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性趋势愈发明显,当前应加强宏观层面顶层设计的实际作用,促进各省级单位的金融合作,完善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合作制度,从而推动我国金融系统在政策制度方面逐步完善.在各省区经济差异逐年扩大的实际情况下,应该积极促进各区域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交易双方的范围,增加交易角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 《广西金融研究》2007,(8):11-16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推进区域内金融合作进程.但是,目前区域内金融合作的统筹规划、运行机制仍显不足,基础设施平台欠缺,限制了合作的意愿和动力,同时,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等问题影响金融合作的深层次拓展.在当前金融制度框架下,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应遵循"平等、互惠、自愿、双赢"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近期内,应侧重于建立健全区域金融信息沟通平台;中长期内,要侧重于构建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的成员,近年来广东省结合本省实际,积极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业优势,以粤港金融合作为主轴,在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统一货币政策须关注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揭示以区域经济金融均衡运行为假设前提的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非均衡运行现实的矛盾,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关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2006年7月1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9个省(区)金融学会的代表在论坛上发言,香港银行学会、澳门金融管理局也首次派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言。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到会并致辞。会后,《中国金融》杂志记者对吴新雄副省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操丽 《金融经济(湖南)》2015,(5)
近30年来,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但对比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及城乡收入水平来看二者差距明显有待缩小.本文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假说详细研究了城乡间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当局应该从促进金融均衡发展的角度采取相应措施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梳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现实进行研究,分析了产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和导致非均衡的力量,指出金融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降低金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效益等非均衡效应,最后提出了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环境,是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生存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与地区性的资金流动、金融发展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并具有动态平衡关系的有机体。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