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内价格行为与短期过度反应:中国股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当开盘价格发生大的变动时(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中国股票市场指数的日内价格行为,我们发现,随着的日内价值不存在的明显从格反向修正,这表明我国股市不存在短期过度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行业垄断管制解除后,我国资本市场两大主体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对这一政策信息的反应。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对宏观政策信息的反应情况和这一政策影响下我国股票市场股价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对政策信息的反应不敏感而我国市场投资者却关注这一信息。从而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供求之间存在矛盾的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证券市场回报率过度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过度反应是证券市场异象之一,国际金融界已多有研究。近期发表论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过度反应。但我们研究发现,形成期和检验期的时间跨度选择、样本的选择和事件研究法的应用,影响了理解和实证检验国内股市过度反应现象。通过沪市1993年-2001年的交易数据,我们检验出显著的过度反应,并从投资者认知心理角度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从1990、1991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成立至今已经10年,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看到这些成就并不能让我们忽视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一些问题,过度投机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此问题若不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就谈不上稳定发展和走向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是在改革开放这个巨变的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所以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到具体参与股市的各方当事人就更不成熟。因而过度投机在我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概观国外初期的股市都有类似情况。具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原因及对策□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林保松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颇具规模,其交易方式和管理手段也逐步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我国股票市场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投机现象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市盈率过高,换手率过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更名现象愈演愈烈,随着上市公司的陆续更名,股票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更名效应.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分别从过度反应理论,投资者关注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更名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可知上市公司更名不仅不会给公司本身带来收益上的提升,而且还会扰乱股票市场和投资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熊化珍 《经济师》2011,(2):84-85
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给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主要根源是股票发行供不应求、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改变过度投机现象,我们必须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加股票流通等措施,来铲除股市过度投机的根源,以使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小兰  潘庆华  陈又星 《经济师》2001,(11):38-38,40
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比较严重 ,这种状况给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主要根源是股票发行供不应求、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改变过度投机现象 ,我们必须通过深化国企改革 ,增加股票流通等措施 ,来铲除股市过度投机的根源 ,以使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东洋  杨永 《技术经济》2010,29(9):84-89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成熟,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内,股票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并未得到主动应对。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对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单纯以稳定人民币币值的货币政策不足以调控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应把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