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 京 都 会 议 到 哥 本 哈 根 气 候 大会,低 碳观念 渐 渐 深 入 人心。现在低 碳已经 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话题。 当 前,低碳 经 济已经 成为世界性发 展 潮 流,成为我国能源 事业发 展面临的重 大挑 战。众 所周知,我国多煤少油的 自然 禀 赋 结 构, 决 定了煤 炭在能源 事 业中的基 础性地位。从 天然气 到石油 再到煤炭其碳指数 越 来越高,而我国 的能源依 赖性刚好 是 碳指数 越高其被 依 赖程 度 越高,这 就 决 定了我国低碳 任 务的艰巨性。我们要从高碳 走向低 碳,加快发 展 方 式的转变,对于 煤炭 企业特别是像神华这样的特大型煤炭 企业,挑战更加严峻,任务更显艰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您能否简要描述一下我 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核电所占的比重 是怎样的? 周志伟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非 常不合理,多年来,我国煤炭占一次 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一般维持在 60%~70% 左右,一直是 中国 CO2 排放的主要来源。降低煤 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改善中国现 有能源结构,确保减少中国 CO2 排 放并承担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 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之 一。如果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今后 10 年仍然在现有以高能耗制造业为 主题的基本产业结构下保持 10% 左 右的高增长,那么中国 2020 年的一 次能源消费将有可能突破 45 亿吨标 煤,发电装机容量极有可能突破 16 亿千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原煤产量2000年降至9.99亿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煤产量开始加速增长,2002年产煤13.93亿吨,2004年为19.56亿吨,2006年为23.25亿吨,2008年为27.16亿吨,原煤产量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随着油、气、水、核等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开始下降,但在未来10年内煤炭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有统计表明,2008年,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68.7%,预计2010年仍稳定在65%左右,需求量约为30亿吨。显然,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6%和69%,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工业依然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能源,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在国际上的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大,支持经济的增长需要对应的较高能源供应增长。按近年情况来看,能源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比约为1∶1,即要维持我国GDP每年7%~8%的增长,就需要能源7%~8%的增长。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了69%,包括煤、油、气在内的化石能源总共占91%,水、核、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总计占比仅  相似文献   

7.
陈梦凡 《发展》2015,(2):30-32
权威报告揭示了中国煤炭真实的负外部性成本:1吨煤带来的环境和健康影响高达260元。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煤炭之国。2012年煤炭生产总量为36.5亿吨,煤炭消费总量为35.15亿吨,世界第一。中国富煤少油,多年来,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煤炭的环境负外部性极大,中国如此依赖煤炭的后果,当然会让环境和居民健康付出代价,但这种代价到底有多大?多年以来,没人能说清楚。  相似文献   

8.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66.4%,所占比重较大。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地在"三西"地区,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华南,从而决定了我国能源运输格局的主要特征是"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目前,煤炭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但是,能源需求是近期饱和,远期紧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内需效果逐渐显现,电力和煤炭需求将稳步增加,对北方发煤港口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5年乃至整个“十五”期间,以煤、电、油全面紧张为标志的能源“瓶颈”集中出现,成为镌刻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2006年,油价还会涨吗?煤炭依然紧俏吗?电力供应够用吗?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我们知道,未来能源发展重点之一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那么,应如何从建立我国的可持续能源体系的角度来看待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呢? 严陆光:现在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世纪的能源利用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即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主,现在90%的能源还都是化石能源。就一次能源来说,其中石油大概占40%左右,煤和天然气各占20%左右,现在的比例也大致如此。  相似文献   

11.
赵建芯 《魅力中国》2014,(25):243-24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战略。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高达70%,因此,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2.
西部     
《西部论丛》2004,(8):11-11
●中国能源战略重心加速向西部转移中国能源消费重心在东部沿海地区,但是目前中国能源布局面临调整,西部正出现新一轮包括煤、电、油、气的全面开发热,显示出中国能源战略重心正加速向西部转移。以电力开发为例,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目前有11个电力企业投资;陕西榆林、延安两市已开工建设的煤、电、化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达99亿元。西南20年内将建10个以上巨型水电站,加上二滩电站,装机总容量相当于5个三峡,成为水电建设的主要区域。其他能源也不例外。在煤炭探明储量中,内蒙古、陕西已分列全国2、3位;陕、晋、蒙交界的13个县区煤炭探明储…  相似文献   

13.
郭哲 《新财经》2005,(10):25-29
煤电之间的价格矛盾,显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且也并不仅仅只是煤炭和电力两家之间的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各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煤炭的价格节节走高,煤炭企业的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但是,随着煤炭价格的提升,很多对煤炭依赖较高的行业却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最难以承受的就是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内部最重要的两大行业,煤电本来是唇齿相依的上下游关系。从电力对煤炭的依存度看,我国目前电力结构中,用煤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煤就没有电。而从煤对电的依存度看,电力生产对煤炭的需求是煤炭行业的最大用户,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销售量的60%左右,如果发电不用煤,一半以上的煤矿就要关门,说明煤炭对电力的依赖也相当大。两者之间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郭哲 《新财经》2005,(10):21-24
中国煤炭业家底不清,产量不明,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决策和企业的投资,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煤炭对于中国无比重要,至少在现阶段,煤炭的地位是任何一种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统计数据很容易地告诉我们这一点。2003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0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为74.2%,原油所占的比重为15.2%,天然气和水电则分别占2.9%和7.7%;同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所占的比重则分别为67.1%、22.7%、2.8%和7.4%。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而同期GDP年均增长达到9.7%。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一般维持在70%~75%左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的水平。同时,由于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中国煤炭总体上呈北煤南运的格局,大量煤炭需要铁路运输,加速了铁路运力的紧张。  相似文献   

16.
核能与天然气: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制油”项目的意义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煤代油”战略新鲜亮相 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缓解未来石油进口压力,确保国家现代化所需的长期而可靠的能源供应。去年,在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煤炭替代石油”战略的首次“亮相”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风电所占的比重是怎样的?请介绍一下 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张扬健 :新 能源 是 低 碳 经 济的重 要一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 严重不足 而能源需求持 续 增长,还面临严峻的 环 境 形势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发 展 风能等新能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能源战略选择 箭在弦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中国经济遭遇能源阻击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也再次遭遇能源瓶颈的阻击,缺煤、缺电、缺油几乎同时出现。2003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增长迅猛,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但能源生产的高速增长仍然不能满足需要。2004年,中国煤炭生产量达16.67亿吨,而煤炭供应仍呈现局部紧张局面,特别是部分电厂发电用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