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今天的美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人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研究发现它.既可以是哲学的追问,也可以是历史的考量,更可以是科学的发现.本文把建筑美学摆在科学发现的位置上,从技术美学角度对其加以分析,研究建筑的材料、结构、功能、形态和建筑审美的关系,研究技术因素对它们的作用,从而揭示数字时代人们在创造和感受建筑的美的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律,把握数字时代设计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如何将美学和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以适应当今大众对"绿色生活"的需求,设计建造出更为适合的未来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师所面临最紧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如何将美学和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以适应当今大众对“绿色生活”的需求,设计建造出更为适合的未来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师所面临最紧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对于传统建筑美学理论的介绍、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差异、分析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审视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美学理解的变化,从而反映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郝小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4):81-81
在时代车轮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只是遮体御寒的概念,甚至也不是后来仅仅为了炫耀身份的资本,服装以俨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的载体,一种宣扬个人理念的宣言板,人以群分的处世态度已变为群以服装分。时代的发展不仅改变的人们对服装概念的认知,在对于服装的表述的词汇上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先锋派服装、视觉系造型等等。其中“解构主义”叉成为众多名词手法中最反常规、最肆意的一种服装形态。 相似文献
8.
一定地域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文化内涵,及其生存需求,直接产生出相应的建筑形式.与汉民族的聚落不同,羌族的村寨除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外,还要求具有抵御外了侵略的防御功能.正是出于防御作战,生产生活的两大基本生存要素.产生了桃平羌寨与众不同的聚落组合关系;收放自如空间结构韵律;地下,地上,空中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体系;坚实稳固的墙体结构处理;匠心独具的地下供水系统;和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色彩和质地.这种基于生存的力量产生的建筑美学承栽着羌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以质朴真诚的姿态,征服了挑别的眼睛,震撼了敏感的心灵.更为我们当今的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卡梅隆通过《阿凡达》以近乎完美的3D效果、唯美的电影画面和独特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和谐瑰丽的潘多拉星球,激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新型关系的思考,也从多个角度解构了"民族中心主义"和"父权制"思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