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正>最近,第三届全国中学校长大会在杭州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开幕式,并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等问题发表讲话。陈小娅表示,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好两个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助困难群体。陈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国家庭收入CHIP2008/RUMi C2009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我国"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能显著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2)相较于仅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而言,接受过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工"群体,其工资收入平均高出10.05%和25.3%;(3)与未接受任何技术培训的"农民工"相比,接受过简单培训、短期培训或正规技术培训"农民工"月工资收入,分别高出8.43%,9.66%和11.65%。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通过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对初中升学机会的影响。当考虑了城镇永久性移民之后,由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导致的初中升学率差距从31%下降到17%;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升学率显著高出21%,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乡升学率差异;高中教育扩张没有促进反而扩大了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程度,教育扩张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对农村居民的升学率几乎没有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市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北京市的相关扩招措施值得全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教育过程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中间阶段,为探讨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资源推送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提供更大空间。本文试图从教育过程公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出发,分析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问题,剖析其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5.
孙洁 《魅力中国》2011,(8):202-202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育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对社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莉敏 《魅力中国》2013,(11):193-194
对公众而言,不能容忍的不公平,让人感觉不幸福的不公平,乃是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在教育公平上,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并“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试论义务教育公平与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义务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应当包括“同质”与“差异”两个屡面的公平。同质的公平,是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无差异的.要求用同样的标准和规则要求所有的人,在教育上体现为每个人应当平等的享有起点、过程及结果。起点公平,是指受教育机会均等;过程公平,是指学校提供的校舍、设备、教师等方面的条件均等;结果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有同样的成功机会。差异的公平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人。它肯定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价值和实现这种价值的权利.在教育上它要求不同禀赋的个人根据其家庭条件的不同可获得最大潜力的发展。而义务教育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及其成员能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所实施的一种基础教育。所以义务教育应当是“同质”的公平,即保证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人口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公平的受教育过程和平等的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实现手段,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教育决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佳  周凤玲 《理论观察》2008,(3):159-16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之前,他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也曾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对罗彩霞事件进行概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地区间教育质量差距具有显著影响。立足于我国当前时代背景,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意义,分析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发展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性不均衡现象,有层次地进行问题检视并剖析其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经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建议,能有效缓解区域间不平等态势,提高区域高等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德文 《开放导报》2006,(3):43-45,48
本文简要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及其影响。鉴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着劳动力总量和18~22岁年龄组别的供给双高峰,“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等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观念更新、政策支持、资源引进、交流合作、力行改革等方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邓旭  张焱 《科技和产业》2021,21(9):124-128
从东盟国家缅甸的高等教育水平现状出发,利用SPSS软件,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2014、2015、2016年缅甸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及其差异进行测评与比较.结果发现,缅甸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仰光省和曼德勒省的相对接近度最高,内比都市和克伦邦是排名倒数的两个地区,它们与排名第一、第二的仰光省和曼德勒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缅甸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并利用政策合理调控,以减小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规模的扩张和教育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社会捐赠作为弥补高校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其作用的发挥却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在现行税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制度,需要健全机构,规范管理,有效运作;全面启动捐赠配套资金工程;鼓励直接向高校捐赠;进行流转税、所得税改革;开征遗产及赠与税。  相似文献   

17.
李娣  崔潮 《改革与战略》2011,27(4):70-72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规约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两者关系的梳理,试图阐明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期通过对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关注,实现对教育财政资源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促进教育事业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的依据:一是宪法和教育法律,二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三是外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基本内容的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内涵提升的新诠释,是个人成才的催化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政府提供制度导向和政策支持,需要行业引导和企业参与,需要高职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需要高职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需要不断整合各种环境资源,协调各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扩招的步伐变小了,但其后继影响日益凸显,如教育质量下降,就业困难等。要理解它的全部,找出问题的答案,还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说起,以便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