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许燕 《会计之友》2008,(19):16-17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收益计量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如何提高收益计量的有用性是会计学界一直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未来收益计量中,在内涵上,应借鉴经济学收益的观点;在确认上,应突破实现原则的束缚;在计量属性上,应改变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收益确定上,应兼顾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在报告方式上,应扩展传统的财务业绩报表.  相似文献   

2.
介绍财务报告体系的新成员——全面收益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会计内外部环境变化、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期望与要求变化,会计收益理论不断演进,传统会计收益观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收益观的兴起。全面收益观在遵循的收益确认模式上、所依据的成本计量属性上、进行会计核算的立足点上比传统收益观更具先进性。所以为了提升财务报告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质量,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应考虑吸纳新成员———全面收益表。  相似文献   

3.
《财务与会计》2007,(2):80-80
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是以资产负债观代替收入费用观、以全面收益取代传统收益、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以中立原则取代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突破,如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的引入;在收益确认上对部分来实现收益的确认;在很多项目上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这些新会计理念下,会计确认放宽了可定义、可计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速 ,其会计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现在会计界基本解决了衍生工具的披露问题 ,但最迫切需要的是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下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为例 ,说明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冲击。指出 ,只有全面收益法才能解决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收益呈报模式的发展历程,将收益呈报模式分为传统的收益呈报模式和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文章通过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指出全面收益呈报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有用目标,并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全面收益的最佳选择,根据我国目前收益呈报存在的养老金等内容的不完整和结构上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提出相应完善思路及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事项会计是与传统"价值法"会计相区别的另一种会计模式,而会计的本质是确定资本收益,会计的核心是计量,通过计量确定收益,事项会计是对会计本质规定性的颠覆,不具有科学性.因此作为通过计量确定财富增值(即资本收益)的会计,只能以财富的化身--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随着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选择合适的信用计量单位,通过对信用的计量确定资本收益,将是会计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分步回归,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股价模型中,每股不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和每股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对于股价来说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收益模型中,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对年度回报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8.
事项会计是与传统“价值法”会计相区别的另一种会计模式,而会计的本质是确定资本收益,会计的核心是计量,通过计量确定收益,事项会计是对会计本质规定性的颠覆,不具有科学性,因此作为通过计量确定财富增值(即资本收益)的会计,只能以财富的化身——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随着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选择合适的信用计量单位,通过对信用的计量确定资本收益,将是会计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不相同的,必然会对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有些企业财会人员利用会计计量的这一特点来进行利润操纵。文章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会计计量模式对收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航黑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程中商誉确认、计量、减值测试的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商誉的初始计量采用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减值测试却以收益法评估为基础,两者口径不一致,导致商誉减值成为必然.巨额的商誉减值可能会对企业后续财务活动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这种合并模式中采用收益法评估商誉,更能体现企业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原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冷琳 《财会月刊》2011,(8):19-20
一、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能否将其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调整计入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不相同的,必然会对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有些企业财会人员利用会计计量的这一特点来进行利润操纵.文章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会计计量模式对收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分步回归,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股价模型中,每股不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和每股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对于股价来说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收益模型中,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对年度回报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华 《财会月刊》2005,(10):26-28
建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目的,一是为了通过计量来提供人力资源价值信息,二是为了让人力资源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但现行计量模式所计量出来的结果缺乏客观性,未能体现其真实价值.本文剖析了人力资源价值的特征,针对现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劳动力价值 人力资源所有者享有的企业剩余"的当期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信息资产及其特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参照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同时指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法不适用于信息资产价值的计量,而应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  相似文献   

16.
陈琦 《企业经济》2015,(2):91-95
以收益动因理论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收益动因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该计量模型由效率驱动型、协作驱动型、决策驱动型以及无相关驱动型组成。随后以A、B、C公司为例,实证检验了收益动因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认为A、C公司员工收益应调整,B公司剩余人力资源受益额为负值,所以收益应维持原先水平不变。该模型的构建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薪资配置,并在很大程度能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信息资产及其特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参照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同时指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法不适用于信息资产价值的计量,而应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  相似文献   

18.
刘健铭 《现代企业》2023,(10):118-120
<正>在最新的会计准则中,金融资产分类由原先的“四分类”模式优化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三分类”模式。商业银行在投资债券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运用金融资产会计科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企业活力》2005,(2):72-72,63
<正>人力资源是企业在某时点上能够加以控制、并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个体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就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存量及其变化数据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基础和财务保障。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和计量模式,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剖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数理分析了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控制权溢价之间的逻辑关系及Barclay & Holderness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的内在理论依据,并探讨了该计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然后本文提出一个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特点的修正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最后本文采用修正后的计量模型,以深沪两地股票市场1995~2004年间共发生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交易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行了计量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控制权私人收益为0.081。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获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公司规模越小,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公司财务状况越差,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