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政策解读     
财政部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继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管理办法出台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管理办法靴子落地。4月7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了签署日期为4月2日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对今年财政预算下的10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用途、偿债来源、承销发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此次《暂行办法》的下发,较受市场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债券期限方面。一般债  相似文献   

2.
本地·经济     
《首都经济》2011,(7):11-12
本市2011年安排地方债券54亿元 日前,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本市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安排时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代理发行的2011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54亿元。据介绍,这批债券分三年和五年期限两种,分别为27亿元。债券由财政部直接向金融机构发行。  相似文献   

3.
要闻     
2015.4.3—2015.4.9社保基金等将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继4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宣布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之后,财政部4月7日发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积极扩大专项债券投资者范围,鼓励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专项债券。单只专项债券以单项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为偿债来源,专家认为,单项项目发生风险如何处置尚需进一步明确,这种“一对一”偿还模式尤需投资者强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上海市政府发行的71亿地方政府债券在11月15日完成招标后,于11月16日开始发行并计息。继上海之后,广东省和浙江省将跟进,分别于11月18日和21日招标发行总额69亿元和67亿元地方政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数量急剧增加。各地方政府通过搭建投融资平台举债,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近几年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加速累积。截至2010年底,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万亿元,占62.62%;负有担保责任的2.3万亿元,占21.80%。据万得数据,2007年9月23日至2013年4月23日,我国债券发行总额46万亿元,其中,发行94只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8500亿元;发行1299只企业债,发行总额19457亿元;发行2064只中期票据,发行总额37714{L元;发行3128只企业债,发行总额48474亿元(见表)。  相似文献   

6.
一份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到国务院待批。一直以来。我国对地方政府举债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7.
黄智正 《发展》2003,(9):58-59
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地方债、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为提供地方性公共用品而筹措建设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两大类型。前者以税收权与税收收入为担保,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债务资金项目的收益来支付债务本息。地方政府债券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债务管理方式,而在国内尚属空白。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首先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有利于维持适当支出规模,推动经济增长。其次,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有利于落实地方政府应有财权,加强地方财政职能。并且,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资金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3月30日在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所作的《关于2009年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券预算调整的报告》中说,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省本级不留,全部用于市县。国务院决定由财政部代理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2000亿元。国家核定浙江省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为82亿元,其中计划单列市宁波15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7,(25):50-50
2017年6月13日,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三批公开招标地方政府债券234.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24.4亿元,专项债券10亿元。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一般债券发行期限为五年期和十年期,利率为4.02%、4.09%;专项债券发行期限为五年期,利率为4.02%。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分配方案已基本确定,其中,新疆成为全国第一批第一家发行地方债券的省区,发行规模为55亿元(一期30亿元)。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的四川省获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0亿元,占全国地方债总额的9%,规模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列 《新疆财经》2001,(6):36-37
我国《预算法》第28条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的发债,但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地方融资体系,而且产生了变相的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由于融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以及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使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量难以把握,而且没有建立相应的偿还机制,所以,将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势在必行。应如何进行地方债券的试点?笔者认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西部地区应先行,即可在西部地区选择一些大中城市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疾速扩张,2011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比2008年和2009年的债务余额分别上涨23.48%和61.29%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被视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透明度与规范性,推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进程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  相似文献   

13.
安子坚  卢琳 《辽宁经济》2000,(11):45-45
美国各级政府部门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通常来自公共债务。他们可直接从银行贷款,也可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市政债券的方式融资。市政债券就是指由各州、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关或特别行政区等行政部门发行的债券。在美国众多的金融工具中,市政债券是一种主要的融资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免征联邦所得税。为了取得免税债券资格,债券的发行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对这些政府发债者来说,组织一次债券发行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大多数地方政府募集资金都愿找投资银行来协助。  市政债券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普通责…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经历多年的探讨与论证.终于有望付诸实施。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成为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有益补充,并为有巨大资金需求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宁创 《宁波经济》2014,(7):46-46
据财政部消息,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今年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限额由国务院批准,债券期限分别为5年、7年和10年,预计10省市自行发债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焕聪 《特区经济》2011,(4):267-268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国外有关有益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背景,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主体制度设计提出了构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国应采取两步走战略,分别围绕主体范围、主体资格等方面,通过修改《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逐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7.
顾文君 《上海经济》2011,(11):57-59
2011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上述四省市2011年试点地方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总额不超过229亿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或有债务数额庞大,引起了社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发行地方债券来解决。本文论述了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探讨了地方公债发行的原则和相关机制建立等向题。  相似文献   

19.
2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中国中央政府代发2000亿元地方债券一事正浮出水面。事实上,春节前《国务院关于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已下发地方财政厅和发改委。这是国务院第一份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名的通知文件。  相似文献   

20.
日前,财政部发布《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上海、北京、浙江等10个地方获准试点自发自还政府债券。专家认为,10地试点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对于建立合理的举债机制,逐步化解地方债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