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经民 《四川会计》2000,(10):51-53
一   会计监督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必须首先从法理上弄清会计监督权利的概念。监督是监视和督促的简称。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的监视和督促。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行为去影响和左右会计主体及相关人员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作保证,没有相应的权利,会计监督就无法实施,监督职责也无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要从法律上明确会计监督权利。权利,从社会学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含义 会计监督是追求和分配利益过程中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重要途径。由相对独立的特定人员或机构来完成。追求和分配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旋律,公平、公开.公正是永恒的主题,因而会计监督不会消失,它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 会计监督为经济活动合理运行保驾护航,为经济管理提供高质量综合经济信息,没有监督的“经济”就无秩序,会使许多人受损。会计监督引导、制约、管理着经济行为,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监视和督促。例如:会计人员如果认为会计主体决策是错误的,可以拒绝执行,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会计…  相似文献   

3.
吴立云  陈司明 《活力》2006,(5):70-70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二个,一个是核算,另外是监督。也就是说,会计是通过核算和监督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任何经济实体单位要进行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真实的、正确的、完整的、系统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转换为会计信息,以便正确、综合地指导各部门、各单位了解耗费、收入、计划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等.所以,会计核算职能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因此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这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知识经济与预算会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会计是对非盈利性单位的经济活动综合信息的反映和监督。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传统预算会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以有效地发挥预算会计对预算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拟就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预算会计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对会计资料、会计事项的计算、分析、处理,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业务监督。审计监督室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审查,实行强制性监督。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属于经济监督,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1.监督的内容都是资金活动。会计监督是通过处理日常会计事物来对资金活动起反映、监督作用;审计监督是通过对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来达到监督目的。会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审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验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正当行使的职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因此,会计监督是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受法律保护的;它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二是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以及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企业治理的要求和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国企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所有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一、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 企业内外部对会计再监督机制弱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形式包括,在企业的会计部门,通过内部稽核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企业负责人通过内部审计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虽然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  相似文献   

8.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保障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会计监督职能却出现了萎缩、弱化的趋势,严重的财经违法和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令人担忧。要想彻底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笔者拟针对目前会计监督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会计监督的涵义及目的核算和监督仍是现代会计基本职能,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会计职能的基础上,又拓展出参与经济决策等新的职能,会计监督,就是在按国家的法律、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同时,也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潘经民 《广西会计》2000,(11):35-36
一会计监督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新《会计法》的规定 ,履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职责 ,必须首先从法理上弄清会计监督权利的概念。监督是监视和督促的简称。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活动进行的监视和督促 ,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行为去影响和左右会计主体及相关人员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 ,会计监督是凌驾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之上的 ,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作保证 ,没有相应的权利 ,会计监督就无法实施 ,监督职责也无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要从法律上明确会计监督权利。权利 ,…  相似文献   

10.
在各项会计职能中,会计监督职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其他职能相比尤为重要。所谓会计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指导和调控经济活动,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它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利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价值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维护国家财经政策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对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监督,作为监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监督不受被监督的制约;②监督有条件和能力了解被监督的活动。会计人员最有条件获得充分的信息,充分经营及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这是会计监督的优势所在。它满足了监督的第二个条件。然而,由于受会计管理体制的约束,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受控于企业,必须服从企业的管理,企业领导人员责任对会计的聘用与奖惩,可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各种切身利益。虽然在《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依法实施会计监督的有效实现。可见,会计符合监督的第二个条件,却不能满足监督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规定:“企业享有人事管理权。”②《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会有权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③《会计法》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  相似文献   

12.
谈期货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华锋  侯建 《财会月刊》2005,(12):71-72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其要点:①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人员,只有会计人员所进行的监督才属于会计监督;②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是同时进行的,两者相互补充,不能分割,通过反映来进行监督,并用监督保证反映的真实性;③会计监督客体是本单位,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④会计监督对象是经济活动,从理论上讲既包括对经济活动合法性的监督,也包括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监督,从法律规定讲仅包括对合法性监督。针对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及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舞弊原因探析——对会计监督不力释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监督.一直是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大讨论,到将会计监督写入《会计法》,都说明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人们的关心程度。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从这一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会计监督的主体具有授权性。二是会计监督的客体具有明确性。三是会计监督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四是会计监督具有合法性。五是会计监督的目的具有效益性。在我国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争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关于簿记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这一论断的不同理解上,二是对会计本质(主要是“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理解的差异性上。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会计有无监督职能,笔者认为,目前会计界对会计有无监督职能的争论虽已告一段落,但鉴于会计监督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以及来自上述两方面的争论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从新的视点和角度对会计监督理论进行研究仍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对会计监督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共同作用,被称为会计监督体系。其中,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作为会计监督制度的组成部分,内部会计监督有过程监督的特征。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是外部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有结果监督的特征。同时,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其监督对象主要是以会计资料为载体的各种经济业务,不受专业性限制。所不同的是,会计监督是为会计主体或会计主体的实际控制人服务,而审计监督则是对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负责。  相似文献   

17.
冯北峰 《企业导报》2014,(12):165-166
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提供会计数据信息,参与经济预测和管理决策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手工会计处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会计电算化将对手工会计核算方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斓璎 《中外企业家》2013,(11):257-257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人员依据相关法律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所进行的监督,在如今的经济生活中,会计监督职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看待问题,并找出建立会计监督体系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使企业、社会的经济得以持续的、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从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实施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应该由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和外部会计监督体系两个子系统构成。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是初层监督体系,主要是指单位内部通过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等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其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外部会计监督系统是再监督系统,主要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中介组织等在被授权或受托的情况下,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其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不同层次的会计监督具有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采用不同的监督方式。为此,本文基于会计监督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的重用作用,论述了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法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不能削弱会计监督而且要完善和强化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在内的多种形式会计监督。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会计监督必须依据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财政经济法律、法规是进行经济工作的规范,是经济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依照会计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不仅是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更是以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往来得以健康有序进行的要求。会计监督涉及到各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