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论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宁波初民在人与水的对话中,诞生了河姆渡文明;宁波先民从生存到生活的抉择中,开启了宁波文明的水之路。独特的四明之水,造就了宁波特有的水利文化,因此而孕育了宁波特有的稻作文化、运河文化、诗路文化、书香文化、渔文化、港口文化…一  相似文献   

2.
<正>宁波是一座濒水而居、因水而兴的城市,域内江海互通、舟楫往来,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三江交汇、气势磅礴。那一脉奔腾不息、注入东海的江河之水,赋予了四明大地的灵气,促进了宁波的兴盛和文化传承,也涵养了宁波的城市文明。有了水的滋润,宁波才得以"书藏古今";有了水的承载,宁波才有了"港通天下"。与此同时,水虽至柔,善利万物而不争,然有时却又桀骜不驯、霸道邪肆。故此,勤劳的宁波人民,对水的认识、开发、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一部将抽象的文明理念具体化于法律条文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用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文明行为、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宁波写下了将精神文明创建纳入法治化轨道的新篇章。文明创建法治化的背后,是宁波全域化高水平建设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名城名都"的题中之义,折射的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中共宁波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于5月24日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力争到2016年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到2020年进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率先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在会上讲话。会议指出,建设美丽宁波是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必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实事,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美丽宁波。把美丽宁波建设融入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形成"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生态环境是永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品质是普惠共享的民生福祉"、"生态建设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工程"这四种共识,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发展生态文明,努力以生态之美、环境之美彰显宁波之美。  相似文献   

5.
正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文化基因是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主要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信念、习惯、价值观等,具体到某一文化形态则是使之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因子。2020年实施的浙江"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通过全面挖掘文化内涵,解码每一种文化形态,找到文化存在的内在基因,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帮"是宁波特有文化、特质资源,推动"宁波帮"文化基因的解码与转化,将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6.
宁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是指蕴含在宁波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中,可促进宁波城市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元素。优秀地域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宁波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宁波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将之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谢霞 《宁波通讯》2013,(10):54-61
4月,浙江省水利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向水利部提出关于申请将宁波市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请示;5月,在宁波市委正式出台的《关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中,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其中。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可以说是宁波这个临港城市发展繁荣的内生特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对全局的影响将更为重大,地位愈加凸显。市委、市政府在两个月内如此频频出拳,也正好印证了这一事实。要打造"美丽宁波",水利必先行。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及我国进入资源瓶颈期越来越显著的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要建设水生态文明显然并不轻松。如何克服困难?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百姓意味着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水利局局长张拓原。  相似文献   

8.
宁波,再一次被世界瞩目。2015年9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东亚文化之都"评选终审工作会议上,宁波从几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借鉴"欧洲文化之都"模式、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评选出两届,分别是2014年中国泉州、日本横滨、韩国光州和2015年中国青岛、日本新潟和韩国清州。我市获此殊荣后,本刊一路关注、追踪报道,决定于2016年全年在《宁波通讯·图话版》上推出"文都视点"专栏,持续深入报道我市深厚文化底蕴及在中日韩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向读者呈现一场盛况空前的饕餮文宴。  相似文献   

9.
<正>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近年来,宁波的文化事业发展可谓风生水起。而作为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宁波戏剧更是日新月异,精品不断,成为宁波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新手段。在去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上,宁波四台新戏从全省四十多部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其中甬剧《筑梦》、姚剧《浪漫村庄》、话剧《大江东去》一举拿下新剧目奖,奠定了宁波在全省文艺创作方面第一方阵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黄文杰 《宁波通讯》2012,(18):54-55
海洋是塑造宁波文明的大手,在19世纪它书写了一个充满屈辱、也满蕴机会的主题词:"开埠"。鸦片战争失败后,宁波被迫按《南京条约》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1月1日作为英国人最欣赏的最富商业气息的城市重返世界贸易口岸;旗昌、太古、三井等洋商企业接踵落脚;在江北岸的外马路一带建立起外国人居留地,即租界,史称"外滩"。这是宁波三江口自然展开的三个扇形区域最后一片处女地,外来的殖民文化似乎要宣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回顾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信息交往载体,也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特有文化和形象。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在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以山川关隘、名胜古迹、街道巷里、风物人情、神话传说、港城特征命名的地名,它们凝聚着地域民情,承载着宁波发展的历史,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在宁波城市建设发展中,大量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地名正在逐渐消失,"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屡禁不止。2019年12月26日,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宁波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规范宁波市地名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黄鹤 《中国西部》2011,(7):112-115
华夏文明远涉东瀛 和魂汉才共存扶桑 文化没有国界,美的事物人皆向往之,古今皆同。 唐朝史书《贞观政要》记载太宗皇帝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职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孟子》也说到: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相似文献   

13.
正宁波市委召开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其中,文化强国战略通过"东方文明之都"这一目标凸显出宁波优势,是从"东亚文化之都"到"文化宁波"再到"文化强市"的生动诠释和发展拓维。一端连接着8000年的历史延承,一端连接着开放时尚的国际海港文化,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资源将会在建设"七个城"具体举措中发挥出基础性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用诗歌来诠释一座诗意的城市,是最直观的方式,也是诗人反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方式。宁波,自古就是一座诗意的城市,现代的文明之光赋予她更多的诗意所在。我的案头恰好有一本新近出版的2018年宁波诗历——《诗驿站》,收录了53位宁波诗人写给宁波53个文化地标的诗歌。诚如前言所述:这是宁波诗歌界第一次以年历的形式展示宁波诗人的面貌和作品,也试图以诗歌的形式描绘宁波的部分文化地标。这是诗人对所在城市的情感认同和地域认知的一次梳理。诗人们从  相似文献   

15.
百年和丰     
<正>潮起甬江东。江东是近代宁波工业企业集中之地。甬人熟知的和丰纱厂更是位居宁波近代工业"三支半烟囱"的老大。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潮起潮落,沧桑百年。和丰作为宁波工商文明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近代宁波历史记忆的重要篇章融入了宁波人的文化基因中。如今,传承和丰历史文化的和丰创意广场崛起于和丰纱厂旧址,成为推动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成为我们民族独立品格的历史凭证,也是我们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和力量智慧之源。什么是"和丰"精神?据健在的老人回忆,当年老厂房的高墙曾题写着四个大字:"和众丰财",文字的排列是从上而下,从右至左,当然是繁体字,如同一枚巨大的印章,映入人们眼帘,其多元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正>"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城市文明的特质,"书"与"港"是宁波城市文明发展中最核心的两大推动因素,而"藏古今"和"通天下"的大气魄、大胸怀,则是宁波城市文明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或者说是胸怀天下、爱国济民"大善"的精神气度成就了宁波文明。宁波"通天下"的大气魄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在海浸灾难到来时,河姆渡人驾驶着原始的航船,将文明播向整个太平洋的西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标准,宁波将着重推进七大文化工程建设,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上文已经展示了宁波在载体平台搭建和企业培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展示"文化贸易促进工程"和"文化消费拓展工程"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8日至5月7日,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宁波交响乐团受邀于4月9日献演《印象宁波——俞峰与宁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呈现全新创作的《宁波组曲》,并和艺术家瞿弦和、宋元明、王海涛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合唱队联袂演绎《黄河大合唱》。  相似文献   

19.
宁波要事     
1月21日宁波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该中心将精益求精多出研究成果,用心用情抓好宣传教育,讲好宁波红色文化故事,传承宁波红色文化基因,为宁波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1月22日宁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意见》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各类租赁住房不少于13万套(间),其中新建、改建租赁住房不少于6.7万套(间),盘活闲置住房用于租赁不少于6.3万套(间),等等。  相似文献   

20.
5月30日,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宁波余姚召开,本刊曾于6月第531期《文都视点》栏目刊发《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始末》一文,详细报道了井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和考古成果。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华文化必须研究海洋文化。而井头山遗址是中华海洋文化遗址中最古老的群落,这一遗址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史和文化遗产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学界和考古界深化对中国海洋文明起源的研究。为此,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井头山遗址对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重大意义,探讨宁波地理环境与海洋文化的关系,切实扩大遗址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