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十五大精神,推进第三次思想解放,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必须统一几个认识问题。 一、必须充分认识思想解放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践证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飞跃,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使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又带来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看待发展生产力的形式和手段,为党的十四大作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008年是1978年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因此总结思想解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促进新一轮思想解放、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是由思想解放开始的,而思想解放是由一场大讨论开始的。这场大讨论就是发生在20年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大讨论重申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哲学命题,但却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势如汹涌澎湃的春潮,猛烈地冲击着禁锢多时的沉寂的思想领域,冲击着形形色色的精神枷锁,从而为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大讨论的最终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确立,这个理论是我们继续进行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思想解放,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精神,破除了种种禁锢,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中国的发展道路。现在,思想解放的任务不仅远未结束,而且变得愈加重要。这一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元素太重,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时间又很长,不破除这些禁锢,不认真地学习西方的经验,中国就永远与现代化无缘。二是因为我们在“破”的过程中,还没有很好地完成“立”,  相似文献   

5.
20年前,一场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的思想解放运动,曾以它那无与伦比的威力席卷神州大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迄今为止的所有社会进步和改革成果,从农村的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的勃兴、成立特区、承认商品经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接受市场经济等等,都与那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有关.它们是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也是思想解放的继续.每当人们论及这场意义深远的群众运动时,对它在那个历史关键时刻所起的某种启蒙作用和对改革开放的先导作用,总是给以充分的评价,这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在高度评价它的历史性贡献的同时,对它的不足之处及由此带来的缺憾,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也许是时代的限制使然.当评价历史事件的是非同某些人的利害关系及评说者的得失还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时候,对利害得失的顾虑往往超过评说是非的勇气,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历史只能展示它的两面性的一面.只有在岁月的流逝冲刷掉历史是非同个人得失的联结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描述历史的全貌.这也许就是我国历史上”隔代修史”的秘密所在吧!今天来回顾2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当然还算不上是隔代,因为那场群众运动的是非同某些人的利害关系仍然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又带来某种得失的威胁.但是,我们不能坐待  相似文献   

6.
作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和民法都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甚至将某一种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石。民法理论主张契约自由和消极政府,而经济法则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或协调。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勃兴对我国产生着强烈的影响。我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经受着来自自由主义的挑战。如何看待经济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一、经济法面临的问题及其背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法及其理论是“舶来品”。“舶来”的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舶来”的源头,是前…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是一部不断冲破禁锢、不断打破僵局的思想解放史。通过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成就让世界瞩目。当中,我们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和经济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所谓思想解放,就是在摆脱各种错误思维定式束缚后的一种认识升华和观念创新。反思想僵化或“左”、反右或自由化,都属于思想解放。新时期30年来,大小程度不同的思想解放有六次: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08,(4):1-1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是一部不断冲破禁锢、不断打破僵局的思想解放史。通过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成就让世界瞩目。当中,我们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国掀起了第一次的思想解放热潮;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关于社会主义是否要搞市场经济的讨论推动了第二轮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解放,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次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现在党的十五大又带来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这就是冲破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特别是股份制问题上的思想束缚,提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这必将推动生产关系新的变革.每一次改革的推进,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改革的突破离不开理论的突破,思想认识的突破。产品有质量问题,经济运行有质量问题,我们强调思想解放,也要牢固确立解放思想的“全面质量观”。  相似文献   

11.
与全国和全省一样,常州20年改革开放发展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20年来,常州市以思想解放为契机,先后抓住了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和十五大召开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机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曾被“四人帮”称为“唯生产力论的黑样板”的常州人,冲破在发展城市集体经济和农村乡镇工业上的种种思想禁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也空前高涨,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乡镇工业都实现了一次大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后,常州人大胆解放思想,大踏步推进常州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92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在30%以上,1996年全市GDP达到431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3.5倍;财政收入达到34.3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1.62倍。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热潮,常州市紧紧抓住这次大机遇,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的突破,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楚永生 《经济论坛》2004,(13):155-15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我国私营经济性质和地位的认识,从过去的“资本主义尾巴”、“拾遗补缺”、“有益补充”到明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重大解放和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仍是困扰经济学界的理论难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理顺分配领域中的若干复杂关系,难以形成指导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正确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3.
思想解放的历程告诉我们:破除姓“资”姓“社”的束缚,是推进思想解放的一个关键在过去很长时期中,我们依据斯大林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讲竞赛,不能讲竞争。据说,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搞市场经济,很自然地出现了竞争,而且竞争对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现在,讲竞争已很习惯了,再也没有人说竞争是资本主义的了。同样,过去长时期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只能用商品生产的提法,而不能用商品经济。据说,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可以讲。改革开放以后,我…  相似文献   

14.
陈尧明、金政、卢俊峰在《新华日报》撰文指出:当前,以“有产”和“无产”为重要标志的第四次思想解放,正激荡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观念,促进人们新的实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逐渐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是培养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还是培养出了异己力量?是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合法经营、创造,从而占有更多的财富,还是要限制、歧视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这又成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前进的思想障碍。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回答了这个…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解放思想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思想解放促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的实现;解放思想促进了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思想解放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到了确立;思想解放扫除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障碍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传统按劳分配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体制改革和分配实践的发展,我们对转型期分配关系的理论认识也在不断地取得突破和进展,转型期的分配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作一些探讨,并对改革以来我国分配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作一个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首先要用邓小平的先富与共富的思想作指导,运用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进行分析,虽然得出现阶段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有其必要性,但同时又要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20周年。这20年,是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20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和总结这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三中全会作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代名词,作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是从真理标准讨论发端的,而首先是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实现了突破,包括推倒教育“两个基本估计”、恢复高考制度等。教育科技战线最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9.
“在抓财政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抓薄弱环节,而不是一味抓优势。若薄弱环节不加强,优势因素再抓也事倍功半。就像木桶一样,把长板子加长,而短板子不动,不仅盛水量不会增加,而且还会浪费木板。”这是无锡财政人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得出的深刻体会。为此,财政工作要着眼正在做的事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理性思考求发展,思想解放谋大局,从解决最现实问题入手,致力于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抓财政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抓薄弱环节,而不是一味抓优势。若薄弱环节不加强,优势因素再抓也事倍功半。就像木桶一样,把长板子加长,而短板子不动,不仅盛水量不会增加,而且还会浪费木板。”这是无锡财政人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得出的深刻体会。为此,财政工作要着眼正在做的事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理性思考求发展,思想解放谋大局,从解决最现实问题入手,致力于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