并购实现了深发展并购的大部分目标,但仍然是政府主导下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