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吕大鹏 《中国石化》2006,(B12):28-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深入学习《决定》精神,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建设和谐石化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吕大鹏 《中国石化》2006,(Z1):28-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浅谈和谐文化建设的“六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持。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需要用先进的和谐文化构筑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石油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应做到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持。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提出来,把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大建设任务之一,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提出来,把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大建设任务之一。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王玉英 《中国石化》2006,(Z1):40-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营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李联五 《中国石化》2006,(B12):49-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包括河南油田在内的国有能源企业的时代要求。构建和谐企业,既包含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企业文化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 《中国石化》2006,(Z1):2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王玉英 《中国石化》2006,(B12):40-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营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撑。燕山石化作为中国石化在北京展示形象的窗口,担负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在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立足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工作,为推动首都繁荣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俞德 《化工管理》2013,(5):104-104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在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目前,公司党委落实党的六中全会精神,提出构建和谐武钢的新目标,这是我们全体党员、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望。实现和谐武钢,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有先进文化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实现构建和谐武钢的新目标,必须从家庭和谐、班组和谐、车间和谐做起,作为一名做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三位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而国有企业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就国有企业而言,构建好企业和谐领导班子.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肩负起建设和谐文化的重任,不断丰富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中国石化》2006,(B12):2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同海同志最近在对有关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当前石化工业发展改革的任务相当繁重,竞争也很激烈,构建一个和谐石化,对我们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和谐出凝聚力,和谐能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离退休工作既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石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离退休工作,让离退休人员在和谐社会、和谐石化的建设中亲身体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石化中的作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落实《决定》的要求,也是党组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努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企业,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落实到企业,就是要努力建设和谐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建设和谐企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使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以人为本,优化管理,努力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供电企业管理》2008,(1):66-6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供电企业作为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经济组织,构建和谐企业,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供电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