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21年的春节,有点不同寻常。春运前3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春节不返乡、原地过年的人群成为主流,“原年人”成为新的网红词。不论身在何处,“买年货”都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件大事。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指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举办“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下称年货节),以“居家嗨购网上过年”为主题,让原地过年置办年货的气氛也一样浓厚。  相似文献   

2.
这个春节有太多的故事,原来想用"这过年"或"这个年"做标题,述说一下过年的过程及一些感慨,但都不足以表达初衷. 2022年的春节,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个春节,年年过年,但这一年的"过年"大事不断,惊喜不断,别样的热闹. 从自然天象说起,这个年不平静.年三十夜里开始下雪,大年初一大地一片皑皑,瑞雪兆丰年!巧的是正月初四赶...  相似文献   

3.
“这个春节虽然未归家,但家里三代人通过对家乡味道的复刻,让团圆以一种新的方式变得深刻而盛大。”又是一个举家团圆的春节,今年却和以往的过年有所不同,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就地过年,我们便是其中之一。决定留津过年后,父亲母亲便开始操办年货。绿豆面、青头萝卜、红薯、卤水豆腐、猪肉馅、莲藕、带鱼……一看这备食材的架势,我便两眼放光直咽口水,“父亲这是准备炸年货了!”  相似文献   

4.
肖家鑫  李昌禹 《华商》2014,(3):87-8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嘛噫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象描绘出北宋时过年的情景,也点出了过年的两大习俗——放鞭炮与挂桃符。一千年过去了.我们仍保留蕾放鞭炮的传统,但挂桃符的习俗在很多地方却已经消失了。时代在演进,过年的习俗也在不断变化,但不管过年以何种形式呈现。不变的应是春节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情感——团圆、祥和、平安、喜庆。  相似文献   

5.
春节素有“年关”之称,旧时穷苦百姓一到岁未,通常要为催租逼债犯愁,过年犹如“过关”一般新社会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年关”发生了嬗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春节期间,领导干部面临着过“四关”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在谈论战略时都喜欢列举一则黑色幽默故事:甲乙两人穿过一片有老虎的森林,甲对乙说:“如果我们遇到老虎怎么办?”乙回答说:“那就看谁跑得更快了。”甲说:“可是我们跑不过老虎啊。”乙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则故事是要说明,在威胁面前,你只要比对手更优秀就行了。常言道“两军相遇勇者胜”即是这个道理。我国的许多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并不是因为他们十分完美,而是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好。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面来看上述故事,就会发现,虽然遇到第一只老虎,跑得快的人会生存下来,但…  相似文献   

7.
张贴新春联、围炉包饺子、串门来拜年……这些都是春节期间普通老百姓的传统节目,是每年新春佳节的必选“科目”。然而今年,来自厦门检验检疫局的年轻人,青年党员潘忠厚、孙宁生,入党积极分子林子仪、张文科……却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演绎了过年的各种规定“科目”。这是  相似文献   

8.
<正> 记得1998年春节时,一位朋友感叹说:眼下过年越来越没有气氛,本想按习惯在年前采购点什么,可一进商场,觉得又没有什么急需的,该有的几乎都有了。朋友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想必很多人在春节购物时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就给商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下功夫搞好“年货”开发,让消费者在春节期间走进商场时有“年味”十足的商品可买。  相似文献   

9.
杨斌 《国际广告》2011,(3):38-39
春节前,江苏雨润集团公司总裁祝义亮来拜会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祝总带来了苏式年货——洋河的梦之蓝酒和雨润的火腿肉,祝总说:“过年了,畅快喝洋河酒,放心吃雨润肉。”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的“老虎牙”,就是长在上腭门牙两侧的尖牙。这种牙的牙根深,是最常见的牙凳畸形之一,影响人的容貌,但如果不辨情况自己随意拔除,常常起不到改善容貌的作用。因为“老虎牙”不但有正常咀嚼的功能,还具有支撑口角组织,保持面部形态的作用。大部分“老虎牙”并非生长在牙齿的外面,如果拔除,就会显出一条较宽的牙缝,结果口唇便因失去支撑而内陷,使面容显得衰老。因此,“老虎牙”不可随便拔除。如果“老虎牙”长在牙列之外,拔除后不留隙缝.对面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即使要拔,也应遵医嘱。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于。“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有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各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九州昌盛,万马奔腾”,刚刚过去的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民传统的农历年节,在民间,它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因此它的节日习俗既丰富又热闹,最具喜气的节日气氛。主要的节日习俗有:写春联、挂年画、帖福字、放爆竹、守岁、拜年、包饺子、吃元宵、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庙会等。让我们来看看互联网上的中华传统民俗吧。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在蜚声全国的山东淄博市淄川服装城北大门外.自发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行审。由于出售的是清一色的手工鞋,摆摊的是清一色的老太太大嫂子,这个行市被众多的光顾老戏称为“老娘们鞋市”一最初,逢一排六的淄川大集上,三三两两的乡下老太太带上自己做的儿童鞋在此待价而沽。过往行人出于好奇,每每驻足观望,看的比买的多。不料时间一长,竟然成了“气候”,买的人多起来,卖的人也多起来。眼下.上市摊位已发展到少到三十几,多侧五十多个。上市鞋种虽仍以童鞋(靴)为主,但增添了成人鞋(靴)、大姑娘小媳妇心爱的大花鞋、…  相似文献   

13.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3):i008-i008
“哥几个过年吃好、喝好.但别暴饮暴食、也别喝高了,健康第一啊!”.”孩儿他妈,过几天我就到家了.回家后我把咱家那头肥猪杀了.高高兴兴的过个年”。这样朴实、生活的拜年话儿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令观众耳目一新。平实的话语更能荡涤都市的浮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了体现频道改版后的新形象、新面貌,在2005年春节到来之际,中国教育三台以春节拜年为基本载体,  相似文献   

14.
二月利好     
有次做传话游戏,深感身体语言的奇妙,一件西装,披上,脱下,加上一些动作,如果做得慌里慌张,得到的答案是“裸奔”,如果做得从容不迫,人们就会以为是“斗牛”。就是这么奇妙。临近春节,最热的话题当然是年终奖,外加票荒,还有疯狂party。每个情节都让人心浮气躁,但是做得慌里慌张还是从容不迫,就大有讲究。年终奖肯定是春节前让许多公司的老板需要比“裸奔”还刺激地体验时光的一出大戏。对于今年,人们曾经担心经济低迷,年终奖肯定水不涨,船不高。不过,从已经获得的消息来看,结果是喜出望外,各种利好消息纷纷传来,今年的…  相似文献   

15.
银鼠己归去,金牛送春来。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一年中最旺的消费时段。面对“减少流动、减少聚集、就地过年”的新情况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有个成语故事:削足适履。说的是古代一个人没量好脚的尺码,就为自己做了双鞋。结果鞋做小了,想要穿鞋,只好削去脚上的肉,去适应鞋。这个故事批评了做鞋人的做事盲目性。但这并不是说鞋做得不好。也许鞋子制作精致,若让另一个人穿在脚上,很可能既合脚又舒适。  相似文献   

17.
黄斌 《广告大观》2008,(3):151-151
鼠年来了,奥运的脚步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春节来到北京,大家都热火朝天地谈论着自己申购奥运门票的结果,中了签的好不得意,嚷嚷着还是不够招待朋友,运气好得让人羡慕。这股“奥运风”已经真真切切吹到了老百姓的心里。既是举国关注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5,(40):30-33
有个故事讲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区别。一天。职业经理人跟随老板赶路,路过景阳冈时,在当年武松喝酒的酒店里吃饭,店家同样告诉他们前面有老虎,建议他们停留几日,结伴而行以减少风险。但如果他们停留,将耽误时间,丧失市场机会,损失会很大。职业经理人对老板说:“我们还是听店小二的建议,可能会有人采,我们结伴而行,人多了老虎就害怕了,不会吃我们,您在房间休息,我去联系”。老板仔细想了一想,悄悄地对职业经理人说:“为什么要和别人结伴而行?你是职业经理人呀,有武功和本事,走在前面开路。要是老虎来了,你就把它打死,它就是我们的了。不能把老虎让给别人,冒点儿险也是值得的,到时候我是不会亏待你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全国最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在乡村,从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张罗着过年。对农民来说,过完年就要准备春耕了,所以过年又像是大忙前最后的“假日”。然而此时在洛阳,中国一拖为了尽量满足农民年后购置农机的需要,春节期间,许多员工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奋战在生产一线。  相似文献   

20.
孙纬 《市场周刊》2004,(15):20-21
春节刚过,大家纷纷寄希望于元宵之后。民工返程会带来工程施工的旺季,不曾想.只是“昙花一现”,建筑钢材行情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已经显示了疲惫的状态。于是,大家又寄希望于三月份,但等来的又是个“黑色”。整个三月,仅上海的螺纹钢价格就下跌了近400元/吨,在这种事态下,大家又把希望转移给了四月、甚至是五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