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家庭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链短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拟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为农业主产区,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口占有较大比重。在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水平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从萌芽状态到引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经历了不同发展过程。从单个地区看,农业产业化中的科技创新从偶然行为到常态化状态,表现为创新活动的日益活跃和对产业的主导作用加强。因此,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培育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发展决定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民族地区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支持。通过运用DEA模型,采用2009—2013年面板数据,对西部12个地区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效率进行测算。从静态分析看,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效率总体上不佳,距有效前沿面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地区和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从动态分析看,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各项效率值有所下降。基于此,考虑从延伸农业产业链、创新金融服务、完善配套制度方面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司斯 《辽宁经济》2011,(2):57-57
通过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通过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尽一切努力促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卢纯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支持辽宁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加速期,无论是科技创新能力、机械化水平,还是产业化经营水平等都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和组织管理水平落后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应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大力推进辽宁省当前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可以为农业产业化集聚力量.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就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8.
潍坊市以合作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马臣祥/潍坊市政府调研室潍坊是全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较早的地区。实践证明,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潍坊市的农业产业化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当低。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武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武陵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这不仅关系到武陵地区市场的开拓及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武陵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武陵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从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影响机理的角度,论述了税收政策支持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完善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税收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和高级环节。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品牌农业发展成为必然道路;另一方面使得农业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品牌农业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品牌农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在农业品牌经营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基于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品牌农业的国际经验,从全球化视角提出发展中国品牌农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集成和转化科技成果,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等对推动农业产业化所起的作用,同时对农业产业化提出了上规模、上水平、完善机制等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不仅事关农民利益 ,而且事关农村稳定 ,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从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活化农业政策机制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中东部特色农业经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对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是农业大省,有特色农业资源,为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现状一、依据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甘肃省部分地区特别注重发挥本地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该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丽  柳建平 《开发研究》2005,1(5):22-24,2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形态依然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加快小农经济转型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小农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推进。目前,小农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开展新农村运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备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使农业生产向着产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是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策略的重要依据。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生产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11年67县、市(市辖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67个县域分为农村社会高度发展、要素高度集约以及特色资源集聚三类农业现代化发展地区类型,深入分析各类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以及农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林  王亮 《北方经济》2011,(16):67-68
本文对辽宁省民族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从优化绿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注重绿色品牌培育与推广等方面为辽宁省民族地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乡镇经济》2006,(8):16-20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资本形成与保证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重视科技进步与推广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永久动力;造就和培养新一代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罗春洪 《老区建设》2009,(12):35-36
实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综合能力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阐述了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