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库移民“次生贫困”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水利部门1985年统计,为兴建8万多座水库而动迁的1000万水库移民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未解决温饱问题,部分移民长期处在“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困难境地。如何妥善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也一直是困扰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国务院明确,水库库区作为国家重点扶贫范围,水库移民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七五”期间(?)由于国家对扶贫方针、政策实行了重大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为例,研究了周转金和无偿资金扶持移民发展生产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移民发展基金会;对生活贫困的移民实行重点扶持;对经济发展较快且移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方,采取股份制形式进行长期投资;对生产开发资金需求量大而扶持资金相对不足的地方,采取贴息的扶持方法;对分散安置的移民,实行现金直补或以奖代扶的扶持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移民扶贫,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移民(主要包括水库移民和扶贫移民)。本文将移民扶贫界定为以移民方式扶贫和扶移民之贫,进而考察移民扶贫的70年变迁,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即移民致贫、开发式移民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和移民脱贫攻坚;然后,本文分析了移民扶贫的政策演变、实施进展和综合效果,总结了移民扶贫的6个特点。研究发现,移民扶贫的对象包括非自愿移民、自愿移民和准自愿移民,这3种情况下都存在导致移民脱贫困难的特定原因,使得移民脱贫滞后于移民搬迁。针对当前移民扶贫及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延展和加强后期扶持、扩展和强化社会支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研究国内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及移民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后期扶持政策的要求、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背景,提出水库移民后期的扶持融入方案。建议通过实施新型互助机制、互联网信息联动以及建立移民平台等措施实现政策宣传、动态监测评估、数据采集等功能,并通过平台实现移民服务一体化,为移民群体打造"带得走的乡愁",体现对移民群体的人文关怀,使移民与原住民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浙江省衢州市水库移民创业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水库移民在迁入地的创业呈现出创业项目与政府政策相结合、创业项目与集体经济相结合、创业项目与产业优势相结合等特征。分析了水库移民在创业实践中存在的用地保障、扶持资金投向与拨付、创业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应加强移民创业项目规划、转变移民创业发展方式、加强政府相关政策落实、加大资金支持、拓宽移民培训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采取田园综合体集中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增收致富,符合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本文从易地扶贫脱贫特别是后期扶持出现的问题出发,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探析发展田园综合体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从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面临着"两山困境"的苦恼:一是苦守"绿水青山",无缘"金山银山";二是既无"绿水青山",也无"金山银山";三是有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于是,将深度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便成了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原则基础上,文章建立适度开发与充分保护相结合、创新生态移民手段与移民后期扶持相结合、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追责相结合、就地碳中和与绿水青山保卫计划开发相结合等模式,以期能对深度贫困地区走出"两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区域性经济社会系统的重大重建活动,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是其社会经济结构重构的重中之重,其成效如何对于维护地方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后期扶持政策相关指标与移民农户家庭特征相结合,分析发现移民对库区与安置区生态环境、直发直补资金和移民农户生产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后期扶持政策满意度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且少数民族库区移民对后期扶持满意度评价较汉族移民低。因此,对于提高移民满意度,提升后期扶持政策绩效,后期扶持满意度分析具有更丰富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水利经济》2008,26(5)
江西省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过程中,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对移民人数能核定到人的,实行现金直接补助扶持,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连续补助20年,同时,扶持资金采取社会化发放,把扶持资金直接划入移民个人账户,使资金发放既快速又安全;而对于移民人数无法核定到人的,则实行项目扶持。仅2007年江西省安排项目扶持资金就达1.5亿元,实施扶持项目4907个。目前80%以上的项目已竣工,全省200多万移民和相关群众从中受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三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福庆 《水利经济》2004,22(4):39-41
论述三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的对象、范围、时间、目标、原则和管理体制以及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的提取标准、资金分配及使用。为做好三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的工作,提出建议:要实事求是地制定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加强移民后期扶持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监测评估,促进和确保移民后期扶持效益。  相似文献   

11.
四川秦巴山区恶劣的生存条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滞后的交通条件和严重的贫困程度已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因素出发,研究适宜于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聚落布局的TR-SE模式,并依靠ARCGIS平台应用该模式对平昌县玉鹿村农村聚落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布局后居民点总占地面积可减小62.02%。如果将节余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退建还林,可增加9.20%的农田面积和1.02%的林地面积,从理论上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和社会生产力,降低今后产业发展的难度,为该区域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提高贫困人口瞄准和识别的准确度是农村扶贫开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从多个角度进行多维贫困的精准度量与分析成为国内外扶贫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以Sen的能力方法理论为基础,以Alkire和Foster的多维贫困指数(MPI)测算指标体系为参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了生活水平维度贫困指标体系,利用武陵片北部11个县的贫困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基于"A-F"双临界值法的县级贫困人口量算,并通过"维度加总-分解"算法进行了空间分异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水平维度中通电与资产指标对研究区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影响最小,燃料类型指标影响最大;11个县贫困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巴东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建始县来凤县恩施市鹤峰县利川市丰都县咸丰县黔江区;依据房屋结构、燃料类型、饮水情况3个指标可将11个县分为甲乙丙3种类型,不同类型县的主要致贫因素不同,当地政府应根据各县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法揭示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城市"三生"用地结构在全国尺度下呈现以不同城市群为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生产用地结构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活用地结构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口等是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的主控因素,且各因素因城市等级差别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户稳定增收是“后小康”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从微观农户视角评估森林碳汇扶贫项目的增收效应,对于检验项目开发减贫成效、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2020年四川省4个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县5 225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厘清森林碳汇项目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1)森林碳汇项目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2)相比建档立卡贫困户,森林碳汇项目对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增收效应更大,且主要来源于森林抚育环节;(3)森林碳汇项目主要通过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两种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降低建档立卡户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进而影响其家庭经济收入,但此机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脱贫户中存在差异。结论 建档立卡脱贫户在森林碳汇项目中,除了能获取碳汇转移性收入,还可凭借劳动禀赋优势获得工资性收入以期弥补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损失,进而增加家庭收入;而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动能力和农业依赖性强,参与森林碳汇项目难以弥补收入损失,最终导致福利受损。这表明后脱贫阶段,森林碳汇项目能够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彭腾 《南方农村》2013,(10):69-73
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正向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居民因灾返贫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源于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和灾害救助不足。要避免农村居民因灾返贫,必须通过保护与修复自然环境来防灾,生态移民及城镇化来避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抗灾和完善农业保险救助体系来救灾。  相似文献   

17.
农户多维贫困及致贫机理研究——以甘肃省840份农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收入或消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机会等多个维度被剥削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反映了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及承受的剥削强度。借鉴Alkire and Foeter开发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甘肃省13个村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对甘肃省部分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关系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28.8%、21.7%、16.3%、7.6%和1.1%;甘肃省农户家庭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削的情况严重,贫困发生率高,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高于其它省份或地区。从农户所处贫困的维度状况梳理出了甘肃省农户致贫的机理:受教育水平不足导致的"能力贫困"导致家庭普遍陷入多维贫困和低收入均衡水平,其贡献率随着贫困维度增加而递减,对绝对贫困的贡献较小;而收入和健康的贫困贡献率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而上升,在绝对贫困家庭中,家庭成员不理想的健康状态,尤其是主要劳动力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使得家庭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未来政府扶贫政策制定和执行应根据致贫维度状况进行有效瞄准,更加关注农户遭受的"能力贫困"困境,提高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贵州、广西4个生态帮扶重点县脱贫人口的调查,识别出返贫风险影响因素,深度剖析返贫风险作用机理,全方位为返贫治理提供方向。方法 文章基于脆弱性理论和事故链理论,使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综合判断返贫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和树形图分析该地区返贫风险生成的作用机理。结果 研究共识别出12个显著影响因素,其中生态帮扶、生态护林员政策是生态帮扶重点县地区特有的影响因素。结论 (1)自然环境问题是诱发石漠化地区农户返贫风险的最直接因素,(2)政策保障对劳动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3)发展动力是阻断返贫的关键因素,(4)生态护林员政策对有自身发展动力且生态保护意识强的农户更有效,(5)帮扶措施是阻断返贫的有力工具,其中外出务工在阻断返贫风险传导上较其他帮扶措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农村劳动力流失与老龄化的背景下,摸清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多维贫困状况,找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的有效路径,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共计2086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AF方法从健康、经济状况、生活标准和社会参与4个维度来测量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程度,并通过SPSS 17.0进行二元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生活标准、社会参与对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其中健康维度中的慢性病指标影响最大,而经济状况方面的剥夺程度最低。在地区差异上,中部地区在健康和生活标准方面存在较深的剥夺,西部地区则在经济状况和社会参与方面存在较深的剥夺。拥有在世子女、社会支持和村委会关心对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具有正向缓解作用,但是具有孤独感、在世子女数量越多或者对子女关系不满意的农村空巢老人陷入多维贫困的可能性更高。[结论]为缓解农村空巢老人多维贫困,在关注其收入贫困之外,一方面要重视改善其生活保障机制和人居环境,另一方面,更要增强人文关怀和提升老人社会参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