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直读式Dust Trak 8533型颗粒物浓度测定仪于2016年3月26日至4月11日对黄石某高校大学生寝室室内颗粒物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室内PM_(2.5)和PM_(10)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3~95μg/m3和45~140μg/m3,PM_(10)日均浓度均未超过国家2级标准,其中PM_(2.5)质量浓度有4 d超过国家2级标准(75μg/m3);PM_(2.5)的质量浓度在颗粒物浓度中起着主导作用,占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的63%;PM_(2.5)/PM_(10)和PM_(10)/TSP比值在采样期间起伏变化都比较大,其中PM_(2.5)/PM_(10)在3月29日、4月2日比值达到0.8以上,说明细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PM_(10)/TSP比值在0.75~0.92之间波动,说明PM_(10)质量浓度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分析采样监测的温度、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可知,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与温度、湿度都存在弱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对城市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石家庄市2012年6月~7月间PM2.5的检测数据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在采样期问PM2.5的日均浓度为66μg/m3,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标准,通过对石家庄市PM2.5进行源解析表明其主要来源是煤、油及其他矿物的燃烧,文章根据污染源解析给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于2013年12月在黄石市郊区对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和TSP)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其污染特征,并研究大气颗粒物浓度与主要气象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黄石市郊区PM_(2.5)、PM_(10)和TSP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7.2~365.9,78.2~513.8和90.5~586.4μg/m~3,日均值分别为201.2,294.0和345.4μg/m~3,均明显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超标率分别达到96.8%,93.5%和61.3%,说明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细颗粒物(PM_(2.5))污染;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浓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分析可能是受不同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也可能与气象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于2015年9月8日至同年月29日采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楼顶采样,分析不同粒径样品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探讨黄石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与质量浓度特征。结果表明:质量浓度相对较大的粒径依次为0~0.4μm、0.4~0.7μm、4.7~5.8μm,质量浓度分别为15.96μg/m3、14.26μg/m3、9.45μg/m3,其余粒径质量浓度相差不大;小于0.7μm的颗粒物粒径越细质量浓度越高;0.7~10μm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各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为:第3周第2周第1周,推断降雨可降低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石市大气颗粒物特点随其粒径不同而显著不同,可能是因各粒径范围颗粒物理化成分不同而导致。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研究了矿区城市空气微生物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黄石市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内共19个采样点,采用自然平皿沉降法采集分析了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同时采集PM10空气颗粒物并分析了其浓度和重金属(Fe、Cu、Zn、Cd、Pb)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功能区,空气微生物分布情况不同,微生物菌落总数是交通区>商业区>工业区>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的分布受人流影响较大,空气微生物菌落总数与PM10和重金属无显著相关性。工业区的PM10浓度最高,PM10与Fe、Cu、Zn、Cd、Pb等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2006-2012年黄石城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的含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用美国EPA非致癌物风险评价方法对居民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石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但PM10、SO2、NO2随季节性变化较明显,PM10浓度逐年下降,SO2和NO2浓度有升高的趋势;SO2和NO2给黄石市居民带来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状态。SO2和NO2给居民带来的最高健康风险值分别为2.332×10-10/年、1.171×10-10/年,并且对于年龄越小的人群带来的健康风险越高,考虑到PM10与其他各污染物间会发生协同作用,大气污染物给黄石市居民带来的健康风险高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7.
以2015—2016年黄石市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国控点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和O_3)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大气污染物的日、月、季节和年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黄石城区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_(10),PM_(2.5)和O_3;除SO_2和O_3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呈明显的"U"形变化趋势;多数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O_3则刚好相反;PM_(10),PM_(2.5),SO_2,NO_2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消除;O_3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除SO_2和CO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安德森8级撞击采样器对黄石市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集,分析了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气象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粒径减小显著增加,呈单一的变化趋势,较高浓度(53.70μg/m~3)主要集中在细粒径段0~1.1μm,且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并明显受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影响。除秋季外,春季、夏季和冬季较细粒径范围(0~0.4, 0.4~0.7, 0.7~1.1, 1.1~2.1μm)各相邻粒径段颗粒物浓度相关性良好;粗粒径特别是9.0~10.0μm粒径段,在秋冬季与部分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在春夏季与其他粒径范围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黄石市大气颗粒物具有显著细粒径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钛的有机物进行低温水解,并通过在低温条件下用水热法制备了未掺杂和磷、碳非金属元素共掺的二氧化钛粉体。利用SEM-EDS、BET、XRD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果进行表征,讨论了内部结构和形貌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均为粉体,粒径在1~10 nm之间,其催化活性有所提高,最佳反应时间和最佳温度分别为20 h和180℃。当车内总挥发性有机物(VOCs)初始浓度较低时,其催化效果最佳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14.5 mg/L。通过对磷、碳共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的研究,发现共掺存在一个最佳比值m(Ti)∶m(C)∶m(P)=4∶1∶0.6,高于或低于此掺杂量,其光催化效率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离子排斥色谱快速测定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方法。样品采用0.05%乙酸溶液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进行净化,以Ion Pac ICE-AS1(250mm×9mm,5μm)离子排阻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50%乙腈和10m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紫外检测器波长269nm下检测,柱温为30℃。在0.4~10μg/m L范围内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1mg/kg和3mg/kg,方法回收率在94%~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部门能源效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足以抵消产出规模效应,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效应也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影响程度很小。农业和能源部门经济比重的下降有效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未来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控制工业经济规模和比重为重点,同时要结合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改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途径,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Zr0.15Ti0.85-xNbxO3陶瓷,其中x分别为:0,0.1%,0.2%,0.3%,1.5%,1.8%,2.0%,2.5%,3.0%,0.06,0.09,0.12,0.15,0.18,并研究了最佳烧结工艺。在Ba(Zr0.15Ti0.85)O3陶瓷中掺铌时能起到压峰和移峰作用,在Ba(Zr0.15Ti0.85)O3中掺杂微量的铌时,可以使Ba(Zr0.15Ti0.85)O3陶瓷的介电常数最大值有轻微的增大,但增大掺杂量时,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压峰作用。Nb的移峰效应约为-20℃/mol%。结果表明:Nb微量掺杂改性后的陶瓷在介电性能上总体都有所提高,当掺杂N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2%时,陶瓷介电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介电常数在100 Hz时达17 000,而介电损耗较小(1 kHz时在0.05左右)。通过掺杂改性后,介-温特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Consumer Lifestyle Approach (CLA)方法,比较分析2003-2010年江西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的影响,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城镇居民生活行为相对农村居民而言,对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较大.居民基本生活用能和碳排总量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电力和煤炭是最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品种和碳排来源.因此,应当改善城镇居民使用电力和热力设施,减少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节能减排产品应用,提倡使用生物质能源等替代性清洁能源,政策性鼓励小排放汽车的应用,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汉英日语中的"口齿唇舌-言语"转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日三种语言中都存在以“口齿唇舌”指代“言语”的语言现象,认知转喻理论可以弥补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不足,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较好的解释。论文从转喻的本质、认知模型、制约原则以及转喻与隐喻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对汉英日语中的“口齿唇舌—言语”转喻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语言对比,论及“口齿唇舌—言语”转喻系统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其依存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特色;同时,又积极贯彻了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实行了国际通行的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做法,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是一个在国际货物买卖和服务提供中最常见的结算方式,它很好地避免了延迟付款等支付风险。在信用证领域,VCP500对银行在信用证结算中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它在业务操作、仲裁和审判中被广泛地采用。此外,判例对信用证规范的完善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纳税服务,是现代社会实施依法治税的核心和基础。我国必须从转变执法者服务观念、构建和完善税收执法者的激励约束制度及其实施机制、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流程等多方面入手,以真正改善纳税服务,实现依法治税。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现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利息税税率、印花税税率及证券交易手续费率为基础,可以推导出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平均市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行业特征及国际股市的发展变迁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市盈率偏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法规不健全、上市公司少、亏损股过度股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所以,只要加大监管和改革力度,市盈率就会实现趋向理论值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0.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基础硬件配套设施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并没有从以前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B/S模式来实现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系统的构连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