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伟 《时代经贸》2010,(6):91-9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人们理性的物质形态消费向感性的“体验消费”转变。“体验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管理领域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进行相应的经营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成功管理经验,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的运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享受型消费概述 众所周知,人类的消费活动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享受需要而产生的消费。比如,人们消费高级食品、娱乐用品、某些精神文化用品及服务,就是因为这些消费资料能满足人们舒适、快乐的需要。享受型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会要求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创意,促进河北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秀玲 《经济与管理》2008,22(10):81-83
河北虽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河北文化创意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高河北经济的竞争力,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为河北经济强有力的发展作文化支撑。文化创意使人们在消费产品的同时也享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消费的文化品位,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为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运而生。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一种适应未来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更是一种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的重要创新在于,将传统经济增长及社会消费由“资源一产品/服务一消费/污染”的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服务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冯莹 《江南论坛》2008,(11):52-53
一、当代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然而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隐藏在文明外衣下面的人类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人“精神生活贫乏了,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沉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所吞没”。在这种席卷全球的技术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同样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6.
王鹏  许德友 《经济师》2023,(2):25-26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引领“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充分认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面促进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消费领域对外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调查研究与宣传教育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休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消费是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的一种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休闲消费的扩大,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 一、休闲消费及其特征 精神消费主导。消费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有形产品消费,如房子、汽车、家用电器等;一种是无形产品消费,旅游、  相似文献   

8.
"消费和谐"的演进机理及其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涛 《经济学家》2005,(5):125-127
“和谐”是指人类所处的各种关系中的协调、平等和基于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状态,而“消费和谐”是指消费组织在“两轨”、“两场”的作用下,使消费组织系统内部与外部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状态。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消费和谐”可以有不同内涵:从经济系统内部看,“消费和谐”应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和谐、消费与流通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9.
翟丽萍 《时代经贸》2012,(22):43-44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灵活实用。本文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介绍如何实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以及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并且根据贡献模型,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突出加快发展、领先发展的主题,按照“调整提高、创新突破”的指导思想和“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三大重点,做好五篇文章”(围绕富民强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牢牢抓住利用外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三大重点。  相似文献   

11.
张晶明 《经济论坛》1999,(22):22-23
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过渡为相对过剩经济时代,其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商品严重积压;行业利润显著下滑;物价出现负增长。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领域内就没有消费巨大而又能赚取较高利润的新兴产业。这是因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并非是过剩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结构方面的问题,是生产纯粹物质产品的人太多,生产精神产品的人太少(或者说是生产具有精神消费内涵和含量的产品太少)。因此,在我们这个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的市场条件下,精神产品的开发和塑造无疑将成为拉动内需、繁荣市场、发展经济的强力催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人们理性的物质形态消费向感性的"体验消费"转变."体验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管理领域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进行相应的经营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成功管理经验,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的运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山寨产品”从仿制电子产品起家,发展至其他经济领域并逐步扩大到文化领域,成为一种代表复制、模仿的产业现象。单纯模仿或非核心的浅层创新而来的“山寨产品”,存在着侵权的隐患。为此,主要从《专利法》、《商标法》的角度,对如何判定具体“山寨产品”是否侵权进行理论和实例论证。并以华为集团发展模式为例,为“山寨产品”未来转型升级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闲暇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O年来,随着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消费层次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在满足较低生存需求后,正向享受和发展需要跨进。由于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以旅游为主的休闲消费,随着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和3个“长假日”后不仅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来的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介绍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以及层次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理论,关于通过三大创新建立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关系的分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论坛》2007,(24):F0002-F0002
中共武邑县委、武邑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奋斗目标,大力弘扬“负重爬坡、加压奋进,强力发展”的武邑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坚持“一三四四”总体发展思路(创优发展环境这一根本保障,实施工业立县、农业强县、商贸兴县三大战略,抓牢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四大重点,  相似文献   

18.
郭楚  梁宇红 《新经济》2023,(3):18-24
踏上新征程,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也具备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在此关键时刻,全面推进“双区”建设和三个平台建设,是广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重大国家战略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广东作为经济总量第一大省,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展现“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就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以“双区”和横琴、前海和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为示范引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引领对外开放制度创新、业态创新、环境创新,建立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制约居民文化消费层次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内容主导型文化产品的创新风险大、大众化传播效率低、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消费群体规模小和智力投入少,以及文化经济目标可操作性强而以文化人目标可操作性弱,从而制约文化消费层次提升。因此,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层次提升,应建立以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优化文化产品传播机制,完善文化产品产权保护机制,构建消费者文化学习引导和促进机制,建立以文化人的人化功能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目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系统演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高技术发展的层次高技术是指那些能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能带来高经济效益并具有高增值作用的新技术。高技术发展一般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高按术的研究开发;第二层次为高技术扩散;第三层次为高技术的应用渗透。其中第一层次为技术专利、实验室样机、研究论文等形式产出新思想、新概念,它的“输出”是高技术发明;第二层次指高技术从创新开始自身的演化过程;第三层次指在高技术扩散过程中,随着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将其溶合到其它领域并使该领域产生“质”的飞跃过程。高技术发展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第一个层次是第二、第三个层次的基础,而第二、第三个层次又将提供的市场信息反馈到第一层次,为确定有应用前景的高技术研究项目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高技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