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俊 《北方经济》2013,(11):14-15
一、内蒙古具有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有资料表明,在全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97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30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74种.  相似文献   

2.
陕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至200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7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92种,各类矿床930处。已查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42万亿元,位居全国之首。探明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矿产有23种,居前5位的有37种,居前10位的有57种。其中:煤、天然气、钠盐、钼、汞、锑、铅、锌、金、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岩、高岭土、重晶石、石棉等矿产  相似文献   

3.
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3.3公顷,占全国的8.8%,森林覆盖率为41.9%;水资源总量798亿立方米。已查明的矿产资源110种,石油、石墨、砂金等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四位,人省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255亿元。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 ,四川省广大地质工作者以科技为先导 ,通过几代人艰辛的工作 ,已查明四川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的矿产资源大省。全省迄今已发现矿产132种 ,探明储量矿产达90种 ,38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0种矿产资源中  相似文献   

5.
殷先明 《发展》2003,(10):46-48
矿业现状一、矿产资源概况(1)矿种多,探明储量较丰富,某些矿种在全国占重要位置,人均占有量高。全省共发现矿种达173种,矿产地3500处,其中计算E级及其以上资源量的矿产地1500处,内有有色稀贵金属矿产地450处,黑色金属矿产地417处,余为能源、建材、化工、冶金辅助材料矿产地。上储量表的矿产92种,产地417处,其中大型矿床35个,中型矿床101个,小型矿床281个。51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居全国第一的矿产有11种,分别是镍、钴、铂族(铂、钯、铱、铑、钌、锇)、硒、铸型粘土、饰面蛇纹岩。有色金属矿产品位高,…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与其他几个直辖市相比,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矿产8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38种,有的矿产资源或在储量上、品位上或在开发利用技术上名列全国前茅。虽然从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等因素综合来看,重庆总体上并非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区,但仍有锶矿、天然气、锰矿、铝土矿等现实优势矿产和潜在优势矿产,这些优势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吕梁地区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中部,吕梁山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全区共辖13个县市,国土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我区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其中煤炭作为全区的突出优势矿产,分布广.储量大,埋藏较浅,煤种齐全。全区13个县市都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推进战略是有先有后、梯度开发。东部率先开发 ,已展开了近20年 ,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起飞 ;西部接着大开发 ,必将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格局 ,必然使西部地区蕴藏无限商机 ,为各路商家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其一 ,据有关部门的科学探测显示 ,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51% ;煤炭资源占全国的50% ;有色金属储量占全国的90 % ,已探明有一定含量的矿产达130多种 ,其中有近3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探明储量占全国40 %以上的矿产主要有钾盐(52.9 %)、铜(41.5%…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2004,(11):60-64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部,辖9个市(州、地),3个民族自治州,2个地区;共有87个县(市、区),全省国土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49个民族,贵州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全省水能蕴藏量列全国第六位,煤预测资源量2400多亿吨,排全国第五位。已发现矿产110多种,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丰富的能源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在一起。为发展原材料工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社会,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命脉。目前已发现171种矿产,有储量矿产15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居世界第三位。发展中国家国情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经济,目前,我国95%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75%的农业生产资料都依靠矿产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11.
数据     
《西部论丛》2005,(3):9-9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矿产134种、矿产地4100余处。在探明一定储量的78种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就有66种,居全国前三位的多达28种。据预测,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储量在1万亿吨左右,天然气储量约1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多达30亿一40亿吨,  相似文献   

12.
一、河南资源优势得天独 厚,加快经济发展具 有优越条件 河南地处中原,是一个近海内陆省份,同时又是资源大省,在全国生产力配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河南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现已发现矿产107种,初步探明储量的有70种,已开发利用的有75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有49种各列全国前10位,其中12种居全国前3位。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铝、金、钼、银四大金属矿产和耐火粘土、水泥灰岩、盐、天然碱、溶剂灰岩、珍珠岩、兰石棉等非金属矿产尤为丰富,对于发展能源、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等工业,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欧向军 《发展》2000,(5):28-29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成矿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至1998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48种(含亚矿种),约占全国发现矿种的90%。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矿产资源结构以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煤炭以及建材等矿产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甘肃矿情分析 (一)资源景观目前,甘肃省已找到有用矿产111种,产地2400余处。全省已有8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产地近600处,有24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40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镍、钴、铂、钯、锇、铱、钌、铹、硒、铸型粘土、饰面蛇纹岩11个矿种;居第二位的有水泥配料红土和黄土;第三位的有碲、铊、伴生硫、水泥配料砂4个矿种;第四位的有铬、铜、重晶石、冶金用石英岩4个矿种;锑、镉、菱镁矿居全国第五位。主要矿产初步估算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是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结合点,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600万。 四川被誉为“千河之省”,水资源富甲天下。全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1亿千瓦,居全国首位,目前仅开发10%。水能开发是四川投资数额最大、重点建设项目最多的产业之一。 四川是全国矿产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130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89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16.
通拉嘎 《北方经济》2001,(12):49-49
发挥优势是加快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有利条件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林草等资源在全国占有显著的优势,约占国土面积的71.7%,占全国草原资源的94%,占全国森林资源的51%,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均高于全国水平,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果等种养植业及其加工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5%,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目前有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况且油气煤等矿产资源丰富.如西部民族地区占全国煤炭资源的50%,占全国天然储量的46%,占全国有色金属矿储量的90%,占全国水能装机容量的73%,此外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因为西部民族地区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名胜景点和自然风光,有独特的民俗和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还有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很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工业方面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基础,不少省区处祖国边疆与十四个国家接壤,通过经贸口岸与其他渠道发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十分优越,其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睿 《发展》2003,(1):11-11
(一)贯彻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抓好一批带动能力强,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甘肃矿藏资源较丰富,现已发现的矿产品1975处,在已探明储量的66种矿产中,有23个矿种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镍、钴、钯居全国首位。以这些矿产资源为优势,以兰州、天水、金昌、白银、酒泉等工业城市为重点,按行业组建一批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扶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横向联合,引进发达省份及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搞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既要注重矿产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的西移,青海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全国矿产勘查开发的焦点。2005年9月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加快青海地质勘查进程战略研讨会”上,15位地质科学家(9位院士和6位专家)经过认真调研和探讨后,向国务院提出了“加快青海矿产勘查开发进程,尽快把青海省建成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简称辽,是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个沿海省份。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之间。南部为伸入我国渤海、黄海的辽东半岛,有绵延2920公里的占全国12%的海岸线,隔海与我国的山东半岛以及韩国、日本相望;陆地部分自西向东分别与河北、内蒙古、吉林交界。按地理位置划分,居东北亚中心部位,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辽宁现有人口423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3.3%,土地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铁、菱镁矿、金刚石、玉石、硼等7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首位,石油、滑石等共13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前5位,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资源税是国家对应税资源的开采者按其销量或销售价征收的一种税收,所以资源税收入多寡与资源开采规模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资源开采规模越大,资源税的规模也就越大.经济增长则是一个地区产品或劳务总量的增加.对资源发达地区而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与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资源税与经济增长间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内蒙古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除了丰富的土地、风能、水资源外,在矿产品方面,内蒙古有7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稀土、煤、铅、锌、银等13种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八年在全国保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