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立法会提出题为<善用香港优势,共同振兴经济>的施政报告.这是第二届特区政府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因董建华连任,因此它也是董建华担任行政长官的第六份施政报告.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一年。回归后的一年,港人和特区政府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回归后的一年,其风风雨雨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又考验了港人和特区政府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特区政府九八至九九年度财政预算案即将于日内公布。这是特区政府成立后首个独立编制的财政年度收支帐目,也是在金融动荡的困扰下显示特区政府能否兼顾经济发展与纾解困境的一份难度相当高的预算案。  相似文献   

4.
特区政府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视房屋政策,更把协助市民自置居所列为最优先处理的工作。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明确指出未来政府将满足居民急切的住房需求,为居民提供合适的负担得起的住房。去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上,董特首提出从1999-2000年度起,特区政府保证每年建造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包括50,000个公营住房和35,000个私营住房),使香港在2007年底实现70%自置居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天津经济》2009,(5):76-76
香港特区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梁凤仪日前接受传媒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将最快申请在下季进行发债。  相似文献   

6.
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完成,港人普遍对未来香港经济持有信心。不过,年初以来香港出现的住宅楼价波动不定,市场投机气氛日趋狂热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抑制。由于房屋楼宇关系民生,影响甚大,特区政府如何平抑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炒风受到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这将是特区政府正式运作后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7.
黄亮 《亚太经济》2003,(2):60-61
随着2002年外围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以及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香港经济逐步恢复增长,但是仍然困难重重,本文对香港经济2002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澳门中小企业协进会副理事长容应存指出,目前特区政府公布本澳已批出的外雇额为十万多,已到位的有八万七千多:从这个数字看来确实已有所增加,但人资紧拙的问题仍然困扰本澳.尤其是中小企。未来本澳将有多项大型项目上马,我认为人资问题是特区政府目前的当务之急,舒缓人力资源的压力,让本澳企业在营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支援。  相似文献   

9.
陈广汉 《亚太经济》2017,(4):163-172
香港回归后尽管经受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非典事件影响,但是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记录,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特区政府财政能力显著增强,与内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香港经济发展良好证明了香港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是稳健和健康的;另一方面,香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以及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实施有利于香港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0.
飞龙     
今年5月10日,在《财富》全球论坛的闭幕式上,在包括500多位环球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领袖和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等嘉宾面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主持了“香港品牌”的揭幕仪式。“香港品牌”是特区政府向全球推广香港新策略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特区非政府组织以其显著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能伸入到特区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无法顾及的方面,起到查漏补缺、辅助治理的作用。当前特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协作意愿不强、社会参与主体力量较弱,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特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主体之间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可以从重视危机治理过程中与特区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完善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提高特区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及通过立法保证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合法化等方面加强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与特区政府并驾齐驱、各取所长,提高我国特区整体危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回归祖国的香港(一)顺利回归与平稳过渡1、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香港由外国统治和管理的历史。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得以洗雪,600多万香港人从此当家作主,真止成为香港的主人。2、香港进入了历史新纪元。特区政府成立以来的一百多天,“政府运作如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克钦特区政府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凡经板瓦、甘拜地、特莫、刚凡等地的物资、木材必须在该特区范围内交易。2、在该特区范围内交易的物资、木材等,必须将交易价格的2%上交特区政府,方可运往国外。3、各公司、商行(包括中国腾冲、泸水境内的公司、商行)速往该特区境内办理各单位准放木材的场地合同。4、各公司、商行所租用的土地,按每0.405公顷(1英亩)每年人民币3000元计算,租用合同期为3年。5、各单位应立即办理土地租用合同,否则后果自负。据分析,克钦特区政府出台该政策,一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力…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今年2月18日公布了题为《利民纾困,自强不息》的九八/九九年度财政预算案。这是完全由特区政府编制的首份预算案,在坚持审慎理财的基础上,特区政府审时度势,充分估计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回应国际社会和香港各界要求,加大了政府在教育、房屋、基  相似文献   

15.
港澳·综合     
香港大力推动生物科技产业香港新成立的投资推广策略小组准备大力推广和投资生物科技。创业板将帮助香港新兴生物科技项目取得融资机会。创新科技委员会新委任了3位著名的生物科技专家作顾问;特区政府也将加强对生物科技教育上的投入,合力推动香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香港推出三项措施推动数码城建设香港资讯科技署负责人郑思赐表示,为确保将香港建成一个先进的数码城市,特区政府推出三项措施:确定发展资讯科技基础和制定标准;制定促进本地资讯科技业发展的措施;努力推广和促进整个社会资讯科技的合作。香港拟成立癌症统筹会据有关…  相似文献   

16.
1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立法会提出题为&;lt;善用香港优势,共同振兴经济&;gt;的施政报告.这是第二届特区政府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因董建华连任,因此它也是董建华担任行政长官的第六份施政报告.   ……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特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又依赖于政府收入。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 ,尚不完善的原有税制正影响着特区政府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为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正在考虑增加新的税种———销售税。一、香港拟开征销售税的背景。1、连年出现预算赤字。近年来 ,香港经济增长放缓 ,税收减少。1998/99财政年度 ,香港税收比上年度减少了366亿港元 ,跌幅达26 .6 %。但另一方面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特区政府采取了暂停卖…  相似文献   

18.
日前,特区政府推出多项纾缓经济困难的措施,这是继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挽救经济办法后的又一次大力度的举措,社会各方面反映是好的。 如果说,以前特区政府制定的措施是照顾到在金融风暴冲击本港后不久,遭受损失最大的中产阶层的话,那么,今次出台的措施,是政府在深入研究遭受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第3季度以来,在特区政府和有关科技组织、人士的大力推动下,特区的科技工作有了可喜的发展。澳门政府科技委员会开始运转,与内地科技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科普场馆建设稳步推进,举办了几次水平较高、在两岸四地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科技活动。1.澳门特区政府科技委员会2001年,特区政府决定设立科技委员会。其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以下简称中联办)经济部应特区政府要求,协助从国内外推荐、遴选了部分高层专家出任科技委员会顾问。2002年8月1日、9月6日,行政长官相继发布第174/2002、199/2002号行政长官批示…  相似文献   

20.
1.校企联盟共叩知识经济世纪之门 3月22日,国内首创的由产业资本与知识资本组建的知识型企业—复旦新黄浦科技发展公司在上海诞生。这一创举将推动产业与知识两大生产要素的交换与结合,激活资本市场,并促进上海加快成为我国知识经济前沿阵地。 2.特区政府成立专责组应对失业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香港失业率由1997年的2.5%大幅攀升到1998年12月公布的5.5%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劳工失业问题,特区政府于6月成立就业专责小组,并已提出20项扩大就业措施,预计可创造10万多个新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