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汽车驾驶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汽车驾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和优秀汽车驾驶员的素质要求出发,阐述了汽车驾驶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必要性和驾驶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对于提高驾驶员的职业素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通高速、瞬息万变的特点要求驾驶员具备较高的驾驶素质。对驾驶员紧急反应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汽车驾驶员的紧急反应能力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来评价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直接影响现代交通安全。文中介绍采用不同类型的刺激信号对驾驶员的紧急反应能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检测方式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道路交通建设的日新月异,这对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复杂情况,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客观上迫切需要一批技术硬、思想素质高的专业驾驶员。但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等种种不确定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员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当中,人的主观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些因素中,驾驶员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驾驶员素质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宁管一个连,不管一个驾驶员”,驾驶员在物流公司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再加上驾驶员这个群体走南闯北,总体素质和水平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耍。本文就以XX集团的车管部驾驶员管理为例,简要探讨怎样做好驾驶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马永生 《价值工程》2013,32(5):328-329
随着油田建设不断的快速发展,油田建设跨区域作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地理环境、地域风俗、气候条件、道路状况,复杂多样,对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驾驶员的综合安全素质,才能满足油田的建设需要。近几年,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油田建设中不断深入,安全管理的各项机制、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尤其在交通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因素成为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的个人素质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道德修养、安全意识等方面探究驾驶员职业道德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评估轨道交通驾驶员职业素质能力和人格特质,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了上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神经质与选择性注意r(=0.243,p=0.01)、宜人性与注意反应力r(=0.208,p=0.027)呈现弱相关关系,神经质还和短时间处理简单任务能力r(=0.204,p=0.031)存在弱相关性,表明情绪稳定、与人和谐相处的驾驶员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更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实验结果表明外倾性即内外向与职业素质能力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所以在今后的地铁公司招聘驾驶员时应看重宜人性以及神经质水平,不应将内向与否作为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供电企业车辆交通主要危险点源,制定出切实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既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手段,也是车辆交通的安全保障,同时,对于推动现代交通安全管理,增强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感,以人为本,善用社会资源,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公交驾驶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安全素质状况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车的安全性高低,以及能否给广大乘客提供安全、优质、良好的乘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  相似文献   

11.
胡习之 《价值工程》2014,(20):193-194
针对汽车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驾驶疲劳、注意力分散等状况,建立了一种基于Kinect三维图像传感器的智能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状态获得驾驶员头部、脸部、眼部和手部的彩色图像、红外图像和深度图,将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并与预设的值进行比较可判断驾驶员状态以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实车测试实验表明此系统能有效的监测驾驶员的疲劳驾驶状态,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M+WinCE架构下的嵌入式开发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此架构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对一般用户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总结出简洁、实用和具有参考意义的在ARM+WinCE架构下的GPIO驱动程序开发过程,深入研究了WinCE下流驱动的基本原理、梳理出了WinCE下GPIO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和完整流程。最后编写了一个驱动LED灯的示例性驱动程序,以供开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基于无芯变压器隔离技术的IGBT驱动芯1ED020I12-FA的主要功能及技术参数,设计分析了该款芯片在中大功率IGBT驱动中的典型应用电路,并详尽阐述了该芯片出色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主动稳定牵引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意图、路面状态及汽车行使状况准确地控制车辆运动,达到预防危险状况发生的目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文章分析了三菱汽车主动稳定牵引控制系统(M-ASTC)的结构及原理,探讨了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循着要素规模、质量和效率三位一体的逻辑,从两个层次挖掘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引入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贡献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扩大的首要推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人均资本差距也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贡献中,综合效率差距提供了主导性的正向支持,高级人力资本占比差距也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设备性资本占比差距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炜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55-56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载荷一定是时,车轮与路面附着力的大小取决于附着系数。将驱动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使驱动轮获得较大的附着系数,即附着力。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驱动轮滑转率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GP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监控运输中的物流车辆定位,但因为路况环境复杂,GPS系统传回的信息无法记录车辆运输途中的真实行驶行为。文章以运输车司机的行驶行为为研究对象,借助GPS系统传回的大量数据,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思想,通过对司机运行路线、使用燃油量与路径上的行驶行为、实际路线与计划路线的挖掘分析,提取评价测量行驶行为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司机运输行为的激励,降低物流企业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轨道交通管理技术与手段提升与加强,更加提倡运营管理与行车组织精细化管理。列车停靠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组织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性。文章分析了列车停站误差原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地铁列车站台精确停车的辅助系统,分别针对ATO模式和手动模式下的列车停靠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列车处于ATO模式,系统在列车制动模块中充分考虑因乘客上下车而动态变化的车厢质量;当列车处于手动驾驶模式,在站台上设置辅助进站引导系统,根据列车运行位置与速度,及时向司机显示最佳进站速度(定速点)。通过以上两个解决方案,实现辅助地铁列车站台精确停车,从而减少列车延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