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热钱"日益FDI化的趋势,本文从留存利润,折旧,新增外债等角度入手,粗略计算了隐藏在FDI中的"热钱"数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资金真实来源,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的管理,严格监测留存利润动向,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相关政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在华FDI技术溢出的研究结论不一。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入世以后中国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FDI在中国地区层面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研究FDI技术溢出的结论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对更大程度上发挥FDI技术溢出的积极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FDI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多渠道多方向的。纵观国内外,学者们对FDI国际收支效应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而且观点主要来自于经验研究和经验判断。面对这样的研究现状,本文建立了FDI影响国际收支的整体动态模型,给主要来自经验分析和经验判断的FDI国际收支效应研究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企图解决两个问题:(1)外国直接投资及其利润回流是否必然会导致东道国国际收支逆差;(2)外国直接投资的利润回流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债券型投资和股权型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是引发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与收益不对称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关键是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的悬殊差异.人民币过度升值、FDI在华享有超优惠待遇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都拉大了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的差异.为此,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同时要阻止FDI在华投资收益的膨胀.  相似文献   

5.
<正> 近2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至2002年2月,中国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在华投资开业的外企达20万家,2001年中国新批准的FDI合同金额达6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实际吸收的FDI达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9%。自1993年以来,连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2.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有170个国家和地区来华投资,财富500强中约有400家在华投资,摩托罗拉、BP、爱立信在华投资分别达到34亿美元、40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三公司设想今后几年再投资66亿、30亿和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利用外资、境外直接投资运行的年度来进行实证检验,解释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利用外资、境外直接投资运行的年度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以及境外直接投资规模的长短期影响,以及论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影响,目的在于验证:在规模层面,东道国汇率升值会抑制资源导向型FDI流入,刺激市场导向型FDI流入。而东道国汇率波动幅度均会导致资源导向型FDI或者市场导向型FDI规模减小。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已陆续进入产业成熟期,外商在华投资产生并滞留的巨额利润对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对山东省2003-2005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处置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处置的新特点和各种动因及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留存和利润汇出的监测预警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已陆续进入产业成熟期,外商在华投资产生并滞留的巨额利润对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对山东省2003-2005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处置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处置的新特点和各种动因及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留存和利润汇出的监测预警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积水成川,聚沙成塔。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样本,代表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趋势的最前沿,这种趋势带有个体性、预见性与试错性。而由众多微观主体汇聚而成的行业数据,则能折射出趋势变化的轨迹与规律,这种规律体现为整体性、滞后性和延续性。分析FDI产业分布的规律,就能明确其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丹 《中国证券期货》2012,(11):229-230
文章提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利用2006年和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数据对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灰色趋势分析,研究FDI与生态环境变量之间关联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华FDI与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工业烟尘排放达标量、工业粉尘去除量以及无害化处理量等生态环境指标具有更大的关联度,而这些指标多属于环境治理能力指标,因而从整体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呈现大规模的污染产业转移倾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在华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比重很低。近年来,第三产业外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全球FDI陷入低迷。金融危机对我国引进外资造成了一定影响,那么危机前后在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底,在我国正式实施新《条例》及其《细则》之后,外资银行被允许在华自主选择经营的商业存在形式,从而加大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不同商业存在形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负债类项目中,造成储备增加最大的项目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FDI)。1996—2003年,每年流入的FDI在E4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之间。如果扣除资本金撤出等流出资金,到2003年底,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约为474ML美元,约占GDP的40%。持续大规模的FDI流入不仅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对国际收支均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FDI虽然属于长期资本的流入,但FDI也是一种负债,由负债项下导致的巨额储备增长最终将转化为国际收支被动调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张家界市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利润滞留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外方利润滞留境内的套利因素、政策缺位、融资需求等原因,并指出了外方利润滞留境内存在形成隐性外债不利于外债监管、资金真实流向难以监管的隐患,最后对外方滞留利润的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面临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通胀压力、外资企业利润汇回增加等问题.探讨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和观点,对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行综述,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6.
赵燕 《金融与经济》2004,4(12):26-27
当今FDI在全球的流动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技术与资金的捆绑问题以及大量利润汇回本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FDI的积极作用。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将外资拒之门外,相反我们面对的是应该如何创造“公平的游戏场”持续吸引外资并有效利用外资的问题。金融市场正是这“游戏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要方式的今天,金融市场是成就大型并购不可缺少的前提。另外,发展金融市场能使本土企业得到急需的资金去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弱化其对外资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面临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通胀压力、外资企业利润汇回增加等问题。探讨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和观点,对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行综述,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8.
吴杏 《新金融》2016,(5):55-59
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热钱"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据发现,FDI的流入压低了汇率、增加了居民的储蓄,从而增加了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银行体系和金融系统得以良好运作,"热钱"的流入则相反。实证研究表明,FDI的流入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的流出次之,而"热钱"的流入不利于金融系统的发展。货币政策宽松、法律系统完善和执法强度高也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FDI和银行这一外资流入渠道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银行体系需要更多的监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建议我国重点引进FDI,适当监控"热钱";给予银行系统更多的权限和独立性;加强对银行的审核,统一评价银行系统稳定性指标;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吴文斌 《中国外汇》2013,(19):64-65
利润留存的原因监管的真空状态为外方利润滞留境内提供了可能性。以往的外汇政策是以"宽进严出"为管理思路,严格控制和监测资金流出,宽松对待资金流入。在这一监管思路下,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境内外方的经营性受益应如何管理和处置一直未予明确,法规缺位,处于真空监管状态。《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相关法规只对企业利润的分配程序、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一份旨在规范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行为的管理条例,因为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在即,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份旨在规范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行为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却意外地引起中外双方的不满:中资银行认为监管层仍然在税收、业务和监管方面给予了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而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